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衢州市人民医院)主办、健康报社承办的“智医融合 向新而行——四省边际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医院新质生产力学术活动”在浙江省衢州市举办。

这场学术活动成为观察衢州市人民医院的一扇窗口。近年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衢州市人民医院)的角色不断变化,不仅成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还致力于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医院。这就意味着,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医院不仅有了强大的后盾,还形成了坚实的合力。几年间,医院高端人才总数增长10倍,新增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5个,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取得历史性突破。创新基础的不断夯实、创新活力的持续激发,为医院的提质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推动其加速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学术活动看创新

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学术活动期间,细胞显微内镜和治疗肿瘤免疫疗法所致的皮肤副反应新方法等科研成果集中亮相。其中,细胞显微内镜由该院党委书记陈成水领衔的内窥镜器械与技术开发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相关科研团队共同研发。该器械具有一次性可抛、无交叉感染、高精度观察等特点,可用于开展可视化活检术。

“细胞显微内镜是把显微镜的功能安装到5毫米的内镜镜头上面,在内镜下可以看清楚5微米的细胞,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该医疗器械应用于胃镜检查,可以在内镜下直接分辨是不是胃癌;应用于皮肤病诊治上,可以辨别是皮肤癌还是皮肤真菌感染。未来应用于临床,将大大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陈成水介绍,此次活动展示的科研成果是医院转变发展思路,全力建设研究型医院结下的硕果。为实现成为研究型医院的目标,医院通过与其他院校合作搭建科创平台,借助外部力量,拓宽科研工作的广度,加深科研工作的深度。例如,医院与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合作共建医工交叉联合创新实验室,与浙江工商大学合作共建泛血管联合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合作共建数字医学与人工智能共享实验室等。

通过高位布局与持续耕耘,医院的科研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医院不仅是浙江省首批研究型医院培育单位,还成功获批内窥镜器械与技术开发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拥有内窥镜与介入呼吸病、医学人工智能诊断与预后技术研发两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增至11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

从科研工作看人才

聚力打造过硬队伍

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为此,该院将精准服务贯穿于人才“引、育、用、留”的全过程,大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2022年5月,医院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医院党委书记和院长担任组长,将培养人才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在人才引进方面,医院坚持以提高诊疗能力、加大科研成果产出为目标,以临床实际需要为导向,实行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并举。不仅人才引进配套政策逐渐完善,医院也采取一系列其他举措,例如,邀请高校硕博研究生毕业生到院参访,采取云宣讲的方式在线签约高端人才,与高端人才猎头机构合作直聘人才等方式,逐渐形成“不拘一格聚高端人才”的人才引进新常态。

在人才培养方面,医院完善职工外出进修学习和攻读学历学位系列政策,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医院实施国际合作交流计划,选派技术骨干赴美国、英国、日本等地学习研修。2021年以来共选派326名医务人员赴国内排名前5的医院进修培训。

引才是方式,育才是过程,用才是人才工作的根本与目的。为做到“人尽其用”,医院探索顶岗锻炼培养路径,遴选优秀临床医师到职能部门顶岗学习,选送优秀骨干上挂锻炼;借助柔性引进人才影响力,建立院士工作站、名医工作室,通过搭建用才平台的方式,在用好人才的同时培育后备力量,打造市级医院人才生态建设标杆。

从队伍建设看学科

融合重塑发展体系

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不仅为医院带来了“涓涓活水”,还为学科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陈成水认为,医院发展不仅要坚持聚人才,更要强学科,打造特色鲜明的四省边际医学高地,尤其要培育品牌学科。

为此,医院着力打造以“看见心肺运动”为重点的“4+N”学科发展体系,聚焦眼视光、心脏大血管、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骨科等学科群。“学科群建设的关键是模式创新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陈成水说。

对于前者,医院一方面细分疾病类型,开设多样化专科专病门诊,如开设心力衰竭门诊、慢性腹痛腹泻门诊、心房颤动门诊等;另一方面探索以系统疾病为中心的多学科融合模式,如成立疼痛医学中心、创口创面修复中心等。

对于后者,医院在四省边际地区率先开展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等;强化严重创伤患者的多学科协作(MDT)团队救治,严重创伤患者救治质量明显提高,被授予“国家级高级创伤中心”称号;建立浙江省首个体外膜肺氧合(ECMO)一体化诊治联盟,指导各县市区成功开展ECMO技术60余例,脱机成功率达50%,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在陈成水看来,要想不断加固学科群的根基,医院还应在医疗质量上下功夫。“制定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将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重点疾病纳入质控管理,明确质控指标,要求每个质控节点规范执行,并定期检查。”他表示,人才、技术、管理等多因素共同支撑医院发展,“有了名医,打出名气,成就名院,患者才会慕名而来。我们希望迈稳高质量发展的每一步,打造四省边际医疗高地,守护四省边际百姓健康。”

文:王天鹅

编辑:门雯雯

审核: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