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 草书《王阳明诗》
立轴 水墨纸本 444.0×53.0cm
释 文 :晓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千里河流成沃野,百年沙势自(风)湍。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风头佛顶宽。宫阙五云观不尽,清秋更上九 霄看。
题 识 :己未菊月醉书,太原傅山。
钤 印:傅山印
大伾山,位于古黎阳(今河南浚县),孤峰凌云,气象峥嵘,是著名的“青坛紫府”之地。相传大禹治水时,曾登临此地,因而吸引了众多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来此登山揽胜,赋诗勒石,以怀禹帝神迹。在这座三教共重的名山,中国人文思想相融相辉,传承与启迪并续,王阳明的“心学”即于此萌芽。弘治己未(1499年),王阳明奉旨护送威宁伯王越的灵柩回乡安葬,期间登临大伾山,有感于山泽绮丽的风光和释道并荣的底蕴,开启了其一生“知行合一”的求索,写下了《登大伾山诗》。
而180年后,又是一个己未(1679年),傅山写下我们今天所见的这件巨幛行草,所录内容正是王阳明的《登大伾山诗》。或许这是一个时间上的巧合,但我们更愿意相信这是共情、共境的感召。诗中,王阳明描绘了山岚青翠,寺钟回荡林间;水穿石甲,阳光环伺峰巅。遥望宫阙之际,抒发了他胸怀天下的宏伟抱负,这是一个青年蓬勃的朝气。傅山在创作这幅草书作品时,虽已是古稀之年,但此时的“博学鸿词科”征召已然结束,对于守节不仕的傅山而言,没有了政治威压,一切如释重负。这是一种“重生”的畅快,亦是另一番“朝气”。
王阳明的《登大伾山诗》,由于是早年作品,并未收于其集中,所以,能知晓此诗,大概是要登临大伾山,览其刻石才能了然的。就傅山己未(1679年)前后的行迹来看,很可能是在征召结束,由京返乡的途中,访碑于此。从行款“醉书”两字不难看出,那份“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怀。傅山选择书写王阳明的这首诗,并非偶然。“知行合一”,强调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实践,正是傅山一生最好的注解。他们都经历了时代的变革,都在寻求心灵的安顿和精神的超越。傅山通过书法,将自己与王阳明跨越时空地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先贤的敬意和对自身信仰的坚守。
傅山在书法上强调个性和创新,反对当时流行的帖学末流。他提出了“四宁四毋”的主张: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他认为,书法应当体现书者的品格和修养,超越形式的束缚,达到“书品即人品”的境界。他曾自言:“初学赵松雪书,爱其圆转流丽,稍临即乱真,后乃悟如正人君子,每觉难近,降与匪人游,即不觉其日亲。松雪虽学右军,以心术坏而手随之,遂尔浅俗,乃弃而学颜鲁公。”他从对赵孟頫的模仿,到发现其人品不足,最终选择学习颜真卿,领悟其浩然正气和雄浑气势。
傅山的审美理想是追求自然、高古和拙朴。他所交往的学者中,多有酷嗜金石文字者,受这种学术氛围的影响,他关注到碑刻的书法价值,强调篆、隶、楷各体之间的联系。他认为,楷书不从篆、隶、八分中来,就会显得奴态,不足观赏。他主张各书体之间的融会贯通,不能孤立地学习某一种书体。
在这幅作品中,傅山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的运笔迅疾流畅,自然婉转,轻快舒展,虽繁而不乱,其间又有顿挫跌宕,纵而能敛。草体结构简化,笔画密集,内敛外张,疏密相间。他的书风怪拙而不失平正,率意而不离规矩,劲厉中含圆转,疏散中具紧密。这种风格的形成,既是他个人艺术修养的积淀,也是他对时代的回应和对自我的表达。
大伾山,作为历史文化名山,见证了无数历史人物的足迹和故事。傅山的这幅作品,不仅是对王阳明诗作的再现,也是对大伾山文化的致敬。两位相隔百年的思想家和艺术家,通过这首诗和这幅书法作品,在精神层面上产生了深刻的共鸣。这让他们的作品,得以超越时空,隽永人间。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编辑丨陈丽玲
主编 | 廖伟夫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