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声明:本虚拟文章仅为创作产物,不针对特定个人或团体。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乡情,是一根看不见的线,牵着游子的心。

面对父亲的离世,我终于明白,那些被我嫌弃的乡土人情,竟是最珍贵的守候。

这是一个关于觉醒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救赎的告白,更是一个让所有漂泊在外的游子听了都会潸然泪下的真实经历。

01

01

我叫周明远,今年四十八岁,在省城一家外企做销售总监。二十多年前离开农村老家,凭着自己的努力,在城市站稳了脚跟。妹妹周明月在老家县城医院工作,和父亲住在一起。每次回老家,看到那些破旧的土坯房和弯腰驼背的乡亲,我总觉得自己像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

记得去年春节前,我正在主持年终总结会。那天我穿着意大利定制西装,正准备宣布下一年的销售目标,手机却突然响个不停。我不耐烦地看了一眼,是老家堂弟周建国打来的。

"不好意思,我先接个电话。"我对与会人员说着,走到会议室外。

"远哥,不好意思打扰你,"电话那头传来堂弟焦急的声音,"我儿子国强突发急性阑尾炎,县医院说情况复杂,建议马上转省城大医院。你在省城人脉广,能不能帮忙联系一下?"

我皱起眉头:"建国啊,我这正开重要会议呢。你先去县医院看看吧,现在医疗条件这么好,阑尾炎手术很简单的。再说了,现在什么年代了,还讲这些人情世故?该挂号挂号,该排队排队,按程序来不就行了?"

"远哥,我知道你忙,可国强真的很疼,"堂弟的声音带着哭腔,"县医院说他这情况比较特殊,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我们农村人哪有什么门路,你就帮帮忙吧。"

"你等等,"我不耐烦地打断他,"我说句不好听的,现在是法治社会,所有事要按规矩来。你们农村人就是这样,遇到事情就想走后门,这种陋习什么时候才能改?"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传来一声长长的叹息。我看了看手表,催促道:"没什么事我先去开会了,你们自己想办法吧。"

挂了电话没多久,父亲的电话又打了进来。我本想按掉,但还是接了起来。

"明远啊,"父亲的声音充满失望,"你这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了?当初你考上大学,是全族人凑钱帮你交的学费,建国他爸还专门卖了家里的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爸,那都是老黄历了,我后来不是都还了钱吗?"我强压着火气说,"您也别总是拿这些老账来说事。再说了,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什么都要讲究制度、规矩。您不能总是用老眼光看问题。"

父亲重重地叹了口气:"你现在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当年你妈生病,要不是族亲们轮流照顾,帮忙筹钱……"

"行了行了,"我不耐烦地打断他,"那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我现在事业有成,也经常给您寄钱,难道还还不清这些人情债?"

父亲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最后只说了一句:"钱是还不清人情的。"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这件事还没过去,表妹夫张勇带着儿子小明来省城看病。因为舍不得住宾馆,想在我家借住几天。得知这个消息时,我正在高尔夫球场和几个商界朋友应酬。

"老周啊,你这别墅不是有好几个客房吗?让亲戚住几天怎么了?"一个朋友笑着说。

我摇摇头:"现在这个社会,大家都很忙的。我们这种人,哪有时间搞这些攀亲戚?再说了,他们农村人的生活习惯和我们不一样,让他们住招待所更自在。"

当晚回到家,妻子欲言又止:"要不还是让他们来住吧?小明才十岁,天这么冷……"

"你就别跟着瞎操心了,"我打断她的话,"我明天要出差,让他们来也没人招待。再说了,现在是什么社会?谁还天天往家里领亲戚?你看我那些同事,谁家里整天住着乡下亲戚?"

02

02

说完,我给张勇发了条信息,推说这段时间要出差,建议他们去附近找个便宜的旅店。

生活就像是在跟你开玩笑,总在你最得意的时候给你当头一棒。

那是去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天,我正在高尔夫球场和几个老总谈一个大项目。眼看就要谈成了,口袋里的手机突然疯狂震动起来。我本想无视,但看到是妹妹的号码,还是接了起来。

"哥!"电话那头,妹妹的声音带着哭腔,"爸,爸晕倒了!现在在医院抢救!"

我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高尔夫球杆啪的一声掉在地上。等我回过神来,已经坐在了开往医院的车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赶到医院时,看到父亲躺在重症监护室的病床上,身上插满了管子,脸色苍白得吓人。主治医生告诉我们,父亲是突发性脑血管栓塞,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情况不太乐观。

"怎么会这样?"我抓住妹妹的肩膀,"前几天不是还好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