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稻花鱼和稻谷双丰收,每亩稻田年均能收1000斤有机稻谷、300多斤生态田鱼,综合产值可达1.7万元!”日前,浙江青田愚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冠洪算了一笔账,“经过不断实践和改进,水稻和田鱼的产量大幅提高,稻鱼基地也从原先的50亩发展到如今的240亩。”
青田稻田养鱼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300多年。这种利用溪水灌溉,让鱼在稻田里自然生长的稻鱼共生系统,早在2005年就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农业文化遗产。
今年以来,青田县“稻鱼共生”项目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效的生态系统修复功能以及务实的增收致富效果,荣获“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计划优秀案例和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第二批典型案例等多项国内国际殊荣。
“关于‘稻鱼共生’项目,我们致力于实现它‘生态+富民’的‘双丰收’作用。”青田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充分发挥“稻鱼共生”在瓯江山水工程当中生态系统修复功能,另一方面则是依托“稻鱼共生”实现一田两用、一地双收,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据介绍,在青田,专家编制了全球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暂行办法》,成立全国首个稻鱼产业发展中心,出台生态补贴、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实施细则等惠农政策,每年专项安排财政预算用于原种保护、核心区建设、科研合作等,全面架构起稻鱼共生系统遗产保护的“四梁八柱”。
与此同时,青田县还以方山乡为核心保护区,编制了《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2016—2025年)》,对全县稻鱼共生产品实行统一规划基地、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种植标准、统一收购加工、统一品牌营销的“五统一”产供销模式,让稻鱼米价格从原来的每斤2至3元提高到每斤10元以上,形成了“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稻、万元钱”的共富产业,有效带动了10万农民就业致富。
目前,青田全县稻鱼共生系统面积达7.01万亩,总产值3.4亿元,农户亩均增收千元、累计增收超亿元;稻鱼米销售渠道铺至国内440多个城市、欧洲29个城市,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产业。
文章来源:源新闻·丽水日报 叶江 舒旭影 吴雨威
图片来源:青田发布
责任编辑:孙蓓蓓 编辑:柳梦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