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侵华时期,日本军队修建军事堡垒,给游击队制造了不少麻烦。

战争结束后,日本侵略者被赶跑了,他们留下的麻烦依然存在。

山东大爷孙从孝一家,被日军的遗迹困扰了几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年,炮楼见证了孙大爷一家生活上发生的变化。

炮楼也在孙大爷一家的改造下,一点一点变成适合居住的模样。

最让孙从孝头疼的,就是炮楼的取暖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墙体太厚,炮楼无法接通暖气,一到冬天就跟冰窟一样。

愁了20年,炮楼才终于通上了暖气。

孙从孝一家为何要居住在生活不便的炮楼里?坚固的炮楼是如何通上暖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座炮楼,五代人的记忆

在青岛沧口,提起炮楼没有不知道的人。

老青岛人都见过在一片居民楼中特立独行的炮楼。

孙从孝一家就是在这座炮楼里长大的,至今已经延续了五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开始半岛炮楼的时候,孙从民特别开心,他仍然记得那时候自己的心情。

孙从孝的父亲是国企的老职工,一开始一家人都住在职工宿舍。

宿舍是一间面积只有20来平方米的平房,小小的房子却挤了三代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还有孙从孝的兄弟姐妹一起生活。

孙从孝长到十几岁,仍然要跟自己的弟弟们住在一间屋子里。

家里的人口越来越多,小房子再也容纳不下,父亲的单位安排了新宿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宿舍是由日军炮楼改建的,地方宽敞的很。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孙从孝乐得一蹦三尺高。

对于一个青少年男生来说,住在炮楼里可比住在平房里酷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搬到炮楼之后,孙从孝傻眼了,这座炮楼简陋的还没有小平房看着高档呢。

改建成职工宿舍之前,这座炮楼被用作食堂。

长期的烟熏火燎之下,炮楼的内墙上都是黑漆漆的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斑驳的墙壁上,散落着不少弹孔。

从外形上看,炮楼不像住房,倒是像一座危楼。

而且由于炮楼只有几个瞭望口,连正经的窗户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墙体上没有其他透光的地方,所以炮楼特别阴暗。

孙从孝的兴奋劲儿一下子过了,跟爸妈开始打扫自己的新家。

清理干净墙面,炮楼看着也还算像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唯一一个好处,就是炮楼的空间比之前住的地方大多了。

住得久了,孙从孝还发现了在炮楼居住,取暖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日军修建的时候,可不是为了让人住得舒服而修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的墙体虽然厚,但是砖墙砌得比较潦草,保暖性能比较差。

夏天在炮楼里居住还挺舒适的,炮楼又高又深,非常的阴凉。

可是到了冬天,这个地方就如同冰窟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高又厚的墙体挡住了阳光,即使是艳阳高照的晴天阳光也照不到屋内。

只有三楼的瞭望台,因为突出在外,能够晒到太阳。

为了保暖,冬天孙从孝一家全部挤到瞭望台,打起吊铺睡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床铺中间生一个煤炉,勉强挨过冬天。

孙从孝一直希望家里人能改造一下炮楼,改善一下生活条件。

不过爸妈年纪大了,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改造炮楼的计划一直被搁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寇的“乌龟壳”——炮楼

改造炮楼的最大的困难,就是炮楼的构造太特殊了。

这座炮楼是日据时期,日寇军队专门为了对付抗日游击队设置的。

炮楼建筑整体都建在地面上,用砖头和木头修建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在中国建造的炮楼,功能非常单一。

除了坚固的墙壁,炮楼连大炮都没有,只开了几个机枪孔。

这种破案楼目标明显,而且打击能力不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炮楼却让中国的游击队吃了不少苦头。

要是放在二战欧洲战场,这种炮楼一枚小炮弹就能解决。

问题在于中国的游击队物资匮乏,手枪都是难得的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攻陷炮楼需要的大炮,一个城市都找不到一架。

所以日本军队专门修建了这种炮楼,墙围得比一般建筑厚,只需要几个人就能守住。

日军一会在自己的驻地修建这样一座炮楼,可以当作瞭望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围都是干净的空地,外围还设置了铁丝网,八路军很难偷袭。

为了拿下这些炮楼,中国军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八路军游击队开创了很多打炮楼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截断水源,逼得日军不得不出来,八路军再与他们面对面地拼刺刀。

或者用火烧的方式,将日军从炮楼里熏出来。

从这些方法也不难看出,炮楼的功能跟正常居民有很大的差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从孝改造炮楼要面对的困难显而易见。

一家动手,改造炮楼

孙从孝是家里的老大,他自觉地将改造炮楼的任务当成了自己的责任。

等到他参加工作,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就开始着手改善炮楼的生活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炮楼一座圆柱形的三层小楼,楼上一开始只有很小的炮口作为窗户。

孙从孝将窗户改造成正常大小,破案楼看起来亮堂多了。

之后孙从孝以三楼的瞭望台为中心,在三楼隔出了一室一厅,作为主要的居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炮楼有一间公厕,因为建筑的通风性不好,公厕出问题的时候气味很难闻。

孙从孝就动手改善了公厕的条件,居住环境才慢慢好起来。

除了孙从孝一家,这里还住着其他几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小辈慢慢长大,有条件的都慢慢搬出了这座生活不便的炮楼。

孙从孝和弟弟妹妹一家十几口,都是在炮楼里长大的。

后来弟弟妹妹逐渐开始自己生活,一个接着一个搬出他们成长的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从孝作为家中的长子,主动承担了照顾年迈父母生活起居的责任,一直没有离开炮楼。

经过改造,他们住得比以前好一些了,但是生活条件依然艰苦。

旁边的居民楼通上天然气和暖气管,炮楼因为不符合条件,一直没能同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住在炮楼里的孙从孝一家,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把沉重的煤气罐搬上楼。

空调开始普及的时候,孙从孝也花钱给家里安了一台空调,冬天再也不用生炉子了。

在改造炮楼的过程中,孙从孝也逐渐有了下一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炮楼的每一处,都有孙从孝亲手改造的痕迹,他对这里充满感情。

因此后来单位给分了一间房子,即使能住上楼房,孙从孝也没搬家。

政府帮助,通上暖气

炮楼改造问题不止住在这里的居民在操心,政府和单位都记得这座承载历史的炮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政府的推动下,暖气终于通到了孙从孝居住的炮楼。

施工工人来实地考察之后,决定因地制宜,利用炮楼墙上遗留的弹孔来通暖气。

摸着散发燃气的暖气管,孙从孝感慨生活终于好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家人挤在瞭望塔取暖的场景,还留在他的记忆里。

现在大家都生活的更好了,逢年过节的时候,还会一起聚集在炮楼里,怀念以前的趣事。

由于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孙从孝和妻子搬到了有电梯的房子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炮楼里的房子,则有孙从孝的儿子一家住了进来。

沧桑的炮楼,见证了孙从孝一家五代人的生活变化。

信息来源:
提起TA,老青岛没有不知道的……55年、3代人、一组照片见证老沧口的大变化2017-11-2416:50·青岛新闻网
青岛:老人在日军炮楼住了55年打通弹孔装暖气2017-11-2506:28:00来源:中国青年网
青岛昔日侵华日军炮楼仍完好现住5户人(组图)2012年12月07日14:30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