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三年亏损超80亿
《中国科技投资》龙敏 李琬婷
近日,永辉超市(601933.SH)全资子公司重庆永辉超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永辉”)通过集中竞价分别减持中百集团(000759.SZ)1.4954%、3.3792%的股份,以两个交易日成交均价4.88元/股、5.10元/股粗略计算,永辉超市此次减持合计套现约为1.67亿元。此次减持完成后,重庆永辉对中百集团剩余持股比例为4.9999%,降至5%以下。
面对三年超80亿元的亏损,永辉超市此前已采取多种方式缓解财务压力,包括多次对中百集团进行减持,以及出售旗下资产。同时,永辉超市内部正借鉴许昌市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胖东来”)的商业模式进行整改,但是否能够通过这些措施摆脱亏损困境,实现业绩反转,仍需进一步观察。
接连出售资产、减持回血
12月3日,商务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了推动零售业创新提升,赋能传统零售业态,发展新型零售业态等多项措施,A股零售板块拉涨。截止12月04日收盘,中百集团收盘价5.28元,收盘涨10%。
永辉超市选择在股价上涨期间对中百集团进行减持。然而,重庆永辉减持完所持部分股票后,中百集团的股价从12月9日开始进入新一轮上涨阶段,目前中百集团的股价已超过7元。但无论是重庆永辉的减持成交均价,还是中百集团的目前股价,均低于永辉超市收购中百集团的股价。
此前,中百集团发布公告称,2019年3月28日接到股东永辉超市书面通知,被告知:收购人拟通过要约收购的方式将其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的中百集团的股份比例从目前29.86%提高至最多不超过40%。同时,其要约价格为8.10元/股,支付方式为现金支付。相比中百集团目前6.59元/股的市场价格,永辉超市的收购价格溢价23%。
值得注意的是,永辉超市收购中百集团的同年起,永辉超市年报中便出现了“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或“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截至2023年相关减值累计达到17.32亿元。此后,2021年永辉超市首次陷入亏损,亏损10.83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提升至84.47%。
同为零售行业的中百集团亦陷入亏损,净利润已连续亏损4年。据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第三季度,中百集团净利润分别为-5138.99万元、-3.54亿元、-3.38亿元和-3.32亿元。在此背景下,2022年9月永辉超市首次对中百集团进行减持,到2022年结束,永辉超市共计减持中百集团约1.36亿股。
与此同时,永辉超市近期亦频繁出售旗下资产。2023年12月,永辉超市曾以45.3亿元的对价,向大连御锦出售所持万达商管约3.89亿股股份。今年4月,永辉超市先以3.78亿元对价,向上海派慧科技有限公司出售了其所持有的永辉云金科技有限公司65%的股权。10月,永辉超市请求裁决大连御锦立即向公司支付剩余36.39亿元的股份转让价款,以及加速到期违约金2.18亿元。11月12日,永辉超市向四川商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售其所持有的红旗连锁10%的股份,套现8亿元。12月,永辉超市减持中百集团继续回流资金约1.67亿元。
永辉超市近期缩减对外投资,以回收资金,这一策略背后反映出其盈利能力持续下降的问题。2020年以来,永辉超市的坪效一直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坪效相比2019年高点累计下滑21%。坪效是零售业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它指的是单位面积创造的营业额,即每平方米面积所能产生的销售额或利润。
超市坪效下滑,房租、人工、经营场所这类的折旧摊销等固定开支无法得到有效摊薄,会造成费用率升高、利润率下降。因此,永辉超市归母净利润在2020年达18亿元之后,连续3年亏损,累计金额超过8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永辉超市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49%至-7787万元。
内部持续调改
在持续亏损的背景下,永辉超市选择收缩门店规模。2022年减少了24家门店,2023年减少了33家,2024年前10个月减少了196家,目前剩下804家门店。
门店规模收缩也导营收规模萎缩。据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10.62亿元、900.91亿元、786.42亿元,分别同比下降2.29%、1.07%、12.7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44亿元、-27.63亿元、-13.29亿元。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45.49亿元,同比下降12.14%。
永辉超市的困境并非个例。据国家统计局披露,2023年超市业态零售额首次出现同比下滑。在今年上半年的半年报中,12家超市上市企业里,有7家出现同比下滑。然而,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23中国连锁TOP100》榜单,胖东来以13家门店107亿元的销售额排在榜单46位,净利润为1.4亿元。另外,截止今年11月26日,胖东来累计销售146.38亿元,且单店盈利已超所有商超上市公司。
面对此局面,5月,永辉超市宣布接受胖东来帮扶调改。产品方面,永辉超市通过大规模调旧换新,实现与胖东来商品结构重合度达到90%。新增单品中也有许多是胖东来的自有品牌,比如烘焙类的网红“大月饼”、DL精酿小麦啤酒、DL燕麦片等70多个商品。
截至今年10月北京喜隆多店的调改重开,永辉超市全国10家开业调改店中,7家门店为永辉超市自主调改。其中,据永辉超市官方数据显示,北京石景山喜隆多店调改后开业首日支付客流约1.4万人次,超5万人进入超市,单日销售总额达到170万元,超过调改前日均销售的6倍。截至11月8日,永辉超市胖东来调改门店已经开业13家,预计到春节前,调改门店数量将达到40-50家。
然而,在对内调改的背后,永辉超市的现金流量持续承压。今年前三季度,永辉超市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仅为37.76亿元,较上年同期缩水近3成。三季度末时,永辉超市持有货币资金约为38.46亿元,较年初减少近20亿元,同时永辉超市继续负担着超过70亿元的短期债务。
对此,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永辉超市通过大规模调旧换新,实现与胖东来商品结构的高重合度,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商品采购、店面装修、设备更新等方面。这些成本在短期内会对永辉超市的现金流造成较大压力。”
此外,对于永辉超市调改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首先,胖东来模式与传统商超模式有本质区别。胖东来在商品结构上推出大量自有品牌,且通过提高员工收入方式提高服务水平。而永辉这类全国化商超,会覆盖更大体量对价格敏感的消费群体,其经营核心竞争力依旧是成本、价格,而不是服务和自有品牌商品。这意味着永辉在复制胖东来模式时,可能会面临如何平衡成本和服务质量的挑战。”
柏文喜也表示:“其次,胖东来的成功也得益于其深耕区域化的战略。胖东来门店总数较少,均集中在河南省许昌市和新乡市,这使得胖东来可以深耕供应链,把利润率做出来,反哺员工收入,形成一个正向良性循环。而永辉作为全国商超龙头,很难实现模式的大规模复制,这可能导致胖东来模式难以在永辉全国门店中有效降本增效。”
记者就股权被持续减持、出售资产、业绩下滑、对内调改等致函永辉超市,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