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时节,位于鱼台县王鲁镇王鲁新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蓝莓标准化种植基地里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放眼望去,1.5万盆盆栽蓝莓整齐摆放,场面壮观,凑近细看,叶片翠绿油亮,簇簇白色小花点缀其间,十分娇俏可爱。
“蓝莓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能采摘了,比普通蓝莓提前三四个月成熟。正好赶上春节期间错季上市,肯定能卖上好价钱!”王鲁新村党支部书记、基地负责人王启龙开心地说。
为何蓝莓能提前三四个月成熟呢?秘密就藏在每个蓝莓盆里。
记者看到,不同于以往的露天种植,基地内的蓝莓采用盆栽的方式离土种植。整个大棚配备了智能化滴灌、喷灌系统和温度、湿度控制系统,通过精准调控,确保每一棵蓝莓都能得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王鲁新村党支部书记王启龙正在查看蓝莓长势。
“这是我们引进‘5G’物联网技术后的成果。”王启龙介绍说,基地通过计算机采集基质培养料的各项数据,可以对每一株蓝莓进行精准调控,盆栽蓝莓被智能水肥系统连接起来,遍布大棚的10余个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温度、湿度、水肥补给进度等数据。
过去,王启龙采用传统地栽种植方式种蓝莓,几十亩蓝莓,光施肥就要几十个人。蓝莓同时成熟,只有一个月的采摘期,而集中上市销售又是个难题。
为破解这些棘手的问题,王启龙到很多地方考察学习,越发坚定了心中的想法:“发展农业,没有智能化是不行的。”但他也知道,仅靠单打独斗行不通。他将自己的想法反映到镇里,得到的反馈,让他悬着的心定了下来——他的想法与镇里大力推进智慧农业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
盆栽蓝莓被智能水肥系统连接起来。
作为一个产业特色鲜明的农业大镇,王鲁镇将探索数字化高效农业发展模式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
就是在这样的契机下,王鲁新村搭上了数字乡村建设的“顺风车”——通过“山东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打造蓝莓标准化种植基地。
王启龙算了一笔账,传统露天种植蓝莓需要至少两年才能获得收益,但蓝莓标准化种植基地里的蓝莓只需一年就能达到丰产,技术上的精准调控也让蓝莓的品质大大提升,从成本、果价等因素考虑,有了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加持,每亩蓝莓收益提升超3万元。
在蓝莓行间种植西红柿。
“今年是第二年采用这种模式,目前两个智能大棚种植了3万盆蓝莓。为了效益最大化,我们还在蓝莓行间种植了7000株西红柿,元旦前就能上市。”因为这两年尝到了甜头,现在,王启龙成了镇里智慧农业的“代言人”,“按照目前的价格,‘5G’蓝莓上市大果的价格每斤180元、普通果子每斤120元,效益非常好。”
如今,在王鲁镇,像标准化蓝莓基地这样披上“数智新衣”的种植基地、家庭农场、数字车间越来越多,像王鲁新村这样走上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王鲁镇积极推动农村互联网建设,目前全镇‘5G’网络信号全覆盖,为数字化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王鲁镇副镇长郭飞说,数字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当地绿色稻米、生态小龙虾和食用菌毛木耳三大特色产业中。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张超 通讯员 赵诗影 张惠亚 张子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