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依托省种公牛站,聚焦肉牛种质资源创新利用,进一步强化科技发展,通过冻精采集生产专用设备和专业化队伍,加强核心技术集成推广,为贵州肉牛产业打上一剂强“芯”针,注入产业发展“新动能”。
走进位于金碧镇新兰村贵州省现代山地畜牧循环产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省种公牛站,牛舍里一头头毛色光亮、膘肥体壮的种公牛正悠闲地吃着草料,饲养人员忙碌地在圈内打扫卫生、喂料。在这里,饲养着关岭牛、思南牛、西门塔尔牛等优质品种种公牛86头。
“农科院高度重视科技支撑工作,所以我们建设了省总公牛站,现在我们收集了主要地方的品种,如关岭牛、思南牛等,也引进了西门塔尔、利木赞、安格斯等外来优良品种;现在我们完成了中国牛站整个冻精生产线的建设,目的是让全省肉牛产业的良法体系在种业这一块起到一个保障作用。”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研究员莫本田说道。
贵州肉牛产业种业基础差、地方品种保护和开发利用滞后,是制约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解决这一“卡脖子”难题?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以问题为导向,依托科研力量与科技资源,围绕培育打造贵州高端肉牛品种和繁育大众化肉牛品种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格局,收集地方优质种公牛、引进外系优质种公牛,建成集地方种源保存利用、外系品种冻精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贵州省种公牛站。
“现在我们正在逐步优化品种,保证冻精生产的优质,再配合相关部门,加强我们的队伍和地方的紧密合作;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我们一定要确保全省的肉牛产业走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研究员莫本田说道。
肉牛产业是贵州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推进,贵州省政府将肉牛产业作为农业经济发展重点支持对象,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动产业发展。
为更好地推广性控冻精,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与贵州黄牛产业集团签订“和牛”性控冻精生产协议,为持续开展联合目标育种和高端牛肉产品提供保障。
省种公牛站总占地560亩,建成标准化种牛舍4800平方米,性控及普通优质冻精生产车间1004.88平方米。建设投产种公牛普通冻精生产实验室、性控冻精生产实验室、肉牛胚胎实验室各一间。(黔西市人民政府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