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6日召开的全市科学技术大会上,2023年度厦门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重磅揭晓,涌现出一批我市近年来科技创新取得的重要成果。这些获奖项目和个人,充分反映出我市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动能转换取得的突出成效。
厦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不断优化,创新型龙头企业不断涌现。60个获奖项目中,企业为主或参与完成的成果有47项,占比近80%,共获得发明专利673件,累计实现产值686亿元,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为我市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亮点一
核心技术突破 赋能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主力军和企业生力军作用,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始创新成果重大突破。此次一批奖项取得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解决了“卡脖子”问题。例如,厦门理工学院联合弘信电子等四家单位,围绕FPC产业中的瓶颈问题,经多年产学研联合攻关,掌握了FPC(柔性电路板)卷对卷生产制造关键技术,促进我国FPC产业的发展;厦门钨业、华侨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发的高性能非球面玻璃镜片制备技术,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粘结相碳化钨基硬质合金超精密光学模具,有效降低了下游高端光学企业的制造成本,提升了我国光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亮点二
青年崛起成为创新中坚力量
此次市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中,青年科研人员占据了重要地位。青年科技工作者逐渐在厦门科技创新中挑起大梁,成为全市科技创新队伍中最具活力的主力军。获奖项目中,近70%由4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领衔完成,其中有54名“80后”人才完成一等奖项目,年龄最小的只有30岁。
亮点三
新质生产力多领域开花
获奖项目在智慧交通、光电技术、高端制造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关键技术成果,展现出我市培育新质生产力带来的蓬勃活力。健研检测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自主研发“基于车辆扫描的中小跨径桥梁服役状态快速检测评定关键技术”,引领了国内外交通基础设施防护技术水平发展;乾照光电等单位联合研发的高光效高可靠性薄膜芯片及智能照明关键技术,自主开发出的创新性产品绿光芯片转换效率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准,部分处于国际领先;厦门大学、狄耐克智能科技等单位联合研发“面向智慧城市的低开销AI模型训练关键技术及应用”,为绿色低碳转型下的AI模型高效训练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亮点四
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不少获奖成果创造了巨大商业价值。例如,厦门天马微电子研发的高刷新率高屏占比的智能机显示屏产品已全面量产,2021年至今消费品显示市场出货量全球领先,商业价值超104亿元;华侨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发的生物基先进碳材料创制技术创制先进碳材料,已成功应用于能源存储、汽车配件、航空航天、多晶硅冶炼、石油化纤、食品医药等行业,显著推动生物基碳材料领域高端产品升级和行业科技进步,有力支撑我市新材料与新能源战略新兴产业,有望拉动千亿级产值的国民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等奖部分项目展示
触控线下沉显示屏高刷新率高屏占比一体化项目
不断突破显示屏窄边框极限
全球智能手机发展日趋成熟,人们不断追求更好的性能体验,比如,更大的显示屏、更高的刷新率等。不过,手机尺寸不可能无限加大,想获得更大面积的显示屏只能从削减手机屏幕边框入手。为此,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历时三年多,自主完成了智能机显示屏高刷新率高屏占比一体化的开发以及产业化,取得11项发明专利,实现显示屏下边框2.6mm以下,屏占比提升至90%以上,同时兼具144Hz高刷性能。
何为高刷新率和高屏占比?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LCD研发总监杨贤艳介绍,高刷新率可以理解为“画面切换更快”,例如在打游戏时,画面的响应足够快才能获得流畅的体验;高屏占比简单来说,就是在手机正面尽量扩大显示屏幕的面积,能够带来更强的视觉冲击,同时屏幕中的内容也能显示更多。
看似简单的两个创新点,却蕴藏着复杂的集成电路设计和工艺挑战。“要进一步提高屏占比和缩窄边框,就要让电路压缩和利用达到极致。”杨贤艳说,在这个过程中,电路的设计创新是关键点。
与此同时,提高刷新率意味着面板的充电时间要更快,也就是充电效率要更高。“高刷和高屏占比本质上还有一些冲突。”杨贤艳介绍,这使得研发难度加倍。
依托厦门天马G6 LTPS-LCD工艺生产线,研究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设计:运用不同金属层走线堆叠和换线的方式、驱动芯片上下双区域创新走线位置设计、相位转移光罩技术及工艺优化创新等,成功完成触控线下沉显示屏2.45mm窄下边框技术开发,将屏占比进一步提升到95%。自主开发新型薄膜晶体管器件及栅极驱动优化设计方案,提升了整个面板的充电能力。
项目成就
此项目已授权发明专利11项,发表1篇论文,已公开或在申请专利超58项,制定设计标准13项,输出新工艺路线2条,自主开发完成2.45mm窄下边框144Hz显示面板,成功突破现有产品下边框布线的设计、工艺和材料瓶颈,实现天马大屏窄边框技术的国际领先,有效推动面板显示技术更好更快地发展。产品覆盖国内外主流客户,支撑天马在LTPS智能手机模组出货量持续全球领先。
高活性134位赖氨酸主修饰双链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创新药品研发及产业化
让肝炎患者受益于“中国智造”
乙肝曾被普遍认为无法治愈,患者终身携带病毒。随着研究的深入,以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为标志的“临床治愈”概念被提出并受到国内外肝病专家认可。多项国内外研究表明,聚乙二醇干扰素α(长效干扰素)是治疗慢乙肝患者、降低慢乙肝相关肝癌发生风险的最佳抗病毒治疗方案,但长效干扰素药物核心技术与市场长期被国外进口药品垄断。
经过14年坚持不懈的自主研究,厦门特宝生物研发团队实现了创新突破——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支40kD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我国首支长效干扰素“派格宾”,获批治疗用国家1类生物制品,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长期垄断,成为国产首支慢乙肝临床治愈临床用药的长效干扰素。
“派格宾”于2002年立项。在漫长的探索征途中,研发团队攻克多个技术难题。“长效干扰素的结构设计和位点修饰是研发中的一大难点。”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中心执行总监温玉婷表示,研发团队经过无数次实验和优化,最终突破了这一技术瓶颈。2016年10月,“派格宾”获批上市,入选当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
该成果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采用40kD Y型聚乙二醇双链(PEG)活性修饰剂,对药物进行了高活性的K134位点选择性修饰。其中,以134位赖氨酸为主要的修饰位点,抗病毒活性高于国际同类长效产品2倍。温玉婷介绍,这使得这支长效干扰素不仅提升了药物的稳定性和抗病毒活性,还大幅延长了药物半衰期,对患者只需一周给药一次。
2007年“派格宾”申请新药临床试验时,为了达到最高的质量标准,“派格宾”与全国肝病和传染病领域顶级医疗机构及专家团队开展了全球首个规模最大的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随机对照注册临床研究。2019年起,“派格宾”项目获批开展全球规模最大的干扰素治疗慢乙肝的注册临床试验研究。今年3月,国家药监局批准“派格宾”联合核苷(酸)类似物适用于临床治愈成人慢性乙型肝炎的新增适应症。
项目成就
该药品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获得中、美、日等国及欧洲的专利授权,药物研发及相关临床应用获4项“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持续支持。该药品的临床应用使得我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率从3%至7%显著提高至30%以上。
高端多层柔性电路板卷对卷生产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解锁柔性电路板制造“密码”
折叠屏手机完美融合了便携性与大屏幕的优点,自问世以来备受市场追捧。这其中,以FPC(柔性电路板)为代表的柔性电子技术是实现这一变革的关键所在。
厦门理工学院联合厦门弘信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信电子”)等四家单位,经多年产学研联合攻关,掌握了FPC卷对卷生产制造关键技术,实现了产品的性能提升和技术升级,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相较于传统刚性电路板,FPC具有更优异的物理特性:它轻薄、可以弯曲,并具有优良的电性能,大大缩减电子产品的体积和重量,迎合了电子产品向高密度、小型化、轻薄化、高可靠性方向发展的需要。然而,国内FPC生产厂商仍以传统片式方式生产,不但存在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尺寸稳定性难保证等问题,而且生产高端高精密多层柔性电路板良率不高。
厦门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谢安带领研发团队,瞄准多层柔性电路板卷对卷生产制造,取得了盲孔填孔镀铜、精密钻孔等方面创新性成果。这项技术已经在弘信电子应用并实现产业化。
据了解,这一项目针对柔性电路板卷对卷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开发出“高精密度多层板卷对卷盲孔填孔镀铜技术”“卷对卷精密钻孔技术和精密线路蚀刻技术”“卷对卷精密黑影技术”等一系列生产制造关键技术。“这些关键技术可以让多层板内层的镀铜、曝光、蚀刻到组装前段工艺全部实现卷式生产,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及生产良率。”谢安介绍。
此外,该项目还开发了FPC行业首台柔性电路板卷对卷光板测试机,减少甚至消除偏差以提升测试通过率,并配合自主开发的柔性板卷对卷自动快压机实现柔性多层板内层卷对卷生产。
项目成就
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1项、美国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所开发的整体技术自2020年起在弘信电子得以应用并实现规模化生产,近3年累计完成销售收入达139151.23万元,上缴税收4191.8万元。产品已成功用于高端显示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并获得天马微电子、京东方等客户的好评,促进我国FPC产业的发展。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精准诊断体系的构建和治疗新策略
精准诊疗守护患者“生命之泉”
血液被称为人体的“生命之泉”,恶性血液病病情重、变症快,对医生的临床水平构成极大考验。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常见的血液肿瘤,其预后差,总体长期生存率仅30%左右。
研究表明成人ALL疗效差的主要原因包括,成人ALL具有高度异质性,传统危险度分层不能有效预测高危难治患者导致治疗不足;传统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MRD)的灵敏度相对较低,不能早期预测复发和发现克隆演化,无法精准指导治疗;目前成人ALL标准治疗方案尽管缓解率高,但缓解质量低,易复发;缺乏低毒有效靶向药物等。
为此,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围绕成人ALL领域的关键问题,针对成人ALL的诊治开展多项技术攻关、多维度干预并取得多项重要突破。
项目技术成果主要包括:构建了一种精准预测模型,更精准且快速诊断高危成人ALL,较传统核型分析方法提前2周;创立一系列用于MDR检测的新方法,能发现疾病复发的克隆演化,该体系能够更精准指导治疗策略改变,从而提高疗效;采用培门冬酶替代左旋门冬酰胺酶,吡柔比星替代柔红霉素,并改变蒽环类药物的用药方式,使患者病情获得快速缓解,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生率下降约18%、整体复发率下降约28%,副作用明显较少;成功建立原代ALL细胞新型扩增培养体系和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利用该技术开发多个低毒高效新型靶向药物等。
项目成就
本项目研究成果将成人ALL长期生存率提高20%左右,显著改善成人ALL预后;共发表论文43篇,其中SCI论文21篇,总影响因子140.27分,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在全国50家著名的三甲医院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文/厦门日报记者 吴君宁 通讯员 陈君玉 唐燕婷 图/受访单位 提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