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自贡高新区。
长盈精密轻量化材料及精密结构件生产基地项目现场。
兴储世纪工作人员正在操控数字化设备。
四川天钧精密部件有限公司的动力电池包精密结构件生产基地。
12月12日,自贡高新区工业园区,兴储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储世纪”)内,逆变器车间和光储联合车间的自动化生产线快速运转,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一台台储能产品组装、打包、装车……该公司已接到来自意大利、巴基斯坦、英国、泰国、巴西等国家合计数千万美元的订单,绝大部分已完成交付,还有少量正在加紧赶制。
“这些光储产品已远销欧洲、美洲、亚洲等多个地区。”兴储世纪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兴储世纪正在自贡着力打造包括钠离子电池项目在内的总部生产基地,并开始积极进行钠电的产业化布局。
这是自贡抢抓“双碳”机遇,逐“钠”而行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中央、省大力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四川相继出台《四川省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四川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等文件,明确提出将加强大容量电化学、压缩气体等新型储能技术攻关、示范和产业化应用。
自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力打造以钠电全产业链为代表的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依托资源禀赋 从“一粒盐”到“一块电池”的转型发展
据悉,兴储世纪是全球知名的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提供商,2019年落户自贡高新区,2020年6月首条生产线调试投产,成功下线首台自研逆变控制一体机;2022年,在四川率先发布钠离子电池技术路线图,并启动钠电生产线的相关工作;2023年,兴储世纪与省内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在风光热电储等新能源领域产品、技术、服务协同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构筑钠电产业链。
兴储世纪在自贡的多元化布局,见证了自贡钠电产业的崛起。
目光投向另一家企业,“现在正在做的是某型新能源汽车电池零部件,目标年产量20万件。今年1到11月产值约1.6亿元,今年的年产值有望达到2亿元。”12月13日,四川天钧精密部件有限公司生产经理童建军说。
该公司的动力电池包精密结构件生产基地,全部达产后可形成年产80万件动力电池包箱体和80万套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生产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约10亿元。
深圳珈钠能源10万吨/年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生产基地正在进行一期项目生产设备的调试,达产后,年产量2万吨,实现产值7亿元。
一个个项目的火热推进,折射出自贡钠电产业破局起势,从“一粒盐”到“一块电池”的转型发展。
2023年,自贡抢抓钠电池产业发展机遇,快速切入钠电池赛道,布局建设2平方公里钠电特色产业园,成功纳入全省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大产业、细分工”重点布局。
发展优势何在?资源禀赋优越。自贡探明岩盐资源量70.26亿吨、天然卤水资源量7.32亿立方米,本地及周边辐射竹资源1500万吨,钠、碳元素含量丰富,并拥有20万吨纯碱,60万吨烧碱产能指标,可为100GWh钠离子电池生产制造提供原材料支撑。
工业用电中绿电占比70%以上,境内页岩气理论储量约2.5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2412亿立方米,用能保障能力突出。建成投运光伏项目428个,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接近50%。
系统谋划,高位推动。该市组建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党工委,成立新型储能集群发展推进领导小组。同时,制定自贡市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全市新能源产业总体发展目标以及年度任务规划。
31个项目相继落地 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加快形成
今年6月,广东容钠10万吨/年钠电硬炭负极材料及配套生产基地项目落地自贡高新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为钠电产业发展再添动力。
纵观今年钠电项目时间线——1月,深圳珈钠能源10万吨/年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开工建设;5月,乐普钠电10GWh储能系统产品生产项目落地富顺,项目总投资30亿元;12月,青钠科技20GWh/年钠离子电池及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成功落地……动作频频,体现出自贡加快强链、延链、补链,发展钠电产业的决心。
锚定“钠电储能做龙头,锂电光伏做配套”目标,自贡聚焦项目引领示范作用,以龙头带动同类配套产业落地,迅速形成集聚效应。
绘制图谱,精准招商。坚持“一把手”招商,紧盯行业“链主型、旗舰型”企业项目,今年对接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相关领域的知名企业80余家,促成互访考察120余次,推动磋商洽谈项目70余个。聚焦隔膜、集流体及PACK组装等钠电关键环节,紧追洽谈投资体量大、带动能力强的重特大产业项目。今年以来,引进容钠新能源等钠电产业及配套项目7个,总投资超200亿元,签约项目数、总投资额同比分别增长约40%、10%,其中30亿元项目4个、50亿元项目2个,落地九识智能等“链主型、旗舰型”项目2个。
“建圈强链”构建生态。截至目前,自贡已引入兴储世纪、深圳珈钠、江苏浩钠、深圳长盈、江苏天钧等链主企业,签约钠电储能项目31个、总投资约 400 亿元,新能源产业产值年均增长59.5%。现已形成5GWh钠离子电池电芯、30万吨钠电正极材料、10万吨硬炭负极材料、50万吨电解液、6.5万吨导电材料、80万件动力电池包箱体、80万套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500万件精密结构件等已有或规划产能,初步构建起钠电储能产业生态。
产业应用率先突破。自贡聚焦各类应用场景,开展储能试点示范,500kW/1MWh光储充一体化示范项目一期工程成功投运。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2月12日,该项目已稳定运行超360天,累计充电量超39800kWh、放电量超33906kWh,充放电效率85.19%,高于行业水平。“这标志着钠电池在储能应用领域取得新突破,并进一步在工业园区、商业综合体、景区及新能源充电站等场景推广应用。”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此外,项目将不断向低速电动车、低速工具、应急装备等应用终端拓展。
攻关关键核心技术 构建钠电人才“蓄水池”
2023年6月,兴储世纪获批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是自贡首家民营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站主要开展钠离子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研究、储能用方形铝壳钠离子电池开发等项目。”12月13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站长宋春华介绍,工作站建成以来,已开展钠离子电池及其系列离网储能电源开发等前沿技术研发项目28项。在四川率先发布层状氧化物和聚阴离子双系列协同推进的技术路线图,完成多款钠离子电芯产品的自主研发与中试下线。
激发创新动能,富顺成立钠离子电池研究院,自贡整合行业创新资源,集中开展多孔碳、聚阴离子、硬炭负极材料等关键材料技术研究,实施钠离子电池高效充放电、钠离子软包电池等研发及中试项目,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目前,自贡全市钠电池能量密度达145Wh/kg,位居行业前列。已有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3个省级创新平台,重点突破低成本、高智能、长寿命钠离子电池关键核心技术。
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自贡新型储能企业研发投入约2.3亿元,平均年度研发投入占比超过总收入的4%,重点聚焦钠电储能和熔盐储能关键技术研发,包括提高储能系统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以及降低成本等方向。已授权发明专利654件,实用新型专利上万件。
如何走好走稳产业发展之路,持续提供科研智力支撑?人才是关键。
自贡以人才链服务产业链。用好兴储世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人才交流和创新合作中心,自贡高新区已引聚专家教授、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硕士以上高层次科研及管理人才30余人;深化拓展校地企战略合作,联合四川轻化工大学等院校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定向培养输送新能源领域专业人才。与此同时,实施柔性引才引智计划,通过挂职兼职、技术咨询、“周末工程师”等形式,为产业提质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除了强化科技创新和引进人才外,自贡还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
出台钠电产业专项扶持政策,量身定制《自贡高新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专项政策》,全流程覆盖金融、人才、创新等33项惠企政策。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0条”,在全省率先设立惠企政策兑现窗口,建立新型储能产业“盐都人才新政一企一策”引才机制。
要素保障到位。自贡纳入全省弃水电量消纳试点范围,直购电、直供气使企业能耗成本平均降低10%以上;储备工业熟地2000亩,供地效率提速30%以上。
做优服务,落实项目专员领办代办、“一会四书一函”、“并联审批”等机制。自贡高新区还采用“股权投资+厂房代建”等模式,建立“红黄绿”三级预警机制,每周一调度一通报,推进问题解决。此外,推行17个高频事项“高兴办”主题服务,将产业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7个工作日。
目光长远,步履坚定。自贡锚定目标,到2030年,建成具有特色优势的新能源产业核心承载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不断完善,形成钠电区域研发中心,应用场景持续丰富,全市钠电储能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
构建全国独具特色的新型储能产业集群,自贡正砥砺奋进,乘风破浪!
□诗屹 (图片由自贡高新区提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