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下午,内蒙古农业大学举办功能性乳酸菌菌株所有权及其知识产权转化签约仪式。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和平教授团队科研成果成功转化,转化总金额2000万元,创造了自治区高校单项转化合同的最大金额。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于潍,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永斌出席签约仪式。党委委员、副校长齐景伟主持签约仪式。
于潍表示,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是自治区首个集成科技研发、资本运作、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功能的科创综合服务平台,目的就是为了把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信息链汇聚起来,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产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今天的签约仪式是科研成果转化上平台、用平台的典型案例,为自治区高校做出了示范和榜样。希望农大聚焦“生物技术”,在自治区点位项目中聚力科技“突围”,激活发展新动能,做好产业创新联合体。
刘永斌介绍了近年来学校聚焦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战略要求所开展的系列工作和社会服务、科研成果转化情况,特别是张和平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产出和转化情况。他说,此次校企签约,标志着学校功能性乳酸菌菌株的知识产权转化迈出了关键一步,希望校企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功能性乳酸菌菌株的产业化应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美味的乳酸菌产品。刘永斌强调,学校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发挥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的综合优势,进一步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导向,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积极参与蒙科聚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路演活动,发挥自治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努力为服务落实“五大任务”,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农大力量。
内蒙古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邢慧婧、北京科拓恒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子英、“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和平教授分别介绍了合作项目情况。
刘永斌、余子英、邢慧婧分别代表学校和内蒙古科拓生物有限公司、内蒙古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三方签署了转化合同。三方完成了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 Bbm-19、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 ProSci-246和副干酪乳酪杆菌 PC646等5株功能性乳酸菌及其专利的转让,共获得转化经费2000万元。
签约仪式后,与会人员现场考察了“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乳酸菌种质资源库。
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农牧业与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张福顺,自治区教育厅科技与合作交流处处长刘相飞,内蒙古农牧厅乡村振兴督察专员朱晓方、种业管理处副研究员纳钦,北京科拓恒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刘磊,内蒙古科拓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石磊,学校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科技处、乡村振兴研究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乳业学院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
扩展阅读:乳酸菌与人类相互依赖共生,对人类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5年来,张和平教授带领团队建成保藏51286株乳酸菌的全球最大的原创性乳酸菌种质资源库,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建成全球最大乳酸菌基因组数据库,首创基于基因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乳酸菌高通量精准筛选技术,建立多组学临床评价体系,解决了益生菌筛选技术落后和优良菌株匮乏的难题。发明了精准营养培养和微囊包被干燥的乳酸菌制剂加工技术,突破产业化工程技术瓶颈。打破了国外菌株、技术和产品的垄断,扭转了我国乳酸菌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相关技术成果在蒙牛乳业、华润江中、科拓生物等企业成功转化,经济效益达200亿元。近5年,团队发表学术论文347篇,授权发明专利28件,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内蒙古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和奖励。尤其是在2024年6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团队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标志着自治区乳酸菌领域在高精尖产业科技上的巨大进步。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