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蜂总科—金小蜂科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新翅下纲
膜翅目
细腰亚目
寄生蜂下目
小蜂总科
金小蜂科(学名:Pteromalidae)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小蜂总科的一个科。为世界范围内的广布种。
1.形态特征
体长1—2mm,大多具有绿、蓝、金黄、铜黄等金属色泽。触角13节。胸部隆起拱形,小盾片发达,中胸盾侧沟不完全。前足胫节的距直而弱;中足胫节正常,距不大;后足腿节不膨大,胫节有1端距。腹部短,腹柄不明显。如寄于鳞翅目蛹的黑青小蜂等 .
2.生活习性
体具金属光泽,触角一般13节,除极少数植食外,绝大多数均为寄生性,对许多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及双翅目害虫均有抑制作用。
蝇蛹金小蜂可很好地寄生黑腹果蝇蝇蛹,单头果蝇蛹仅能出蜂 1 头。使用黑腹果蝇蛹为寄主时,蝇蛹金小蜂平均产卵期为 3~4 d;在产卵期中,单雌最大日后代产量仅为 10 头(给予20 头寄主时),因此,在寄生蜂繁育时,寄生蜂和蛹的数量比以1:10 较为适宜。与源于家蝇蛹的蝇蛹金小蜂对家蝇蛹的寄生习性相比,源自果蝇的蝇蛹金小蜂在利用果蝇蛹时,在产卵期、雌雄后代产量等方面均显著降低。这可能是由于较大的家蝇蛹营养更丰富,寄生蜂后代个体更大导致
3.繁殖特征
金小蜂繁殖很快,一年就能繁殖十二至十三代。如果用人工繁殖,两、三星期就能繁殖一代。
金小蜂作为寄生蜂的典型类群之一, 因具有容易饲养,世代周期短, 易长久贮藏, 独特的性别决定机制,染色体数目少,基因组大小仅有果蝇的1 /4,便于遗传操作等优点,20 世纪 40 年代就已成为理想的模式实验昆虫,被誉为是膜翅目昆虫的“实验用大鼠”。金小蜂繁殖很快,一年就能繁殖十二至十三代。如果用人工繁殖两、三星期就能繁殖一代。
4.生物防治
金小蜂不仅是重要的昆虫天敌资源,还是理想的模式生物。金小蜂不只是消灭棉田中的红铃虫,还消灭森林里和蔬菜地里的各种螟虫的幼虫。据科学家验证,1公顷土地上,只要放十万只金小蜂,就可以把害虫基本消灭。
5.下属亚科
毛体金小蜂亚科(Herbertiinae)
蚁形金小蜂亚科(Cerocephalinae)
盾沟金小蜂亚科(Ormocerinae)
双邻金小蜂亚科(Diparinae)
狭翅金小蜂亚科(Panstenoninae)
寡节金小蜂亚科(Piraninae)
奇金小蜂亚科(Storeyinae)
俑小蜂亚科(Spalangiinae)
蚧金小蜂亚科(Eumotinae)
肿腿金小蜂亚科(Clenyminae)
脊柄金小蜂亚科(Asaphinae)
柄腹金小蜂亚科(Miscogasterinae)
柄腹金小蜂族(Miscogasterini)
斯夫金小蜂族(Sphegigasterini)
6.毛体金小蜂亚科
毛体金小蜂亚科(学名:Herbertiinae)是属于金小蜂科下的一个亚科。
毛体金小蜂属(学名:Herbertia)是属于毛体金小蜂亚科下的一个属。
印度毛体金小蜂(学名:Herbertia indica)是金小蜂科毛体金小蜂属的一种动物。
(1)形态特征 ①雌
体长2mm;体为黑色;触角黑色;足基节、腿节与体同色且具蓝色光泽,其余各节则为浅黄色。
头前面观(图377)复眼大,被密毛;颜面被网刻;头宽与高之比为35:30;复眼间距、复眼高与颚眼距相对长度为17.5:21:4;触角位颜面下方,近唇基;触角窝中单眼距与触角窝唇基距相对长度为21:4;触角洼深凹陷,内光滑;额明显隆起;唇基下缘侧面与颊后方具脊;唇基下缘向上凹。头背面观,头宽与长之比为35:20;POL与OOL相对长度为7:4;复眼长与上颊之比为15:5。触角短(图379),柄节长超不过触角洼;各节均宽大于长;1环节扁,第一索节近环节状;各索节被感觉毛;梗节与鞭节长之和明显小于头宽(23.5:35);棒节稍膨大。
胸部较凸起,被密毛。前胸背板几呈矩形,长宽之比为6:29.5。中胸盾片长宽比为13:33;盾纵沟完整;小盾片长宽之比为17:17,无横沟,后部区域被毛较稀而长;中胸侧板明显隆起,且光滑。并胸腹节与小盾片夹角几乎为90°,具完整的中脊和侧褶,其间光滑无刻点及被毛;颈部明显。前翅被密毛,透明斑几无;缘脉、后缘脉、痣脉相对长度为23:9.5:4。
腹柄不明显;柄后腹较膨胀,长宽之比为35:30;第一节背板最长(与整个柄后腹之比为25:30),光滑无被毛,其基部两侧具长毛;其余各节短且被毛。
②雄
与雌相似,唯体稍小,触角环节稍大。
(2)分布范围
国外分布:印度。
国内分布:广西、海南。
7.狭翅金小蜂亚科
狭翅金小蜂亚科(学名:Panstenoninae)是属于金小蜂科下的一个亚科。
狭翅金小蜂属(学名:Panstenon)是属于狭翅金小蜂亚科下的一个属。
(1)环索狭翅金小蜂
环索狭翅金小蜂(学名:Panstenon annuli formis)是金小蜂科狭翅金小蜂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雌:体长1.7~2.0mm。头部及柄后腹为褐色,前胸及并胸腹节黄色,中胸为绿色;触角黄色或浅棕黄色;足各节均为黄色。
头前面观(图373)颜面光滑具浅网纹,头宽与高之比为22:19;复眼间距、复眼高与颚眼距相对长度为15:10:6;触角位于颜面上方,触角窝上缘距中单眼与触角窝下缘距唇基下缘相对长度为5:11;触角洼仅在触角窝基部明显;下脸较膨胀;唇基区光滑无刻纹,口上沟较明显;上颚左3齿(第1齿较宽),右4齿;颚眼沟弱但完整。头背面观,颊为复眼长的1.28倍;POL是OOL的2倍(8:4)。触角(图374)柄节超过头顶几乎一半;梗节较柄节及各索节宽,长为宽的近2倍;梗节与鞭节长之和大于头宽(30:22);第一环节方形,第二环节亚方形;第一索节呈方形,为第二索节长的1/2,第2~6索节均长大于宽,被长毛,感觉毛不明显;棒节短于末3索节长之和。
胸部相当凸起,被网状刻点。侧面观前胸背板领部前缘向下倾斜无脊;背面观前胸表面平滑,其基部稍凹,后部有时具横纹;两侧拱形,是中部长的1.2倍;整个前胸背板长宽之比为7:9。中胸盾片长宽比为10:15;盾纵沟不完整;小盾片长宽之比为9:8,横沟不明显;并胸腹节长为小盾片长的2/3,具不规则粗糙不平的网状刻点,中脊仅基部明显,侧褶不明显。前翅狭长被密毛,长是宽的3.2倍,无透明斑;缘脉、后缘脉、痣脉相对长度为25:14:4。
腹柄长宽相当,或长稍大于宽,背面平缓具细长刻纹。柄后腹中部膨胀,胸部等长并宽于胸;柄后腹第一节背板长,其余各节几乎等长。
雄:未知。
②分布范围
海南。
(2)黄领狭翅金小蜂
黄领狭翅金小蜂(学名:Panstenon collaris)是金小蜂科狭翅金小蜂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雌:体长2.3mm左右,前胸领部黄色,中胸、后胸及并胸腹节为绿色有金属光泽,柄后腹黄色,中部及末端各具一暗红色带。触角柄节、梗节、环节黄褐色,其余褐色。足黄褐色。
头前面观,触角位置高,柄节超过头顶一半。触角窝和唇基下边的距离是其和中单眼距离的2倍,颚眼距为复眼长之1/3。头背面观POL为OOL的2倍。
胸部凸起。并胸腹节向下倾斜,领部前缘无明显脊;中胸背板具网状刻点,盾纵沟浅而不完整。并胸腹节具不规则突脊刻点,侧褶不明显。前翅窄长,无透明斑;前缘室下表面具一单毛列;缘脉、后缘脉、痣脉相对长度为24:21:5.5。
腹柄长稍大于宽,前窄后宽,两侧无毛;背面平缓具细长刻纹。柄后腹长于胸(40:35);第一节占整个柄后腹长的1/3,其余各节几乎等长。
雄:未知。
②分布范围
国外分布:非洲。
国内分布:海南。
8.奇金小蜂亚科
奇金小蜂亚科(学名:Storeyinae)是属于金小蜂科下的一个亚科。
奇金小蜂属(学名:Storeya)是属于奇金小蜂亚科下的一个属。
奇金小蜂(学名:Storeya paradoxa)是金小蜂科奇金小蜂属的一种动物。
(1)形态特征
雌:体长2mm;头、胸黄褐色,柄后腹深褐色;触角柄节黄褐色,柄节端部至第七索节为褐色,棒节淡黄色;前、中、后足基节均具弱横纹。
头前面观复眼较大;颜面光滑;头宽与高之比为35:28;复眼间距、复眼高与颚眼距相对长度为18.5:17:6.5;触角位于唇基上方,几乎与唇基相连;无触角洼;下脸较向腹面伸,触角窝处较隆起;口上沟明显。头背面观,头宽与长之比为35:14.5;POL与OOL相对长度为6:6;复眼长与上颊之比为12:3.5。触角基节较长,长为宽的2倍(3:1.5);柄节较宽大,长宽之比为23:3.5;第一、二、三索节方形,其余各节均为亚方形;棒节分节不明显;除第一索节外,各索节被1轮感觉毛;梗节与鞭节长之和大于头宽(41:35)。
胸部较平缓。前胸背板呈锥形,长宽之比为8:12。中胸盾片长宽比为15:15;盾纵沟仅在中胸盾片前方有弱痕迹;三角片稍向前方伸;小盾片无横沟,其侧方具弱的亚侧沟及弱纵纹;中胸侧板完整且光滑。并胸腹节光滑具中脊。前翅(图385)中域较膨起,透明无被毛;亚缘脉膨大且为深褐色,下方具4~5根黑褐色宽羽状刚毛;后缘脉缺失;缘脉、痣脉20:4。
腹柄长,背面平缓具小网刻;柄后腹背面较膨,第一、二节背板较大。
(2)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广西。
国外分布:大洋洲。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