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我国各大城市,似乎每个城市都有一个“某某八景”的说法。

这个城市八景,既是一座城市的历史积淀,也是人们对诗意生活的无限向往。但不知是否有人和我一样好奇,“八景”为什么不是“十景”或“十八景”?

一幅画,一首诗,究竟有什么魅力,千百年来,能一直住在我国人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阳八景 柏门珠沼

王又又 | 撰文

01/

城市八景”就是一个城市名片

河南的名片有哪些?

在社交媒体上你会看到很多河南文化符号,比如登封的嵩山少林、林州的太行红旗渠、新郑的黄帝故里……

这一张张形象具体的名片,组成他们心中一个温热厚重、有血有肉的河南。而这些名片,也是那些对河南不甚了解的人,认识河南的最佳捷径。

然而在过去,在媒体和信息都不甚发达的古代,一个人要通过哪种路径才能快速了解一个陌生城市?

不知你是否有发现,在我国,很多城市都有“八景”之说。

燕京八景、南京八景,就连香港,都有香港八景,年轻点的城市像深圳,也有深圳八景。

在河南十八地市中,至少有八个地级市,有自己的城市八景之说。上世纪初,法国曾发行过一版明信片,便是取材于郑州八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州八景 古塔晴云

而其余的十个城市,有的由于是新兴城市,有的由于过去行政区域划分与现代多有不同,虽目前还未明确确立城市八景,但在其行政管辖下的县级市或县区,却也有八景之说,例如永城、上蔡、唐河。

总之,大到帝都、魔都,小到州县山村,只要你在中国,哪里都有属于自己的城市八景。

我不禁要问了:为什么我国人那么情迷“八景”?十景、十三景就不中吗?

苏轼在《虔州八景诗并序》中曾对“八”的来历作出过解释:“如知夫八之出乎一也,则夫四海之外,诙诡诵怪,《禹贡》之所书,邹衍之所谈,相如之所赋,虽至千万,未有不一者也。”简言之,就是从多个角度,论证了“八”就是“一”的整体概念。

“八”,其实是道教语言,源于八卦,代表生生不息,周而复始。有个成语不是叫“四面八方”嘛,所以,八景,意为代表一座城的整体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我们说一个城市,很喜欢拿城市名片说事儿,在某种程度上,城市八景,在过去,就是一张城市名片。

02/

城市八景,

原来是文人的自我陶醉

今天我们熟悉的“八景”,很多都是从明清时期的县志或地方志上得来,经过组织官方认证,得到老百姓口口相传。

但要追踪溯源,“八景”的诞生完全就是士大夫阶层的文人墨客自我陶醉。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老庄避世的思想逐渐超越了汉代儒学思想,于是很多文人寄情山水。

南齐隆昌元年,沈约在东阳以“秋月、春风、衰草、落桐、夜鹤、晓鸿、朝市、山东”为题,做了一组诗。这便是著名的“东阳八咏”,开启了城市八景说的历史。

隋唐时期,一方面,李白、孟浩然等著名诗人对“春风”“秋月”等此类文化符号的赋诗推崇,强化了“东阳八咏”在雅文化圈的传播;另一方面,随着科举制的推行,士大夫阶层逐渐壮大,有能力欣赏山水的群体扩大,因而以风景、山水为主题的诗集得以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到了宋代,平民化社会到来,容纳公共游赏的风景场所成为八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八景的表现形式由过去的诗集变成了“诗+画”的组合,城市八景成型。

在我老家安阳,据说三角湖公园的壁画长廊中,曾还绘着安阳八景图。

而到了明清时期,地方文化逐渐由乡绅主导,集体意识蓬发,很多乡镇、村落开始主动进行八景的评定活动。

城市八景甚至上升到皇帝诏书的形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会在很多地方志中看到关于地方八景的介绍。

但清末民国时期,西方文化强势侵入,社会重实用。

而八景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表达方式被当时的学潮风气所批判,章学诚就曾在《修志十议》言:“夫修志者,示观美,将求其实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自信和地方集体意识再次蓬发,社会上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城市八景热。

历史八景的挖掘和新八景的评选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顶山 白龟山水库

如今平顶山人民熟知的“鹰城八景”,就是现代评选的产物。

1999年初,平顶山市社科联主办的《求索》杂志曾开展关于鹰城八景的讨论;

2000年3月,市炎黄文化研究会成立,把研究和论证八景文化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并在同年6月正式开展了研究和论证工作;

2002年6月6日,该研究会将八景研究成果向市领导作了正式汇报,在领导、专家和群众意见相结合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八景名单。

03/

昔日八景今何在

就目前所见,一个城市的“八景”,会包含自然景观、人文风景和日常生活情景。

而“城市八景”通常以诗+画的组合立体呈现。不过,也亏得有诗有画,我们如今才有瞻仰古人诗意生活的机会。

因为,经过岁月侵蚀,很多城市的八景早已不复存在,还有一些则几经变化修订,成为今天我们熟知的模样。

在河南,最为人熟知的八景,汴京八景算一个。从宋朝到今天,几经变更,单在明朝,就有两个版本。

明朝《明成化河南总志》一书曾对“汴京八景”有记载:“艮岳行云,夷山夕照,金梁晓月,资圣熏风,百岗冬雪,大河春浪,吹台秋雨,开宝晨钟。”

但明朝文豪李濂后来根据汴京风景的变迁,重新对八景做了描述:“繁台春晓,铁塔行云,金池过雨,州桥秋月,大河涛声,汴水秋风,隋堤烟柳,相国霜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汴京八景 繁台春色

而我们如今沿用的汴京八景,则是清朝的版本:铁塔行云,金池夜雨,州桥明月,梁园雪霁,繁台春色,汴水秋声,隋堤烟柳,相国霜钟。

而这八景中,有五个如今都不复存在了,其中一个,还闹了乌龙。

金池夜雨的金池,是指北宋四大皇家园林之一的金明池,因黄河淹没,已不存在;

州桥明月的州桥,是北宋时期城内横跨汴河、贯通皇城的一座石桥,遗址在今开封市中山路中段,明朝末年因水患桥被埋于地平面以下6米深处;

汴水秋声的汴水,是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其中一段,如今遗址仍埋在市中心的街道、楼房之下;

还有隋堤烟柳的隋堤,现在开车从开封去往商丘永城,你车下的路基,就是八景中的隋堤。

至于乌龙,梁园雪霁的梁园,其实位于商丘。只是开封历史上曾长期称大梁、汴梁,被很多人误解,以至于把梁园归在了开封。

当然,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距开封仅八十公里的省会城市郑州,城市八景也有相似的命运。其八景不论是古塔晴云还是圃田春草,不管是凤台荷香或是龙岗雪霁,今日,也只剩满目遗迹,让人唏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很多城市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注重八景的保护和着手复建城市八景。

而有些城市,由于是新兴城市,过去没有八景之说,则选择以发动群众评选城市八景的方式,圆自己的“八景”梦;或者,有的城市为了“八景”更贴切城市现貌,积极展开城市新八景的评选活动。

但无论如何,都不难看出,每个城市心中都有一个“八景”情结,不论八景在不在。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