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乡土文献集成》首发式

四川在线记者张斌

福寿街、慈祥里、治平巷……听到上面的一连串地名,熟悉成都掌故的人肯定不会陌生。随着成都老城历经多次大规模改造,许多老建筑与老地名作为城市文化中的“活化石”,慢慢在人们的记忆中模糊,甚至被遗忘。

12月14日,由四川省区划地名学会主办、四川省民政厅等单位承办的“地名文化与成都城市文脉传承”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会上,专家学者呼吁:激活地名文旅IP,延续历史文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讨会现场。

地名是地域文化载体承载文明记忆

地名,从一个侧面反映城市发展和变迁。

“历史的演变往往带来地名的变动,而地名的产生往往蕴涵着一段历史,并反映一个时代的特点,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四川省区划地名学会会长、四川大学教授李勇先认为,地名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与人类文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成都水系发达,不少地名以水命名。四川省区划地名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王小红就以《水文化与成都的地名文化》为题,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看地名。她介绍,成都的中心城区以桥梁为名的地名多达33处,还有以池、沟、湾、堰等为名的地名14处,地名文化体现出成都独有的水文化特征。

站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角度看成都地名。四川省区划地名学会副会长、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毛丽娅以《石笋街与景教传入成都》为题,讲述了古老的石笋街与景教之间的关系。她介绍,石笋街在东晋常璩《华阳国志》中称“笋里”,石笋街的得名与“石笋”有关。来自丝绸之路上的景教传入成都后,这里建有大秦寺,来成都的大秦僧人日渐增多,在景教传播的带动下,“真珠瑟瑟金翠异物”、医药医术、音乐舞蹈等的传入。“不难看到古老的成都石笋街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文化、中外文化交流和成都的开放包容。”

归纳成都街道命名及其特点,李勇先认为,成都街道坊巷地名无不烙上不同时代的历史印记,从成都地名的演变清晰地反映出成都所具有的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历史大势。

专家建议适度恢复古地名打造文旅IP

二十世纪开始至今的百年中,是中国地名文化变化最大最频繁的时代。

“这期间出现了大幅度的断层与重构。”研讨会上,四川省区划地名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谢元鲁以《近现代地名文化的断裂重构》为题,介绍了地名在历史中的变迁。其主要标志,是废弃了传承了千年的府州通名体系,而以市取代。并逐步在城市化过程中,以区和市取代县,形成以市、区、县为主体的新的通名体系。二十世纪以来,受革命文化、建设因素等影响,地名命名多元。“近年来传统文化复兴,传统的地名命名方式又在慢慢复苏。”

地名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乡愁”和文脉延续,家国情怀养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从千年彭州看地名文化,四川旅游学院教授王川介绍,彭州自古有“天彭”等雅号。彭州古城的发展奠定了龙兴寺一千六百余年兴盛之基,龙兴寺的发展则是彭州彰显独特魅力之重要符号,二者相融产生的系列地名成为彭州的文化标识。“适度恢复古地名,对于提升城市知名度、促进地域文化交流与发展,十分有意义。”

鉴于成都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荣、因水而美的历史文化名城,王小红建议,成都地名的现代命名,可以恢复部分历史水文化地名,并在沿河地理事物的设计中,更多地加入水文化要素。

站在传播角度观察,成都大学教授谭平认为,当前,成都地名的重点应该放在理论引领、疑难澄清、精准传播等方面。“特别在地名文化的精准传播上,建议建立一个基于可靠的、最新学术动向的动态数据库,打造现象级IP,展现成都范、四川韵、中国情。”

研讨之前,主办方还对《中国乡土文献集成》进行首发。该文献集成由四川大学教授李勇先主编、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集中收录清末至民国时期全国各地所编纂的乡土志以及调查录、采访。“这些乡土文献包含了大量乡土地名,尤其对我们今天讲好乡土地名故事,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出版社相关负责人介绍。

与会专家学者还就历代移民与四川地名命名,成都、金牛坝、凤凰山、万岁池、清溪等地名来历,成都历史上的坊名等学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四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