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百姓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新产业新业态是盘活乡村资源、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重要渠道和强农惠农富农的重要支撑。
泰山日出。(资料图)
近年来,泰安坚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立足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泰安在“特”上做文章,在“新”上求突破,在“优”上下功夫,通过乡村产业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发展乡村新质生产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泰山夜景。(资料图)
因地制宜,在“特”上做文章
泰安山伟河奇,地沃田丰,文化深厚。独特的地理和文化根脉孕育出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泰山林果、东平湖产、新泰肉鸭等传统特色产业滋养了一方百姓。近年来,通过产业融合、生态转型、数智突破,泰安特色农业产业实现深度转型升级,做足了“特”文章,焕发了新活力。
泰山脚下自东向西流淌的大汶河。
泰山是茶道祖庭、茶俗之乡,是中国北方茶文化发源地,泰山脚下的泰山茶早已闻名遐迩。近年来,泰安市壮大泰山茶产业,推进茶旅融合发展,不断延长茶产业链条,推动生态茶山变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泰安茶农正在晾晒新采摘的茶叶。
“我们这里有游人向往的湖光山色,还有数千亩依山而建的茶园,村集体不仅建了自己的茶厂,还流转周边2000多亩地建了集体茶园,不少年轻村民都回村当起了‘职业茶农’。”泰山区省庄镇小津口村党支部书记李金山说。在小津口村的带动下,周边已发展起6000多亩茶园,一个个原本闭塞贫瘠的小山村旧貌换新颜。正是借助逐渐发展壮大的茶产业,小津口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在发展壮大茶产业的同时,泰山区着重做好茶旅融合文章,坚持“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让茶旅产业旺起来,把安心谷等成熟旅游景点和泰山茶核心种植区串联起来,精心打造茶旅精品线路,建成茶餐厅、茶民宿、研学基地25处,省庄镇北部山区休闲农业观光路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如今,泰山区茶农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余元。
去年,泰安发布的《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7年)》,将泰山茶列为“三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着力打造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目前,泰安市茶园总面积达5万亩,集中连片面积200亩以上的茶园达到22个,泰山茶产业已成为泰山周边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东平湖是山东第二大淡水湖,湖边的东平县被誉为“江北水乡”,是全国闻名的渔业大县,湖渔产业历史悠久、基础雄厚。
“我们村现有水田改造鱼塘共450亩,全部用于生态藕虾套养。今年的莲藕亩产能达3000斤左右,小龙虾亩产能达270斤左右。”东平县新湖镇马庄村党支部书记马卫东说。今年依靠莲藕和小龙虾,整体年收入能超过500万元。目前,新湖镇生态藕虾套养面积已达1万亩,年产值过亿元。
东平县坚持“生态立县”,在保护湖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推动传统渔业向生态渔业转型升级。目前统筹湖内25万亩保水渔业、湖外5万亩特色养殖,“保水渔业”纵深推进,新湖镇藕虾混养、州城街道黄河鲤、戴庙镇乌鳢等产业亮点纷呈,构建起“一湖一洼三片区”渔业发展格局,2023年全县水产品产量7.7万吨,渔业总产值突破23亿元。东平县还深耕渔旅融合,老湖镇渔家风情小镇、商老庄安山古镇等成为网红打卡地,“游大宋不夜城、行最美环湖路、赏东平湖风光、享休闲垂钓、品渔家美食、住精品民宿”成为独具东平特色的旅游IP。
除了是渔业大县,东平县还是农业大县。2022年以来,东平县湖东8镇街设施农业蓬勃发展,18万亩果蔬大棚拔地而起,形成了“春瓜秋菜”模式,6大类20余个品种琳琅满目,土地亩均年收益大幅提升,吸引1万余名群众包棚种棚,3000余名群众返乡务工,涉设施农业重点镇街全部实现农民人均年增收过万元,东平县跃升为山东重要的设施蔬菜主产区。
近年来,东平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大力实施30万亩设施农业、30万亩生态渔业“双30”工程,以产业振兴统领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了设施农业“从无到有”、生态渔业“从有到优”的巨大转变,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东平现代渔业。
新泰市被誉为“中国肉鸭之都”,肉鸭产业是当地强市富民的特色产业。新泰市围绕肉鸭特色产业发展,构建起覆盖良种繁育、商品养殖、投入品供给、设施装备、屠宰加工、冷链物流、专业服务等全链条肉鸭产业体系,肉鸭全产业链产值达100亿元,年出栏肉鸭近1亿只,直接或间接吸纳就业劳动力20余万人。在此基础上,新泰市又聚焦产业数智赋能,推动畜禽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新泰市楼德镇天信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一个养殖棚里住着3万只鸭子,只有1个人管理。“现在采用肉鸭智能立体笼养模式,每平方米可养20只鸭子,养殖效率提高2倍多;养殖技术和环境更好,肉鸭成活率和品质显著提高。同时,实现了通风、加料、饮水、温控、光照、清洁等生产全自动智能控制。”天信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鞠圣文说。目前,该公司投产150余栋智能立体笼养肉禽棚舍,存栏肉鸭450万只,年出栏4000万只。
除创新商品禽养殖模式外,新泰市众客食品、天信农牧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始把目光放到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领域。天信农牧就利用10年间上亿只肉鸭、数十亿条养殖数据,归集出肉鸭智慧养殖的核心数据,联合山东农业大学制定肉鸭生产全过程“标准作业流程”,配套智慧养殖物联网云平台系统和全自动智能设备,大大提高了肉鸭养殖指标和管理能力,每只肉鸭的综合利润提高1.5元,为公司年增收5000余万元。
“我们的数据中心已搭建起全国肉鸭交易服务平台,通过‘线上交易、线下交割’混合经营新模式,统筹肉鸭及整个畜牧业上下游资源,在种苗供应、饲料兽药供应、技术指导、检疫防疫、产品销售等环节服务赋能,实现了平台化社会服务功能。”天信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光洲说。
近年来,泰安市通过“引龙头、建基地,抓良种、配良法,搭平台、创品牌”,大力推进肉鸭种业振兴、智能化立体养殖和规模化发展,在全国首创肉鸭立体智能养殖技术,建成全国肉鸭交易服务平台,泰安市被农业农村部授予“智慧肉鸭创新应用示范基地”称号。
在泰安,泰山板栗、岱岳黄精、宁阳大枣、肥城桃等农业产业同样基础雄厚、特色鲜明,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前三季度,泰安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7.6亿元,同比增长4.4%,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稳健有力。
宁阳大枣丰收。
配置要素,在“新”上求突破
新产业新业态,重在“新”字。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泰安各地大胆创新,借助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通过创新思路探索发展新模式,通过引育新农人开拓发展新生态,通过拥抱新产业催生发展新动能。
思路新,前景扩。泰山周边山村因山深路陡长期发展受阻,但思路一转天地宽,新模式带来了新业态,实现了山村由穷到富的跨越发展。泰山西侧九女峰的巨变,就是山区发展思路转换的生动体现,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傍晚山色渐沉,泰安九女峰山腰上的路灯渐次亮起,暖了一山夜色。九女峰位于泰山西麓岱岳区道朗镇北部。在过去,九女峰片区19个村虽拥有宝贵的绿水青山,但依靠种地过活的农民却穷得叮当响。近年来,岱岳区将九女峰作为乡村振兴先行区,因地制宜发展文旅产业,以前的穷山村成了现在的振兴示范区。
九女峰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九女峰片区的东西门村曾是典型的贫困村。如今,东西门村旧貌换新颜,仅“故乡的云”高端野奢度假酒店就拥有13套院落,可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乡村度假产品,还能给当地村民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村集体年均增收20余万元。“现在不仅环境好了,游客也越来越多,村民挣钱更多了。”东西门村村民杨庆花说,“原来就是种种庄稼和果树,行情好时一年才挣万把块钱。现在丈夫在村里做保安,我负责‘九女峰书房’的保洁,一年收入六七万元。”
目前,九女峰片区项目每年能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可实现营业收入3亿元,直接带动当地1500人就近就业。
守着泰山做文旅,也需善于转换思路。泰山脚下的泰前街道各村就敏锐地把文旅产业从自然风光赛道,切换到民俗文化领域。石屋、古树、灰石路、山村美食……走进泰山区泰前街道水牛埠村曳尾园民宿,感觉瞬间回归了原汁原味的乡村,四方游人汇聚于此,好生热闹。“保留这种泰山脚下独有的乡村气息就是想让大家有一种情感共鸣,游客们很喜欢这种感觉。”曳尾园民宿负责人王艳说。
近年来,泰山区泰前街道等镇街转换发展思路,利用景城一体的独特地缘和资源优势,将废弃破旧院落进行保护、改造、利用,在保留古旧村落、院落特色和乡村文化基础上,融入泰山传统文化,形成了以麓垚山居、曳尾园民宿等为代表的“福憩泰山”旅游民宿集群片区,建设游客集散中心、威王山摩崖石刻园、赤鳞鱼展览馆,升级“白马石民俗文化旅游体验园”等项目,让游人下了山也能留得住,文旅产业的思路创新和链条延伸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多支撑。
新农人,新生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回引、培育、留住乡村人才是重要途径。正是源源不断地引育新农人,开拓了发展新生态,创造了产业振兴的新业态。
秋收后,一排排装满玉米的粮囤整齐地码放在岱岳区马庄镇岳洋农作物专业合作社大院里,阳光洒在上面,金光闪闪,甚是喜人。周围村民都很羡慕,因为岳洋合作社地里产的粮食格外多。
“靠科学种田,凭技术增收。”这是岳洋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丽娜和普通粮农的不同之处,也是她种粮增收的诀窍。为此,合作社从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建设粮食高产田、推广科技田的发展方向。
2008年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薛丽娜毅然回乡,成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她建立农技推广试验示范基地600亩,与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中国农科院、山农大等院所合作,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累计引进示范小麦、玉米新品种400余个,开展粮食新技术示范15项,建立小麦新品种培育基地200亩,培育拥有自主产权的小麦新品系200多个。
目前,岳洋合作社社员从起步时的22人,逐步壮大到300余户,经营土地从13.4亩到1300余亩,服务面积5万余亩;小麦亩均产量增加了约100斤,增产幅度近10%;年繁育小麦良种约600万公斤,总计带动农户增收120万元。
谈到新农人的作用,泰山区邱家店镇刘家疃村党支部书记孙启芳也有发言权。“去年我们发展乡村游,大家起早贪黑地干,可效果却不明显,游客一直不多。”孙启芳说。村干部并非行家里手,发展乡村游初期磕磕绊绊,一直没多大进展。
刘家疃村有专业的人,村民郭红就在一家研学公司担任副总。经过“三顾茅庐”,2023年9月,郭红终于回村。在她的运营下,刘家疃村建成汶水河畔研学教育实践基地,开发非遗文化、汶河文化、农耕文化等各类研学实践课程15种,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研学需求和团建活动,各类研学团队接踵而至。“在大果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村研学产业发展步入正轨。”孙启芳口中的大果老师,就是乡村职业经理人郭红。
“乡村职业经理人引来了新业态,形成了新的产业发展生态,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邱家店镇党委委员张慧敏说。当地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和乡村产业发展,选聘职业经理人等新农人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升级,探索“强业兴村”新业态,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刘家疃村的乡村职业经理人郭红在布置活动现场。
新产业,新动能。时代在发展,新产业形态在泰安各地不断扎根发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新动能。在宁阳县,新发展起来的电商产业逐渐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这是咱们南赵自产自销的粉皮,10斤红薯才能出1斤粉皮,越嚼越香!口味不同,有胡萝卜味的、红枣味的、黄梨味的……”近日,在宁阳县乡饮乡南赵村,直播带货达人赵子涵正在直播,镜头前的下单数字快速翻动。就在上周,赵子涵直播6个小时就卖出4000单南赵粉皮。南赵村是远近闻名的粉皮专业村,村里几乎家家户户会做粉皮。去年,南赵村开始通过网络直播销售粉皮,仅粉皮一个单品销售收入就比往年增加200万元。
宁阳粉皮制作历史悠久。
近年来,宁阳县紧抓“互联网+”发展机遇,推动电商产业发展,将全县电商产业规划为“2+15+N”,包括钢球产业和粉制品2个核心集群,大枣、蟋蟀等15个产业带,以及梨果等N个产业。当地以打造“宁阳红品”区域公共品牌为重点,在抖音、淘宝等平台开设旗舰店,目前首批认证55个“宁阳红品”,整体营业额突破4000万元。同时,宁阳县拿出2000万元政策资金,打造了数字经济集聚区,建设泰山新零售电商创业园、宁阳县电商直播基地等5处产业基地;成立县电商主播协会,建设百家星耀董先生集团全国唯一县级服务中心,引入抖音头部主播“董先生”专业团队运营。宁阳成为首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
宁阳当地主播带货煎饼。
宁阳县还制定农村电商发展及资金奖励办法,实施“村村播”计划、乡村振兴直播书记培育计划,大力培育宁阳本土主播,2023年累计开展电商培训2000余人次。去年,泰山黑猪肉、秋月梨等宁阳农特产品入驻董先生、东方甄选等头部主播直播间,带动农民增收超1亿元、村集体增收2000余万元。今年上半年,全县农村网络零售额5.42亿元,同比增长63.1%。
受益于电商经济,新泰毛刷和煎饼、肥城桃等特色农业产业也展现新气象。近年来,泰安把电子商务作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推进“电商乡村示范行动”,加强农村电商基础人才培养。今年,泰安市获商务厅评选的山东电商直播基地1个,电商供应链基地1个,电商产业带5处(获评数量居全省首位),电商直播企业6家。今年1-9月份,泰安市累计实现网络零售额121.1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全省第1位。
科技创新,在“优”上下功夫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泰安在“培优”农业产业上下足功夫,通过科技创新,推动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产业形态不断涌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肥城桃被誉为“群桃之冠”,迄今已有1100多年栽培历史,是肥城独有的宝贵资源,目前种植总面积达10万多亩。其实,在肥城10万亩桃园中还有一处科技感满满的“未来果园”。
即将成熟的肥城桃。
在肥城市桃园镇,占地6000亩的肥城桃数字农业产业园有些特别——桃树行距较宽,为5米,但株距偏窄,为1.5米,行间还有机器人来回巡视。“行距宽是为方便机械穿行,株距窄是经过了合理密植,果园有智能巡检机器人、自动打药机、智能分选设备、采摘平台等4项装备,还有大棚智能感应系统,施肥、浇水、打药、采收等主要农事全由机械‘果农’操持,可节省人工50%以上。”肥城桃数字农业产业园技术主管武瑞征说。巡检机器人每小时能完成几十亩果园的巡检任务,可实时收集和回传桃的大小、数量、甜度、病虫害等数据,后台通过数据分析,能及时发现种植中的问题及预测产量,并优化种植方案,确保每颗肥城桃的品质和产量达到最佳状态。
依托山东农业大学等院所的资源,“未来果园”也在筛选新品种,为肥城桃家族增添优秀的新成员。目前,肥城桃数字农业产业园引进并筛选出瑞蟠—21、中蟠—11、佛桃等肥城桃品种。通过不同品种搭配种植,延长了产品上市周期,产业园实现了6—10月产品上市全覆盖,桃的口感品质也获得大幅提升。2023年,依托产业园的“数字肥桃技术”,桃园镇通过村企协同合作模式,带动周边7个村集体增收190余万元,村民人均增收2.3万元。
近年来,肥城市开展肥城桃传承保护培优工程,借助桃产业技术突破和种植管理模式创新,不断稳面扩量、提质增效,推动肥城桃产业“培优向高”。目前,肥城桃品牌价值达41.12亿元。
在新泰,近几年出现一个新产业经济形态——花经济。新泰“花经济”的崛起更离不开科技助力。
新泰市羊流镇的泰山百合和园是全国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区、国家级区域性蔬菜(百合)良种繁育基地。目前,该园区种植百合1万多亩,是亚洲单体种植百合面积最大的园区。从前端种质资源保护、品种研发、组培育种、种植植保,到后端的产品深加工、物流配送、观赏旅游,已形成了完整的百合全产业链。
新泰市羊流镇泰山百合和园里,游客拍照留念。
“为解决百合繁育和新品创制问题,我们从种源研发入手,不断攻克高效百合种球脱毒技术、规模化组培快繁技术、生物反应器及鳞片扦插技术、规模化种球繁育技术、种球打破休眠技术、花期精准调控技术等众多百合育种‘卡脖子’技术难题。”山东惠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爱杰说。现在园区已选育赏食兼用百合“惠美”系列新品种5个,新品种百合在抗逆性、产量、口感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百合种球保鲜时间由4个月延长至8个月。
目前,泰山百合和园已建成国家级良种百合组培中心,配套建成了2万平方米智能玻璃温室炼苗区,以及5000亩优质百合种苗培育基地。依托研发的百合“惠美”系列新品种,园区年产良种百合种苗能力达10亿株,示范推广面积4.2万亩,占国内百合良种市场15%,累计增收2.4亿元。
在新泰市楼德镇,占地580多亩的泰山玫瑰园既有工农互补的绿色循环,又科技感满满。“玫瑰生长对温度要求高,玫瑰园就利用附近正大焦化公司干熄焦发电冷凝器冷却热水资源(40摄氏度)作为温室的热源,暖气管道直接铺到温室里,相当于给玫瑰花装了暖气。”浩宇现代农业总工程师赵善兴说。循环利用工业冷却水中的余热,每年能节约供热费用约3500万元。
泰山玫瑰园里,工人正在采收玫瑰花。
此外,泰山玫瑰园还采用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节水节肥的同时,还能对浇灌渗透的水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通常灌溉会产生20%—40%的回液,通过灌溉系统、营养液回收消毒以及水肥一体循环系统,循环利用这部分灌溉回水,既确保每棵植株得到的水肥营养高度一致,又节约了成本和能源,水肥利用率接近100%,完成水、热‘双循环’的同时,实现了灌溉零排放、环境零污染。”赵善兴说。这样每年可节约用水15万立方、肥料10万公斤。
除了非常“绿色”,泰山玫瑰园还很“智慧”。该园区实现了“物联网+农业”有机结合,其棚体就采用蝶形双开窗温室架构,新型PO棚膜特有的红外线单向穿透和消雾技术使棚内透光率和保温性明显提升。同时,大棚内使用的温室环境控制系统、悬挂种植系统,可实时分析光照、水肥量、温湿度等数据,通过智能喷雾、空气循环等系统设施和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技术等现代科技,实现光照、温度、湿度、pH值等环境的自动调整与精确管理,为植株生长提供适宜稳定的环境,且实时联通外界环境参数与内部环境设置要求。
通过科学种植管理,泰山玫瑰园每平方米年产鲜切花400枝,亩均产值达80余万元,整个园区年产鲜切玫瑰花1.6亿枝,年产值5亿元。“项目流转西柴城村532户农民土地,优先保障土地流转户进园务工,每亩土地有1200元租金收益,260多个务工农民每月平均能拿4000元左右的工资。”楼德镇人大副主席郎秀花说。项目还流转西柴城村集体土地180亩,带动村集体年增收20多万元。
泰山脚下,伴随着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泰安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正徐徐展开。
策划:孟庆曜 任鹏
撰稿:祝超群 王纬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