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作为中华民族的世纪工程,三峡工程在1994年正式开工,到今年12月14日走过整整30年。三峡工程的成功建成和运转,使许多代中国人开发和利用三峡资源的梦想变为现实,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日益走向繁荣强盛的典范。

三十而立。站在这个重要历史节点,回望三峡工程从筹备至今的非凡历程,再看三峡工程今天的巨大成就和效益;成功建设这样的“大国重器”,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三十而立,“立”了什么?

立制度自信。三峡工程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的典范。三峡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其建设和运行涉及的技术难度、资金规模、人力物力投入世所罕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通力合作,迅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大量资源,投入到三峡工程中;为给工程提供稳定可靠资金来源,全国人民合力缴纳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全国各地对口支援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上百万移民以实际行动支持三峡工程建设。

从决策到实施,三峡工程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高效的组织和动员能力。毫无疑问,我国政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我们要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立市场机制。在三峡工程之前,能源领域擅长用行政手段集中各方力量,完全依赖国家投资,采取大会战的形式搞大建设,著名的大庆油田就是这样建成的。在国家建设资金有限情况下,资金不足成为兴建三峡工程最大的问题。三峡开发总公司的诞生,开启了以市场化方式推进公共事业发展的探索之路。围绕三峡工程,一系列国家重大公共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也避免了过去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工期马拉松、投资无底洞”现象。

只靠政府投钱搞“示范”,这样的政策一定持久不了。在国家建设中,要坚持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分清政府该干什么,哪些事情可以依靠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发展活力。

立科技创新。突破水电技术“卡脖子”是三峡工程肩负的重大使命。20世纪90年代,我国水电事业仍在努力追赶国外先进水平。以三峡工程为牵引,我国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水电装备制造水平由30万千瓦向70万千瓦的历史性跨越,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我国又突破了世界最大容量百万千瓦水电机组技术,率先迈进全球水电“无人区”。

重大工程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目前,我国在一些关键行业、核心领域,依然面临“卡脖子”难题。可以考虑聚焦国家战略需要,通过相关重大工程建设,集中开展科技攻关和集成应用示范,以项目应用倒逼基础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与项目应用、成果转化融通发展,推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立综合效益。三峡工程虽然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但其首要任务并非发电,而是防洪,保一方安澜。三峡工程极大减轻了下游地区防洪压力,大幅降低了防汛风险和成本。同时,有效改善了川江航道通航条件,全方位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改善了中下游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条件。可以说,三峡工程既是效益巨大的水电工程,更是彪炳千秋的民生工程,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

重大工程是利国利民的长期工程,是国家发展依赖的关键基础设施,是拉动经济的重要抓手。在工程规划、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工程自身的发展,而要以“建好一个工程、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地人民”的理念,充分挖掘每一个重大工程的综合效益。

三峡工程的意义已远超工程本身。它不仅成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的典范,也成为中国人民强大凝聚力、创造力的象征。我们要不断总结三峡工程的建设运行成果和经验,继续挖掘三峡工程的巨大潜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多动力。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