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豆瓣上发现一篇10w+的热帖:《及时发现班上孩子的病症,通知家长带去手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是一位幼儿园老师,她在帖子中讲述了自己发现几个小朋友“不对劲”后,查找相关信息对照,善意提醒家长的故事。

分别发现了ADHD、腺样体肥大。聊天记录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发现一个没有固定照顾者的孩子疑似孤独症和发育迟缓,她想着再观察些时日,再和他的爸爸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们纷纷称她为英雄、家校共育的典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成年后确诊ADHD的网友说,要是当年遇上这样的老师,就不会独自在混乱痛苦中度过这么长的时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查看这位幼儿园老师在豆瓣的原帖发现,在她向家长坦诚自己发现孩子“不对劲”之前,需要跨越一道心理障碍。

比如:

那个被她怀疑是ADHD的孩子,她说之前也有犹豫:

“这个家长很难搞,可能惹祸上身(但我先尽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被她怀疑是孤独症的孩子,家庭情况也有些复杂。

他的爸爸有时候被孩子气到容易打他,而照顾者管得更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最近对网友得回复中,她可惜地说:“他家长不带他看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大网友喜闻乐见的“家校合作”,实属珍稀,在现实中,家校双方都有难言的苦衷。

1.

家长“不给力”

光凭老师的一点善意

融合能走多远?

任何难的事情都离不开“发心”、持续投入,才能看到结果。

仅靠老师的那一点“善良”为原动力?自闭症孩子的融合路,走不远。

前两天,还有一位幼儿园老师就向小星诉苦:

“我们班这次又确诊一个孩子,高功能孤独症。他父母也是可怜,新上海人,非常努力地工作,买了房,但是还要承担高额的孩子去机构的费用,连外婆都要外出上班去补贴费用。我看着可怜,能帮一把是一把。”

这位老师诉说自己也努力尝试让其他孩子包容接纳这个孩子:

“但是他的行为……真不知道怎么说,就是攻击性行为,别的孩子如果接纳他就是对别的孩子的不公平。结果大家就是排斥他。”

另一方面,家长想要隐瞒,不愿上报儿子的情况。

这位老师能理解他们的初衷,知道他们 希望大家不要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儿子。但她也 很为难:

“这样的一个孩子在人群堆里这么突出,怎么可能隐瞒得住呢?掩耳盗铃罢了。后来家长也是意识到了,愿意让我报上去,目的也是能寻求更多的帮助。”

最后这位老师感慨:

“家里有个这样的孩子是真的苦,班里有这样一个孩子也真的难。如果在怀孕时能筛检出来就能避免很多麻烦了。”

作为老师,都是有理想抱负的。一开始面对融合这件事,也都是带着善意的。

但仅凭着一点理想与善意,势单力薄,实在支撑不了一个谱系孩子在普校中的融合。

在融合文章底下,普校老师吐槽最多的之一就是家长不愿意承认,建议家长带孩子检查被视作歧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相互试探中,就能把那一点理想和善意磨尽。加上学校对自己也没有策略和资源的支持,还要面对来自普通孩子家长的压力,老师就开始承担三份痛苦,自己反而成了那个最急切需要帮助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对眼前的孤独症孩子毫无对策,一个老师还要面对三四十个孩子,精力难免不足。

用那一点善意,得到的是以卵击石,只能放弃。

于是老师们转头面对“更值得”的,且本来就是“主业”的普通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有心有力的家长

实现融合

但仍是少数

以上例子证明:把孩子放进人堆里就能融合?有可能加速分裂!

对于处在谱系边缘的功能较高的谱系孩子,也是典型孤独症孩子和普通孩子之间的过度。且与普通孩子一切为二,太可惜了。

家长要的不过是他们接触主流社会环境,对孩子的情绪、行为、自理发生一些正向改变。提升孩子的能力,让孩子学习到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与家长之间是最亲密的,要是家长不管,其他人更没有资格和精力去管。

一个能够实现融合的家长长什么样?我们采访过不少这样的家长。发现要做好这几点。

①用真诚打开心门。表明合作的态度。争取支持。

@一佳妈妈在一佳上小学之际,写了一封信给学校,虽然没有直接提自闭症,但是大概介绍了孩子的情况,这些年家长的努力,孩子的进步,对于他的问题也没有隐瞒,表现了和老师合作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佳妈妈开学前给学校的信(节选)

②有分寸,有界限感

@尧尧妈妈带着重度自闭症的女儿尧尧上小学时,和学校签了协议,不拍照,不议论学校里的任何事情,不干涉学校的上课方式,尽量不在学校求助老师,而是会发微信和她交流。“因为如果被孩子或其他家长感觉到我一直在占据老师的时间,别人肯定会投诉的。”

③给老师赋能,和老师表达感谢之情

扬乐妈妈说:“作为一个老师,她的教学成果肯定是她发自内心最想要的。”

她曾在扬乐二年级第一学期过后,接到了老师的投诉。老师把扬乐半年来的许多问题,比如注意力差、叫他记笔记他不记、考试不答题......等各种问题像倒豆子般一股脑儿地倒给了她。

扬乐妈妈给了老师“问题可以被解决”的感觉:表达了对老师的理解,说接下来由她陪读,孩子有任何问题,她马上想办法。

她还细数了自己所见的扬乐的进步,并发自真心赞美:“老师你真是太牛掰了。你知道扬乐跟他一年级时候比,进步有多大吗?下课的时候,扬乐居然还会拿出书本做课前准备。可能是你讲课讲得好,引导方法得当。”

老师当时非常开心,更重要的是,她得到了“扬乐是可以被教导的”信心,后来持续摸索与扬乐的相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扬乐妈妈和扬乐

现在扬乐读三年级了,这学期扬乐妈妈去了学校后感到:“我看到孩子整个人的变化特别大,感觉很不一样。那一节是语文课,孩子以前不怎么去写,现在他跟着老师,老师说翻到多少页,他也可以做到了。老师要他们做笔记的时候,他做得很认真。”

这些家长们都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走融合之路,也看到了努力后的结果。

但这不是所有家长都能做到的:

需要家长接纳了孩子的情况,坚定地陪孩子走融合之路,还要有力量去想方法应对各种情况,需要巨大的心力。

3.

国家出手

效果立马不同

谁一旦发心,就有持续的力量能够真正帮助到更多家庭和老师?还得是国家出手。

12月11日,首个国家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国家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在浙江师范大学正式启动。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启动仪式当天,国内外知名专家围绕育人核心,就高质量推进孤独症儿童教育发展等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揭牌仪式

中:启动仪式当天的PPT

下:资源中心墙上的某标语“教育赋能每个孤独症孩子”

这个孤独症专职研究团队将利用大学里的跨学科优势,横跨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脑科学计算机科学医学康复等专业领域,建立全国最大的孤独症教育的“智库”,孤独症儿童教育方面的科学研究、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产业培育...它都“包圆”了。也将推动省、市、县、校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刚建设,就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也将探索孤独症儿童助教陪读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一出手,就是不同凡响。

国内这部分的政府支持,正越做越好。老师们也期待从其中得到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我们转载过的《》就记录了因2016年厦门市教育局与厦门市财政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的通知》而获益,顺利读到小学六年级的重度自闭症女孩小昕的故事。

厦门在融合教育方面的支持力度,是全国领先的。近年持续出台的政策,涉及资源教室的建设、教师培训、随班就读率和随班就读的质量......

小星也将关注国家关注孤独症群体的最新动态,惠及谱系家庭的政策,希望咱们都能用上并受益。

编辑 | 心怡

参考资料:

1.全国首家国家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落地浙江 | 浙江少儿频道 视频号

2.浙有善育,全国首家——国家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落地浙师 | 浙江师范大学 视频号

3.及时发现孩子病症,家长带去手术了 | 豆瓣 @菅田真理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