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81年春天,辽宁抚顺一户普通人家里,一位65岁的老者操着湖南口音跟老伴说着临终遗言。
“我们只是普通老百姓,我走后,你们也不能借着毛主席的关系谋利益,咱们的身份没啥值得炫耀的!”
这样一句遗言不禁令人浮想联翩,老人一家到底与毛主席有何渊源?
老人名叫毛万才,表面上与毛主席相似的地方不过是乡音相仿、姓氏相同,很大可能同属湘潭毛氏宗亲,殊不知,毛万才并非老人真名。
1939年,为了让自己的名字掩人耳目,不被他人知晓,毛万才万般无奈下才用了这个名字,其实,他本名毛泽青,正是毛主席此生最小的堂弟。
在毛家泽字辈中,毛主席排行第三,人称三哥,毛泽青排行最后,人称十弟,直到解放之际,这一代兄弟10人,仅剩毛主席和九弟毛泽连、十弟毛泽青,其他兄弟中,除了两位夭折,剩下的5人全都惨死在反动派的枪口下。
图|1955年,毛主席一家与毛泽青一家合影
所以说,“毛家满门忠烈”这个说法绝非空谈,令人钦佩的是,毛泽青的一生虽没有创造多么伟岸的功业,却真切地尽到了一位革命者的责任与本分。
生前,他常常记挂着自己的三哥,却从不肯公开自己身为毛主席堂弟的身份,更不肯因此享受一丝优待,这便是淳朴的毛家人典范。
有关于毛泽青的往事,一同了解一下。
一、毅然奔赴延安的毛家后人
毛泽青生于1916年6月,毛主席比他年长23岁,兄弟俩算得上是两代人。
因为家境贫穷的缘故,毛泽青很早就失学了,9岁开始参加儿童团,还给农会站岗放哨,十几岁的年纪就在家中操持家务,虽说他没有什么特别远大的志向,却打心眼里佩服族中哥哥姐姐的爱国举动。
1937年,就在日伪到处张贴“毛泽东通缉令”之际,21岁的毛泽青也成为了缉拿对象之一,大姐毛泽建、二哥毛泽华先后被杀害,三哥毛泽东远走他乡,毛泽青被迫四处躲藏,最终毅然决定奔赴延安。
在此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他历经极为艰难的旅程,到达革命圣地延安之际,终于见到了三哥毛泽东、四哥毛泽民。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跟着毛主席学会打算盘,随后被安排到延安解放军印刷厂从事财会工作。
1939年,日寇大举进犯延安之际,边军经济状况极为困难,中央委派一批干部去往西安等地做生意,以此解决军需供给,毛泽青也在其中,为了避免名字引人耳目,他才改名为“毛万才”。
从那之后,毛泽青与毛主席的交集就很少了,最重要的是,建国之后,他依旧对外自称毛万才,不但没有改回本名,所到之处也从来没有坦露过自己与毛主席的关系,这份低调贯穿了他的一生,也让他成就了自己平凡也不凡的一生。
1951年夏天,毛万才来到佳木斯,在东北军区30陆军医院任职军需股长,在参加日常学习过程中,他总是班上最用功的学员,还常常到教员宿舍请教问题。
图|毛泽民
当时,曾有教员劝他不必过于用功,可毛万才却表示自己年岁大了,脑筋迟钝就得懂得“笨鸟先飞”的道理。
因为这份执着,他曾多次被评为模范学员,要说当年他与当地最与众不同的就是将近两米的个头、浓重的湘潭口音。
每每听课,他总会主动坐到第一排,还总是侧耳而坐,后来大家才知道,1939年日寇攻打延安之际,他的一侧耳膜被震破,一直是一位半聋人。
认真学习、精心工作,这样一位军需股长深得当地官兵敬重,可大家还是没有想到他与毛主席的亲人关系。
直到1953年,院里收到了一笔从北京寄来的300元汇款单,落款竟然是毛主席,接收人正是毛万才,之后的大家伙才慢慢得知,毛万才就是毛主席的堂弟。
至于毛主席当年给他汇来这笔钱,也是因为毛万才带着随军家属,还有后代要照顾,生活实在困难。
即便有人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毛万才依旧低调生活着,哪怕之后出现工作变动,他也从未拿自己与毛主席的亲人关系谋求私利。
二、一张照片曝光他真实身份
1954年11月,部队迎来大量精简人员,毛万才转业到了辽宁省阜新市,进入东北火电三公司工资科。
曾有一次,工资科长急需资料打开了他的抽屉,没成想,其中放有一张毛万才同毛主席的合影,还是两人在中南海的合影,等到毛万才回来才不得不对科长吐露实情。
“毛主席是我的堂兄,我叫他三哥,不过,这件事你可不要传出去呀!”
好在那位科长是位信守承诺的人,这个秘密也得以保密了很长时间,火电三公司的干部职工都对毛万才的家庭背景一无所知。
事实上,当年从部队转业之际,大家就曾劝过毛万才给毛主席写信,要么让兄长把自己调回湖南老家工作,要么去北京,怎么都比去又脏又黑的阜新煤城好太多,可毛万才全都拒绝了。
“三哥一直对我有所叮嘱,他不允许家里人打着他的旗号办事,还告诉我们要服从组织安排,党让我去哪,我就去哪!”
除此之外,不少人还建议他把名字改回来,这样一来,哪怕他不明说自己的真实身份,在工作调动上也会受到一些优待,至少能做个团级干部,这样的建议也曾让毛万才感到很不耐烦。
图|毛主席与毛泽青
“改什么改?定了就算,我看不改名挺好的!”
十年动荡来袭,抚顺地区也是各个派别林立,凡是有公职在身的人都难逃厄运,毛万才也是如此,妻子庞淑谊对此十分担心,。
后来,两个派别头目了解到毛万才的真实身份,悄悄找到夫妻俩,希望他们能够加入自己的派别,以此造势,遭到夫妻俩的坚决反对。
“我们干不了什么大事,更不能给三哥抹黑!”
1970年,一家人还住在一间狭小的房子里,身边同事看不过,在夫妻俩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找到市里的军代表。
“毛万才干革命这么多年,五个孩子都长大了,一家人在挤在一间房子里!”
不久之后,一家人得以住进两室的房子里,殊不知,这并不是什么优待,而是夫妻俩多年勤恳工作应该享有的待遇。
最为难得的是,即便是在和平年代,毛万才一家人一直十分惦念毛主席,可兄弟两人仅仅见过一次面,返程之际,毛万才依旧叮嘱一家人要为此保密。
“咱们见到毛主席的事,回去之后千万别对外人说,免得人家觉得咱们骄傲啊!”
就这样,毛万才带领一家人过着清贫、低调的生活,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从未想过使用特权,更不肯给毛主席抹黑。
三、干部档案居然“查无此人”
1972年,重病缠身的毛万才自觉无法再坚持工作,索性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要说此时的他向毛主席表明心意,将工作关系调回湘潭老家,回乡养老也在情理之中,他还是拒绝了。
退休之后,闲不住的毛万才来到家附近的肉菜市场做义工,每天都在那里打扫卫生,市场的环卫工人都对他十分熟悉,也都知道他是退休干部。
1974年,毛万才给毛主席写信,表明想要回乡探亲,还想再见兄长一面,苦于毛主席身体原因,兄弟俩没能见上最后一面,这也成了毛万才此生最大的遗憾。
1976年9月,毛主席病逝的噩耗传来,夫妻俩悲痛欲绝,尤其是毛万才,那段日子里,他每年总会默默看着自己与兄长为数不多的合影,这份悲痛却从没有跟身边人提起过,就连照片都一直放在家中并不起眼的位置。
“我们和三哥的关系,说什么都不能对外张扬,我们不过是普通老百姓,不图名、不图利,没有什么好炫耀的!”
1981年,毛万才在抚顺病逝,也就有了开篇提到的情景。
此后,庞淑谊带着孩子们继续过着清贫的日子,要知道,此时的她只要拿出可以证明身份的合影,生活的窘境就能得到改观,可庞淑谊依旧坚持不能给兄长及丈夫抹黑。
当年,在得到当地居委会同意后,她成了清扫员,一天才有一元钱的报酬,即便如此,庞淑谊从未抱怨过什么,她分担的卫生区总是干干净净。
直到2000年,曾经熟悉毛万才的故人将他的事迹告知《阜新日报》,记者与抚顺组织部门联系后,居然得到了“查无此人”的回应,一番打探才得知毛万才病逝的消息,而当地领导及民众才得知这位离世老干部的真实身份。
就在记者找到庞淑谊老人后发现,一家人还住在那间并不宽敞的二居室,当年一家人与毛主席的合影依旧被她低调保存着。
无论是毛万才的妻子还是子女,面对记者采访都显得极为低调,他们并不希望媒体对此大肆宣扬、报道,更不肯从中牟利。
图|庞淑谊
正如庞淑谊常常叮嘱儿女时说的那样。
“你们要像你们的爸爸那样,少说话、多干活,凭自己的本事吃饭,就是坚决不能给毛主席抹黑啊!”
即便如此,当地人也都渐渐知道了这一家人的真实身份,震惊之余更多的是钦佩,正如后知后觉的邻居们常常感慨的那样。
“原来她就是毛主席的弟媳啊!怎么不早说呢?”
对此,一家人总是一笑了之。
结语
国人常常会羡慕所谓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即便深知这样做并不光彩,对于名利地位的渴望还是驱使着很多人乐于趋炎附势。
要说建国后最有条件提携亲属上位的,自然是毛主席等一众中央领导人,可他们都坚守住了原则,可要说绝不肯借由亲人权势上位的人中,毛泽青一家才最让人钦敬。
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毛泽青完全可以在毛主席的安排下回到湘潭工作,可他也很清楚,如若工作关系转回家乡,当地政府必定会在方方面面给予优待,而这与他的初心就是相违背的。
所以说,多年来毛泽青一家所做的点点滴滴,才真的令人感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