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日我们团队一行从溜溜的康定城出发,沿着318国道(起点为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广场,终点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中尼友谊桥,全程5476公里)穿越海拔4298米“康巴第一关”——折多山,后转248国道穿过鸡丑山隧道(隧道洞口海拔4180米),进入九龙县地界——秘境九龙。位于横断山脉深邃褶皱里、被誉为“香格里拉”神秘传说的人间仙境,早已告别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年代,不过蓝天白云下的漫漫“天路”还是让我们深切地体会着“远”和“高”的含义。傍晚时分,我们到了九龙县府所在地呷尔镇,经过市民广场时,被穿着各色民族服装、手拉手转着圈跳舞的人群吸引住了。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广场舞,此地的广场舞称作锅庄舞。九龙县统战部毛部长骄傲地告诉我们:九龙的锅庄舞不是某个民族的专门舞蹈,而是藏汉彝等各族老百姓一起舞。现在到广场围成圆圈跳锅庄,是我们这里老百姓晚餐后必要的文娱加锻炼的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龙县呷尔镇广场雕塑 “团结之花”

在被高山环抱着的广场上踏着音乐节奏起舞的男男女女,阳光和幸福都在他们的脸上。呷尔镇是九龙县城的所在地,镇中央广场上是一尊极具动态感的藏、汉、彝少女手拉手跳锅庄的雕像,雕像底座用藏、汉、彝三种文字刻着“民族广场”,当地人则习惯称之为“团结之花”。三个少女手牵手舞动在一起的灵动形象,就是九龙藏汉彝三个主体民族相互融合的真实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龙县呷尔镇广场雕塑 “团结之花”

这就是甘孜九龙,一个被誉为“藏彝文化走廊缩影”的地方。

藏彝走廊不仅是地理概念,也是文化概念,伴随着人群迁徙和持续千年的物物贸易而出现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九龙位于横断山脉褶皱中藏彝走廊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被称为茶马古道最险峻的地带,历史上藏、汉、彝三个民族在此地交汇共同生活,于是九龙地界就具有了文化多元、族群共融的特征。九龙全县约6.4万人,藏、汉、彝是主体民族占人口的99%以上,彝族人口最多,占了40%多,其次藏族,再次汉族,当地人将藏汉彝人口(大致)各占三分之一的状况形象地比喻为“三锅庄”。在这里的“锅庄”不仅仅是锅庄舞,“三锅庄”是指当地藏族、汉族和彝族民众在历史、语言、社会、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和日常生活等多方面,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家人的社会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道248 进入九龙地界

藏汉彝融合的“三锅庄”

尽管九龙位于西南大香格里拉腹地、横断山脉深邃的褶皱之中,然而在这个人间仙境中不同民族之间互动融合却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与藏彝走廊相伴随的时间隧道带来了南北民族经济互动、文化沟通交流的机会,历史上彝族北上、汉族西进与藏族人在此交汇繁衍,而藏汉彝三个民族之间互相认可、接受乃至彼此融合就是历史性濡化的结果。因此,藏汉彝彼此相依存的“三锅庄”之喻,则包含着无限丰富的内容,触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民以食为天”,烟火对人类来说是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三锅庄”文化是康巴地区早期游牧群体用三块石头支撑埋锅造食取暖的遗俗。起初人们用三个石头支撑而成的“灶”,后来被特制石或金属的三足架来取代,作为生活的必须品置于帐篷或房子火塘中,就成为“三锅庄”了。如同内地的灶神信仰,火塘中的三锅庄是生活的中心有着多重意义,平时全家聚会、接待客人、歌舞娱乐以及祭祀祖先等都在锅庄旁进行。而围着“锅庄”(火塘)转圈唱歌跳舞,即为“跳锅庄”,逢年过节、婚庆迎客或其他喜庆之日,男女老少都会参与的歌舞,演变为今天老百姓在闲暇之际的娱乐活动“跳锅庄舞”。伴随着茶马贸易进入,“锅庄”又成为藏汉彝之间经济贸易交流的场所,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客栈、货栈、生意中介及娱乐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龙魁多镇伍里村一个岩洞曾是茶马古道古驿站,岩洞口的锅庄。

从上述简单的介绍可知,九龙地区“锅庄”文化的历史性和丰富性是与藏彝走廊多民族接触往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来自不同地区承载不同的文化人群聚到一起,相互交流碰撞促成了从多元到一体的生活样态。我们得以在九龙看到“锅庄”多重功能的共享性---日常生活、经济往来、信仰仪式与娱乐活动,不断地酝酿出不同族群之间互为彼此的黏合剂。“三锅庄”在日常生活中平凡而不可或缺、用三足支撑起的一个稳定结构,以此来喻意藏汉彝三个民族之间交汇融合、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与文化样态是再恰当不过了。

“三锅庄”式的多元融合的生活习惯早已经成为九龙人的日常。九龙的汉族学会了当地的土语、山歌以及跳锅庄,藏族人和彝族人会讲西南官话。这种融合非常明显地体现在饮食习惯上,如汉人在火塘的三锅庄上烘烤的玉米面馍馍,喝酥油茶、奶茶,吃糌粑、酸菜面块,制作并饮用青稞酒等。藏族学会修灶台做饭,用手推石磨磨豆花、熬麻糖、煮烧酒等,学会了吃炒菜、做面食。在九龙人的餐桌上,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民族融合餐——藏家酥油茶、手抓牦牛肉,客家石磨豆花、各种面食,彝家坨坨肉、灌肠等。彝族的特色美食坨坨肉会出现在藏族人家,彝族人家和汉族人家早餐也会吃糌粑、打酥油茶,饺子、蒸包子、馒头都会出现在藏族人家和彝族人家的餐桌上,无论去到哪家,一日三餐都会有不同民族的饮食,我们团队惊喜地发现,在九龙可以吃到跟北方一样的发面大包子。这里过年过节更是不分彼此大家一起热闹开心,如彝族年、藏历年和汉族农历年,还有端午节、中秋节、火把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大家手拉手转着圈跳锅庄舞,伴奏有藏族音乐、彝族乐曲和汉族歌曲,每种乐曲中都包含多元的民族文化元素。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加入跳锅庄的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龙三锅庄土菜馆的团结餐大拼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龙三锅庄土菜馆的团结餐大拼盘

到了九龙地界,街上的餐馆不少是以锅庄命名,而土菜馆品尝到了当地有名的藏族、汉族、彝族相融合的民族团结餐。九龙县城所在的呷尔镇有家“三锅庄土菜馆”,是藏族支系普米人开的新式藏餐为主的餐厅,招牌菜是“团结餐大拼盘”,大大的竹编托盘上摆放着藏族、汉族、彝族的特色菜品、肉食、面食,汉族的红油辣椒、彝族的酸辣蘸碟、藏族的青椒剁椒碟,三种不同口味、颜色鲜艳的蘸料围绕中心摆放。

在穿衣方面同样也是不分彼此,每天在雪洼龙镇耳朵村党群服务中心跳锅庄的村民们,穿着不同民族的服装。有意思的是,穿藏装的未必是藏族人,穿彝装的未必是彝族人,村里的汉族人往往会备有一套藏族或彝族的服装。这就意味着,在九龙难以通过不同的服装来辨识民族身份,每个人都同属中华民族大家庭,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真实写照。

水乳交融的团结家庭

在九龙“三锅庄”的多元融合还体现在藏汉彝之间打破族群界限结成秦晋之好,通婚后家家户户都是亲戚。我们团队在九龙遇到的人,有不少是出自被称为“团结家庭”的背景。华丘寺确伍泽仁活佛的高祖是湖广填四川过来的张姓汉人,爷爷辈与藏族家庭结亲。呷尔镇华丘村王老的表家庭更是藏汉彝多族融合的体现:奶奶是木雅藏人,爷爷是遂宁汉族人,母亲是云南西蕃,妻子是汉族人,大女婿是汉族,二女婿是藏族,三女婿是彝族。

走廊地带的特点就是南来北往各路民族迁移汇聚,加上九龙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九龙河由北向南流贯通全境,沿岸土质肥沃宜于农业生产。九龙地区的藏族人有木雅、尼汝、普米、尔苏、勒通五个支系,从元朝开始就有陕西商人来九龙经商,明清以后来自不同地区的汉族移民迁入九龙,自称“诺苏”的彝族人则从凉山移入九龙。在前现代横断山脉生活的艰苦是可想而知的,需要的是互助相帮。以藏族、汉族、彝族为主体的多民族长期共同生活一起,打破彼此界限相互包容接纳并欣赏,通过通婚结成亲缘关系。如早期来到藏彝走廊的陕西商贾中,部分人到藏民家做上门女婿,现今汤古镇、呷尔镇等地有不少人是“老陕”与藏民婚配的后裔,有的随汉姓改汉名,有的既有藏名又有汉名。

藏汉彝三族民众通过结成秦晋之好的关系,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落实在生命共同体之中,这在九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九龙县不同民族通婚家庭2326户,占全县总户数的十分之一以上。如以藏汉彝三个民族为主体的雪洼龙镇耳朵村,共有居民1268人,有29户团结家庭。在九龙地界任何一对跨族群的佳偶就是一段以彼此人生相交付的姻缘,情感上相互亲近、生活上相互融入,让我们从生活世界中深切地感受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种社会事实。以五族之家传为佳话的王友珍老人,最喜欢的一首歌曲是《一个妈妈女儿》,这首在九龙广泛传唱的歌曲,传达了各族人民之间水乳交融之情及其对伟大祖国的深切热爱。

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女儿

她们的妈妈叫光明叫光明

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女儿

她们的妈妈叫光明叫光明

啊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女儿

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女儿

她们的妈妈叫光明叫光明

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女儿

她们的妈妈叫光明叫光明

啊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女儿

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九龙出山,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梦

费孝通先生指出,藏彝走廊是中华民族全局棋盘中的一个“棋子”,不同族群的人你来我去,我来你去,互惠互利,形成一个多元文化共生的格局。各民族共生格局是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原动力,历史上行走在走廊地带熙熙攘攘求生计者的商贸活动打破了地理隔绝和“汉不入番,番不入汉”的族群壁垒,带动了文化的流动,从而串联起不同民族形成多民族共存共生的共同体。九龙是南方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重要的一段,历史上穿梭在这条走廊商道上的马帮---背夫、赶马人、骡马等,在横断山脉深山悬崖间长途跋涉、野外风餐露宿,成就了各地所需的茶、盐、布、马匹和农副土特产品交易。九龙乌拉溪镇的名字源自藏语,意思是茶马互市歇脚的地方。目前在九龙魁多镇的山崖间,还完整地保存着六个古驿站遗址。我们团队此行在魁多镇里伍村见到了一个位于山边的古驿站遗址。所谓“驿站”不是有灶有炕有热水的房子,而是自然生成的岩洞,走进岩洞里面有一个长长的岩石板,据说是马帮领队休息的地方,岩洞口有一个锅庄,显然是马帮兄弟们起火煮饭取暖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彝走廊·秘境九龙”

大自然的造化让九龙有人间仙境之誉,但由于大雪山脉主峰——蜀山之王贡嘎山(海拔7556米)纵贯全境,地势北高南低,起伏大高差悬殊异常,横断山路难行就是此地的真实描述。截止1971年县境内没有一条公路,物资运输还是全靠马驮人背。直到1997年九龙县汽车站有了公交车,最近二十几年大量的基础建设工程进入了雪域高原。到2023年底九龙县公路通车里程为1022.05公里,其中国道158.846公里,省道29.209公里,县道256.061公里,乡道267.944公里,村道309.99公里。一条条神奇的天路铺进了高山峡谷之间,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山外之地,也不再遥远,“藏彝走廊·秘境九龙”的自然风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探秘者前来,以前不为外界所知的各种物产资源与全国各地的市场连结起来。

九龙是整个青藏高原唯一有记载的茶产地,早在唐宋时期就有种茶制茶的历史,清雍正年间九龙的茶叶作为贡品送入皇宫,被称为“雪域贡品”。全国乃至全球海拔最高的古茶树产区就位于雅砻江岸的魁多镇,这里的平均海拔2500米。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的绒巴茶,意为“农区的茶”,魁多人就把茶树敬为仙山瑞草,一代又一代人以敬畏之心种茶制茶。过去魁多镇男子外出跑马帮,从而形成了女性传承制茶工艺的传统。九龙绒巴茶技艺的第八代传人泽翁拉姆从嫁入婆家开始学习制茶至今已近30年,现在她已经将制茶的技艺传给了儿媳。在九龙地界,彝族人、藏族人和汉族人每天早上喝的酥油茶里面放的就是绒巴茶,不仅如此,当地建起了非遗工坊,藏汉彝三族老百姓逐渐掌握了制茶技艺,家家户户都参与到绒巴茶的生产制作中。同时,伴随着对外交通越来越便利,雪域高原种植高山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得到新的开发利用,在种植原古茶树基础上引进了福建的紫牡丹、云南的小叶种、西湖的龙井茶等,打造了云上天乡茶山景区,建成了省级三星农业产业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杭州西湖区对口支援九龙,借鉴西湖龙井成熟的经验,开拓九龙茶产业市场。2021年7月,西湖区九曲红梅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包兴伟来到九龙,按照九曲红梅的制作技艺,教授当地人制作红茶的每一道工序,制成了绒巴红茶。与普通丘陵地带出产的“高山茶”相比,雪域高原茶可谓天上馈赠人间的极品。2023年,在全国红茶斗茶大赛中,“九龙天乡红茶”“绒巴雪域红茶”获得了金奖,绒巴红茶“出山”已经不是梦了。正如魁多镇秦书记所言,在九龙“一片‘茶叶’已变成了一个‘茶业’,成为当地农牧民群众手中增收致富的‘金叶’”。全镇各族人民以茶产业结成了经济共同体,走向共同富裕。同时,九龙的雪域高原茶已经跻身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九龙茶出山”不仅已经成为事实,而且有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魁多镇里伍村海拔2808米高山上的一棵老茶树,被公认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茶树”

今天的乌拉溪镇是高原地区有着世外桃源美景瓜果飘香之地,然而十年前由于处于大山深处老百姓生活在相对闭塞的状态,受困于交通不便,出门做事依然靠着人背马驼。乌拉溪镇作为非典型高原乡镇,藏、汉、彝为主体民族,民众的生计主要是靠种植玉米和洋芋(土豆),由于缺少增收的产业,而高原大量优质的物产难以销售出去,当时农牧家庭人均纯收入不到3000元,直到2015年全镇还有大量贫困人口。走共同富裕的路,修路在雪域高原更为重要。从2011年开始地方政府筹措各种资源在高原修路,2012年开始,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对九龙县的定点帮扶,最初也是从修路起。

乌拉溪镇的河坝村是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帮扶的重点村,镇政府和中石油驻村干部充分利用当地良好的气候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找到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路径,引进水果品种(桃子、李子、草莓、樱桃、阳光玫瑰葡萄等)、邀请水果种植专家传授种植技艺,河坝村在以前种玉米的山坡地上发展乌拉溪自己的“百果园”。目前河坝村以蔬菜、小杂水果种植和生猪规模化养殖为主,种植小杂水果500余亩(其中草莓种植面积达32亩,草莓采摘园3个,每亩产量1000市斤左右,亩产值1万元,种植户户均收入提高2万元),核桃1000余亩,蔬菜100余亩,花椒300亩,户均增收2000元。同时为了实现土地经济效益最大化,土豆、大豆种植与草莓等小杂水果和蔬菜进行套种。有了通到村里的公路,河坝村的百果园、自驾游观光和乡居民宿餐饮有机地衔接在一起,河坝村在中石油资金支持下,建设包括桃园栈道、村道压纹路、生态停车场、巴士服务站、游泳池等在内的“秘境·桃源”3A农旅休闲景区。一年四季都有大自然的美景和美味吸引着山外的游客来到乌拉溪镇,桃花吐艳的季节、草莓、桃子和葡萄成熟的时候,从本县以及外县和外地的游客都会来这里赏景、采摘与留宿,从而发展出高原上的假日经济。

大自然的馈赠在里伍村、在河坝村、在九龙县的村村寨寨盘活了,外面的人走进大山,亲临雪域高原的人间仙境,高原上出产的纯有机物产走出大山,九龙还有很多宝贝在此无法一一展现,如悠闲自然环境中长大的牦牛和极品的高山花椒。远在天边的高原经济发展和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一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乌拉溪镇民众用“杜鹃花、格桑花、索玛花、宝石花”代表藏、汉、彝和石油人,来比喻藏彝走廊褶皱里所绽放出的民族团结之花,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正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缩影。

作者简介:蒋潞杨,云南民族大学讲师,复旦大学民族研究院暨国家四部委铸牢研究基地兼职研究人员;范丽珠,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民族研究院暨国家四部委铸牢研究基地副主任;陈纳,现任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复旦大学民族研究院暨国家四部委铸牢研究基地专家。

本课题为复旦大学民族研究院暨国家四部委铸牢研究基地的调研项目,调研活动受到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理论及其国际视野”(项目批准号:23VMZ001)的支持,同时感谢四川省甘孜州组织部组织协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