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今晚怎么这么大的响声?"我从房间跑出来时,看见父亲正匆忙披上雨衣。

"是车祸!老张家那个弯道出事了!"父亲抓起手电筒就往外冲,

"你妈去叫村医,你在家等着!"

那个春末的雨夜,父母救下了一个遭遇车祸的男子。

谁也没想到,这个善举会让我的人生轨迹发生如此奇妙的转变。

直到现在回想起来,我依然感慨命运的安排。

01

春末的夜晚,细雨绵绵,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气息。我家的老旧电视机里正播放着新闻联播,父亲坐在竹椅上,有一搭没一搭地卷着烟丝;母亲在厨房收拾着碗筷,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混合着雨声,构成了一首乡村夜晚的交响曲。

"砰——"突如其来的巨响打破了这份宁静。

"这是怎么了?地震了吗?"我惊慌地从房间跑出来。

父亲快步走到窗前,凝视着远处的黑暗。雨幕中,一束忽明忽暗的车灯在村口闪烁,像是溺水之人最后的求救信号。"不好,是车祸!老张家那个弯道又出事了!"父亲抓起手电筒,"你去叫村医,我先过去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立即披上雨衣往村医家跑去。我也想跟着去帮忙,但被母亲喊住了:"方晴,你在家等着,外面太黑了!"

我站在门廊下,望着父亲的身影消失在雨幕中。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平日里那个总是笑呵呵的父亲,也能如此果断。雨水打在屋檐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我的心跟着这节奏不停地跳动。

大约十五分钟后,父亲和几个村民抬着一个满身是血的男子回来。男子约莫四十岁左右,身穿一套沾满泥水的西装,右腿有一道深深的伤口,鲜血浸透了裤子。村医背着医药箱赶来,简单处理了伤口后说道:"伤得不轻,有骨折的可能,必须马上送医院。"

父亲二话不说,发动了院子里的拖拉机。这辆拖拉机是我家的命根子,平时用来耕地运货,没想到今晚竟成了救护车。母亲找来干净的被褥铺在车斗里,村民们小心翼翼地把伤者抬上去。

"方哥,要不我去开车吧?"隔壁李叔提议道。

"不用,我对这山路熟。"父亲系紧雨衣,"你们帮忙看着伤者,我来开。"

拖拉机的轰鸣声渐渐远去,我和母亲守在家里,一夜无眠。直到东方泛白,父亲才回来。他浑身湿透,脸上写满疲惫,但眼神里透着欣慰:"人已经没事了,是城里一个做生意的,叫齐海。"

"手术做完了?"母亲赶紧给父亲倒了杯热水。

"嗯,医生说伤得是重,但没有生命危险。"父亲喝了口水,"他昏迷前一直说要找女儿,可惜手机摔坏了,联系不上家里人。我留了咱家的电话号码给医院,让他们等人醒了转告。"

那一刻,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善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他们没有丝毫犹豫就伸出了援手。这种朴实无华的善意,是我们这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

三个月后的一个周末,一辆崭新的黑色奥迪轿车停在了我家门口。穿着考究的齐海带着他的妻子登门道谢,他的右腿还打着石膏。齐海的妻子抱着一个精致的礼盒,里面装着各种补品和化妆品。

"方大哥,要不是你们夫妻及时相救,我可能就躺在太平间了。"齐海红着眼圈说道,"这些礼物,您必须收下。再过一阵子,我还要来好好感谢您。"

父母再三推辞,但架不住齐海夫妇的坚持。临走时,齐海的目光落在了我的身上,若有所思地说:"方大哥,我看你女儿和我家那小子差不多大……"

这句话在当时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直到后来我才明白,命运的齿轮早已悄然转动。

02

齐海的那句话很快就有了下文。一个月后的傍晚,他又来到我家,这次带着一个十三岁的男孩。男孩穿着名牌运动服,戴着耳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大哥,这是我儿子顾北。"齐海摘掉男孩的耳机,语气严厉,"叫叔叔阿姨。"

"叔叔好,阿姨好。"顾北心不在焉地说,眼睛还在盯着手机屏幕。

齐海一把夺过儿子的手机,这才坐下来解释来意:"方大哥,我想请您帮个忙。这孩子在城里被惯坏了,成绩一落千丈不说,还总惹是生非。我想让他在您家住一段时间,体验一下农村生活。"

父亲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这孩子在城里养尊处优,恐怕受不了我们这儿的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