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的七大主力师
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南昌起义为起点,打响了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第一枪,随后经过长达二十多年的不懈斗争,终于推翻了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这二十多年的革命历史中,我党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军事人才,他们以运筹帷幄的姿态指挥千军万马,为共和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
其中,林彪和粟裕是众多将星里最璀璨的两颗明星,他们的用兵风格大相径庭,但都是被公认为军事才能最顶尖的存在。当初林彪指挥的东野,共有七大头等主力师,那么粟裕指挥的华野有几个头等主力师呢?
东野在1949年实行大改组之前,一共有七个装备最好、人员训练最精良的头等主力师,它们分别是:一纵1师、2师;二纵5师;三纵7师;四纵10师;六纵16师、17师。
这七支师级部队均是所在纵队的“尖刀师”,为了养得起这七大主力,东北的兵工厂起码有30%的装备直接配发给他们。
但七大主力师的表现也对得起东野的资源倾斜。在辽沈战役中,东野面对的最急迫任务是尽快攻取锦州,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林彪深知尽快攻取锦州的重要性,因此果断将东野的两大“尖刀师”——二纵5师与三纵7师部署在了锦州战场一线。
后来林彪为了加快攻锦战事,再度将六纵17师投入战场,在三大主力师的猛攻下,锦州之敌被全歼,东野歼敌10万,为接下来的辽沈战役打下了坚实的战略基础。
林彪与粟裕的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林彪对东野的指挥具有明显的“如臂指使”特色,常常在打散纵队的情况下,直接指挥师级部队进行作战。
在锦州战役中,六纵的17师在锦州方向参战,而六纵的其余兵力则参加了黑山阻击战,因此这说明林彪对东野的各部队指挥已经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基本可以随时从纵队单位里抽调力量,应时而动。
后来东野南下参加平津战役时,也同样保持了这种鲜明的部队特色。
解放军攻打天津时,原本六纵17师是作为战略预备队进行部署的,但东野看到天津战役进程十分顺利的情况下,直接让六纵17师果断出击,迅速收割战场局面,扩大战场纵深。
当时主攻的二纵本来还在强攻,结果打着打着发现战略预备队竟然打到了自己前面,不禁疑惑不已:我军进展顺利,完全不需要动用战略预备队啊!直到仗打完,他们才知道东野指挥的背后奥秘。
总之,东野在林彪风格的影响下,非常注重随形势而变化部署的灵活性,讲究“随时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而同有“战胜”之称的粟裕在这方面风格迥异,论头等主力师,华野的各大纵队均无这种配置,各部队的力量对比相当均衡。
从粟裕指挥的各大战役来看,他的作战基本以纵队为单位,几乎不会出现东野那种“把一支纵队分作两块部署”的情况。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林彪与粟裕这种指挥风格的差异呢?
差异的本质原因
其实二人风格的差异与他们的经历息息相关。从林彪的经历来看,他的成长算得上顺风顺水,年仅23岁便成为了红军第一军团的军长,直接指挥红军主力部队,负责全党的安危。
因此林彪作战需要十分慎重,他就曾表示:自己打仗,必须要在预估胜率达到七成的情况下才能出兵,如果只有五成,自己是不会去赌的。
因此林彪为了争取在局部地区拿到优势条件,就必须在部队里配置“尖刀部队”,用来创造局部优势,撬动整个战场的局面,将小胜拓展为大胜。
林彪的军事思想从红军长征一直到解放战争胜利,均是这种极其稳健的打法,因此林彪打赢的仗都给人步步周密、无懈可击的印象。
而粟裕的起点比较低,他算是“大器晚成”的典范。当林彪作为红军主力军长崭露头角时,粟裕还在南方的深山老林里,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作战。本来他指挥的部队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而且还经常需要面对数十倍敌军的围剿,除了出奇制胜,基本没有任何生存的办法。
因此粟裕的用兵风格就以“奇”和“险”著称,越是局势一团乱麻、形势危急之际,他就越能展现自己抽丝剥茧、思路奇特的优点,从敌人意想不到的的角度发起逆转一击。
在粟裕的指挥风格里,他的各部队需要以均衡的战力不出现任何漏洞,随后在“等量下注”的情况下,寻找到敌人的薄弱之处,再以此为突破口“加大下注”,一举奠定胜势。
因此林彪和粟裕的军事才能并无高下之分,虽然指挥风格不同,但东野与华野均成为了他们最得力的部队,带有他们各自独特的风格烙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