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内容及封皮参考自公众号”企航新加坡“。

全球交通领域的电动化浪潮势不可挡,中国市场和车企的优异表现尤为瞩目。

截至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插电混合动力和增程式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已接近4200万辆,同比激增约50%。其中,中国电动汽车的数量占据了全球的半壁江山。同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不仅在国内赢得了政策和资的双重支持,在全球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也展现了非凡的影响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5.7%,中国车企屹立全球的野心与实力展露无遗。

在全球布局中,东南亚市场已成为中国车企的重要战略据点。数据显示,去年第一季度,东南亚市场售出的电动汽车中,有75%来自中国制造商。

凭借人才优势和政策激励,中国新能源车的价格优势已逐步与混合动力和燃油车车型相当。新加坡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先锋角色,成为中国车企进军东南亚市场的桥头堡。

电动汽车“下南洋”

2017年,吉利收购宝腾,拉开了中国车企进军东南亚的序幕。比亚迪随后在泰国建成电动乘用车生产基地,并在印尼启动年产15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工厂建设,落实本地化生产。

2023年,比亚迪在东南亚销售3.59万辆新能源汽车,占其出口总量的32.36%,同比增长超过2000%,市场份额超过三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比亚迪外,哪吒、上汽、广汽、长安、奇瑞等多家中国车企亦通过品牌直营或建厂等方式布局东南亚,形成了强大的“出海军团”。

相比欧美,东南亚市场壁垒较低,且地理上与中国接近。除了泰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10.9%,其他主要市场仍不足3%,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中国车企提供了巨大机遇。

其中,有亚洲金融中心之称的新加坡凭借卓越的绿色转型和科创优势,成为中国车企打开局面的关键“棋眼”。

2023年,新加坡电动汽车销量增长约50%;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到2040年,新加坡电动汽车渗透率将达80%,引领东南亚市场发展。

中国品牌崛起新加坡

早在2014年,比亚迪便率先进入新加坡市场。当时,比亚迪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签署协议,联合开发适用于新加坡公共交通的新能源汽车系统。这一合作为比亚迪在新加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启了其深耕东南亚的旅程。

2016年,新加坡前进巴士集团开始测试比亚迪生产的电动巴士,一年后第一支比亚迪电动出租车队顺利投入运营。通过与当地机构的深度合作,比亚迪在2023年成功树立了品牌知名度,并夺得新加坡电动车销量冠军,注册量达到1416辆。2024年前五个月,比亚迪在新加坡的市场份额由23年的4.6%提升至12.4%,成为市场增幅最大的品牌。

除了比亚迪,蔚来、小鹏、极氪、欧萌达、东风、广汽埃安等中国电动汽车品牌也纷纷进驻新加坡,在这片“兵家必争之地”,各品牌正通过创新产品和差异化战略争夺消费者的青睐。

不仅在整车销售方面,中国与新加坡在绿色交通解决方案上也展开了紧密合作。2022年4月,中国深圳地上铁公司与新加坡大众快速交通公司旗下企业合资成立新能源汽车服务公司,为新加坡的客户提供新能源物流车辆的租售、充电运维和回收利用等透明化运营体系,进一步助力东南亚地区新能源全价值链的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新加坡市场新注册车辆中,中国品牌占比达到18.4%。凭借新加坡的战略优势,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市场拓展正迈向新的高度。

新加坡走在前沿

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咽喉,财税政策和信用环境优良,是企业进入东南亚市场的理想门户,作为东南亚的金融、物流和创新中心,新加坡为中国新能源车企提供了从研发到销售的全方位支持;2023年,新加坡政府宣布到2030年全面停止柴油车的注册,仅允许新车为电动汽车,彰显了其加速向清洁能源交通转型的决心。

政策方面,新加坡早在2010年就推出了“绿色汽车折扣”(Green Vehicle Rebate)计划,为购车者提供高达40%的税费减免。此外,2016年启动的“蓝色计划”(BluesG)成为该国首个电动车共享计划,旨在为民众提供环保的出行选择,得到了政府的强力支持。

在“2030年新加坡绿色发展蓝图”(Singapore Green Plan 2030)框架下,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发布了电动汽车路线图(EV Road Map),设定了分阶段的节能减排目标。包括:2025年起禁止新柴油车和出租车注册、2030年起新注册车辆必须使用清洁能源,以及到2040年实现所有车辆使用清洁能源。这些政策为中国车企在新加坡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2023年11月25日,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宣布将该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电动巴士订单授予比亚迪和与中通客车合作的Cycle & Carriage Automotive。这一重大订单不仅为新加坡公共交通的电动化进程注入了新动能,也标志着比亚迪在全球市场拓展中的重要突破。

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新加坡也走在了东南亚前列,平均每3辆电动汽车就有一个充电桩。新加坡吉宝基础设施部门旗下的Volt公司将在当地建设东南亚最大的充电中心,首阶段预计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完全建成后最多可为80辆电动巴士充电,最快可以在10分钟充满一辆电动车。

与此同时,新加坡还在购车层面推出了多项优惠措施,如电动车购车补贴、免除拥车证(COE)费用等。此外,星展银行于2021年推出了绿色汽车贷款,对购买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者提供年利率1.68%的贷款服务,这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兴趣。

新加坡独特的拥车证制度促使车主每10年更换车辆,推动了汽车的流通和换购率提升,这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

智能化引领东南亚

对于中国新能源车企而言,通过新加坡这一金融和技术中心,不仅能有效开拓东南亚市场,更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提升创新实力。新加坡的技术优势为车企提供了广阔的研发和测试平台,使其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智能化已成为未来竞争的胜负手。要实现人机交互、无人驾驶等功能,新能源车企需要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和高水平技术人才作为支撑。作为全球自动驾驶成熟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新加坡希望通过科技和人才优势,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为跨国企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极氪汽车和小鹏汽车的新加坡代理商Premium Automobiles的董事经理李浩伦表示,新加坡是东南亚的“明星”市场,是中国车企展示自身实力的重要平台。他认为,如果中国电动汽车品牌能够在新加坡站稳脚跟,就有机会向整个东南亚市场展示其产品和品牌形象,从而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

蔚来创始人李斌也曾表示,在新加坡上市对蔚来的全球业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借助新加坡在资本市场的战略地位,蔚来进一步完善了其全球资本布局,为公司的国际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高端新能源车企“下南洋”的背后,是新加坡在政策、市场、技术和用户等多方面的领先。新加坡为新能源车企的研发及新模式推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实验场,使其能够在这一地区快速实现创新成果的转化。

欢迎投稿,联系邮箱

tg@inengyuan.com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纠偏新能源内卷式竞争、为碳“双控”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