以一盏来自1930年代的雨棚玻璃圆柱为创作"底本",在艺术与生活的对话中,发掘女性视角之下的艺术新创作、商业新可能。冬日的上海妇女用品商店内,一场融合当代艺术和城市记忆的生活与美学议题带来了新的探索呈现。
"灵光盛放"女性创造力沙龙日前在上海妇女用品商店「一一」联合主理沙龙空间开展。本次论坛聚集了蔡艺璇、李维伊、屠娟三位参与LADY淮海艺术项目的女性艺术家,UCCA Lab艺术总监刘雪丽、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玻璃陶瓷专业负责⼈秦岭教授两位行业专家,以及《上海百货》杂志主编 Simone Chen等来自不同行业的嘉宾。在松弛对话空间中,感受百联股份商业空间里不断更新的"可持续态度"。
循光而行,探索艺术与城市记忆的耦合共生
一枚小小的玻璃圆柱,在经过重新构思与创作后,将被赋予哪些新的定义?
今年,多位女性创作者共同参与了LADY淮海艺术共创项目,她们以自己的创作风格、研究方向与工作方法,对留存于上世纪30年代培文公寓的建筑遗留物——玻璃圆柱进行艺术再创作,以城市记忆作为创新土壤,延续妇女用品商店的文化与历史脉络。在旧物中发掘新的时代叙事,为现场嘉宾及LADY淮海社群女性带来独特的艺术构思和智性洞察。
在这场以"光"为名的艺术交流中,三位参与项目创作的女性艺术家结合过往艺术项目经验,现场分享了各自在本次艺术项目中的实践历程及创作思考,在艺术灵感与历史记忆、城市生活、女性自我的融合表达中,带来更多维、个性的艺术表达。
在谈及本次艺术项目创作所带来的收获与体验时,屠娟分享道:"在新的艺术灵感落地的过程中,我得以尝试在不熟悉的领域做突破与创新,从玻璃圆柱中探寻现代灵感。未来我也将通过更多艺术实践,去表现女性表面的柔和与内心坚毅的能量。"
从城市历史脉络中延展开的思考与探索,能为艺术创作带来哪些新的可能?如何从艺术的角度观察城市记忆与当下生活的关系?李维伊表示:"如今所有的城市越来越像,因此从一个城市的记忆点出发、挖掘,会显得非常珍贵。以玻璃圆柱为出发点进行创作,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情。发掘历史与文化的过程,就像把这些玻璃柱重新擦亮,城市记忆也在被点亮。"
蔡艺璇则认为:"城市记忆肯定要与人产生关系,现在的人记着过去的事情,才会有更多情绪共鸣。在创作时我选择以声音为媒介,让大家在里面找到自己的痕迹,这会更有亲切感。"
在艺术对话中唤醒商业无限可能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场景落地公共空间,艺术与商业、生活的距离正在缩小。商业空间也从满足单纯的购物需求,变成生活方式的延展、体验,成为更新艺术体验与满足情感共鸣的多元场域。零售商业的边界正在不断拓展,商业空间的创造力、体验性与吸引力不断提升。
以LADY淮海所发起的艺术共创项目为思考,刘雪丽立足"商业+艺术"跨界联合趋势,阐述了不同视角下的见解:"这次的创作带有非常浓郁的人情味,它不像过往宏大的命题,或者常见的视觉奇观类的商场艺术装置,仅仅是为了吸引市民关注。它回归到一个‘向内观看’的角度,需要艺术家去向内挖掘,更加关注物质之外的情感与启发,这是一个很珍贵的点。"
当下,艺术与公共的更进一步的交融,将会如何赋能当代商业空间?秦岭认为:"自媒体时代,大家接受信息的速度很快。但艺术是慢节奏的,能引导大家停下来进行思考、慢慢消化。它像是一种‘反作用力’,给快节奏的生活按下暂停键,让忙碌的人在日常中感受艺术。如好酒一样,艺术所带来的价值正在长期发酵中,时间倍增,浓度成倍。"
上海妇女用品商店在传承中重焕新颜,探索女性视角之下的商业新表达。前不久,在电影《好东西》上映之际,这里还联动百联TX淮海和淮海755举办了2场女性专属线下沙龙,在情感共鸣与思考中传递给消费者更多"好东西"。而下一步,受邀的三位女性艺术家将会启动制作这些为"光之容器"打造的特别艺术品,在明年3月与大家见面。
作者:徐晶卉
文:徐晶卉 图:受访者供图 编辑:商慧 责任编辑:戎兵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