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024年,通过市区协同、部门联动、政企合作等方式,上海全市已累计完成4715个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的信号覆盖工程。

沈建中老伯退休后从市区搬到了松江区陈春路的象屿怡庭小区。这里空间开阔、环境幽静、邻里友好,很适合他和老伴。唯一困扰他的地方在于,一到地下车库就“失联”。“以前,一进车库就没信号,电话打不通,微信发不了,导航用不了。现在,进了地库手机信号很好,我们居民很满意。”沈老伯说。

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打电话,手机却没信号;购买了智能汽车,开进车库没有信号导致智能充电桩和车载多媒体无法正常使用……这些数字时代的“急难愁”问题正逐步得到改善。2023年、2024年,上海市连续两年将“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这一举措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也为城市的信息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拥抱数字化,“信号盲区”成短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移动工作人员在象屿怡庭小区对车库内的信号基站进行日常维护 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 (下同)

沈老伯开车回小区时,老伴一般会先在自家楼栋前下车,他则把车开到地库,但老伴经常把东西落在车里,“我刚开进车库,她就打电话提醒我把东西带回家里,却怎么都联系不上。我经常开车去市区,在地下车库也不能用导航。”

地下车库失联问题是困扰很多居民的普遍性问题。比如,有居民反映,以前早高峰送孩子上学,由于地下车库信号弱不能提前扫码支付停车费,停车场的闸机口就会排起长队,很耽误时间。有的地下车库装了非机动车充电桩,方便居民安全充电,但地下车库信号不佳,居民只能扫了码跑到地面去找信号,付好费再跑回充电,来回折腾。

不少购买了智能汽车的居民,更是受到地下车库没有通信信号的问题困扰,诸多车载应用无法正常使用,明明是智能汽车却变“傻”了。

对小区管理方来说,地库信号失联也痛点不少。比如,怡庭小区的地下车库安装有水箱和一些监控设备,维修人员需要定期巡检、维护,但工人一进地库就失联,遇到一点问题就要跑上跑下,非常麻烦。如果出现什么状况,不能及时联系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地下车库空间通信信号盲区,不仅影响着居民的通信体验,还会带来各种安全隐患,已成为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短板。沈老伯所在的象屿社区分为一期象屿怡庭跟二期象屿欣苑2个小区,各有1个机动车库,共1000多个车位。“这几年住户越来越多,矛盾越来越突出。”

从2023年开始,“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我们从2023年开始为象屿社区解决地下车库信号问题,经过多方努力,2个地下车库实现了移动信号的全覆盖。”上海移动松江分公司网络部经理丁杰介绍说,目前,基于上海移动手机网络的各类应用,在该小区地下车库畅通无阻,比如,语音通话、手机上网、充电桩联网、车联网应用等。

目前,松江区已经实现了住宅小区地下车库信号全覆盖,有的车库还覆盖了5G网络,让居民在地下空间也能享受到媲美地面5G的上网极速感。

协调加科普,给居民吃“定心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移动工作人员在象屿怡庭小区对车库内的信号基站进行日常维护

很多市民反映地下车库信号差的问题,但运营商进场施工时也会遇到不少阻力。一些居民担心辐射伤害健康,反对在室内加装基站;物业担心进场施工不便管理……如何达成一致、推进工作?

“真正施工时间不长,但前期沟通、协调花了很长时间。”丁杰介绍说,上海移动与居委会、物业建立了联动机制,多次召开方案介绍及沟通协调会,并且走访相关业主开展答疑及科普宣传。沟通工作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打消居民的顾虑;二是尽可能减少施工给小区带来的影响。“我们会制作一些科普小册子到居民楼发放,对一些有疑虑的居民,点对点挨家挨户拜访,上门做好沟通解释。”

象屿怡庭与象屿欣苑两个小区所属的华屿居民区书记龚莲介绍说:“有的居民担心会产生额外的开销,我们会解释,不会动用小区的维修基金,不需要居民增加支出;有的居民害怕有辐射,我们就和移动的技术人员一起向居民科普,让居民对电磁辐射有更加科学、全面的认识。”其实,手机距离移动通信基站越近,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对通话者的电磁辐射量越低。“科普也讲究方法,讲标准讲数据往往没什么用,我们跟居民说,基站辐射远小于家用电器。又比如,楼顶上装的基站天线,发射信号主要是朝前方发射,对楼下的辐射反而较小。这么一说,很多居民就懂了。”

从施工上说,两个车库不连通,加上小区内部管孔资源有限,光缆资源的连通是整个建设过程中最大的难点。丁杰介绍:“没有办法利用已有管道铺设光缆,必须重新安装管道,实现两个小区的光缆连通,需要开挖地面道路。我们跟物业反复讨论,多轮修改方案,边挖边恢复,以最快速度完成施工。在施工区域设置警示牌,联合物业、社区志愿者到现场做巡查、提醒。另外,安装的天线等设备尽可能融入小区景观,外观小巧,不突兀。”

24小时对接,带动“解决一类事”

实际上,沈老伯所在的小区,过去地面信号也不太好。“我经常跟儿子打电话,打着打着就没信号了。”沈老伯说,现在老年人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看新闻、看视频、用社交软件,都需要网络保障。也有一些市民家里不装宽带,在家里也用手机上网,对住宅内的移动通信信号需求很大。

实事项目实施过程中,上海移动团队充分结合住宅内4G、5G信号优化需求,以“地下”带“地上”,实现小区内信号全覆盖,从“办好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落实网格化服务,安排专属网格经理与社区对接开展各项便民服务,最大程度解决数字时代的群众“急难愁”问题。

比如,为居民提供网络检测升速、套餐答疑解惑、业务快速办理等服务;在居委会的牵头下,定期开展“数字为老”服务讲座,指导社区老人使用智能手机;不定期开展反诈与网络安全宣传工作,开展防电信诈骗讲座活动,帮助居民提升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等。负责松江松南区域网格化服务的何明说,象屿社区的老年住户多。“老年人用网络最害怕被骗,他们收到一个链接就会来问我们,这个链接能不能点,里面的内容可不可信。我们也力求把服务做得再细一点,只要有通信方面的问题,我们24小时对接。”

运营商也各显神通,自我加压,推进住宅小区地下车库、地面住宅内的4G/5G协同移动网络及小区宽带的同步建设。比如,上海电信在解决车库信号覆盖问题时,还应用了智慧照明系统。在一些购物广场和商务楼宇的地下车库,灯随车动、车来灯亮、车走灯暗,雷达感应到有车过来时,前方灯光亮度上调,车辆通过后,后方灯光亮度自动降低,实现潮汐照明,节能效果也十分突出。

多方联动,办好实事

从“地库失联”到“信号满格”,松江象屿社区只是一个缩影。为了加快项目落地,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联合市通信管理局、市房屋管理局组建调研团队,深入施工一线调研项目进展情况;与各区组建工作专班,专项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难题;组织电信运营企业,对目标住宅小区现场查勘,并根据每个小区的特点,为每个小区量身定制施工方案,做到“一小区一方案”,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从而将实事做实、好事办好。

各区政府在推动实事项目过程中,也结合各区实际,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比如,强化区—街镇—社区联动,小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联动。街镇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协同运营商逐一开展点位检测和科普宣传。通过党组织搭建沟通平台,业委会、物业公司共同参与基站选址、电费支付等工作,将难事变为实事。

新民晚报原创稿件

记者:叶薇

编辑:龚紫珺 陈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