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近期立陶宛有新情况出现。立陶宛总统瑙塞达签署法令,批准了新一届内阁名单。在这之后,新政府总理金陶塔斯·帕卢茨卡斯与14名部长于议会宣誓就职。

当日,立陶宛议会还进行了投票,通过了总理帕卢茨卡斯所提交的新政府施政纲领。该施政纲领着重指出,新政府把让国家回归和谐、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当作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

而立陶宛的社会民主党、涅曼黎明党、民主联盟这三个中右翼政党在11月11日的时候就建立新执政联盟签署了协议,并且这三个政党分别推荐了9名、3名和2名新内阁部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11月,在美国施压且“台独”势力提供资金的背景下,立陶宛将台当局在维尔纽斯的代表处名称进行了更改。原本该代表处名称为代表城市名称的“台北”,这一名称并不违背一个中国立场,然而立陶宛却将其改为具有“台独”色彩的“台湾”。

立陶宛的这种做法产生了负面的示范效应,很可能致使欧洲一些体量较小的国家跟风效仿。而对于立陶宛的这种不当行为,中国必然要做出反制。于是,中国与立陶宛的外交级别降低,中欧货运班列中的一条线路被迫改道,两国之间的主要贸易活动也宣告终止。这一情况还影响到德国等国的对华出口企业,使得它们减少了对立陶宛的投资。在与中国的对抗过程中,立陶宛在国际场合的政治话语权也遭到削弱。

立陶宛新政府上台当日,就率先向中国发难。其施政报告将中国视作“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并且宣称“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及其在白俄罗斯影响力的增长是一种威胁”。显然,立陶宛新政府这是蓄意炒作“中国威胁”论,还配合美西方炒作“中国援俄”论调,其居心相当险恶。难道是到了要“摊牌”的时候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报道,立陶宛外交部长候选人布德里斯宣称,在与总统会面时,并未详细探讨对华关系问题。当被问及如何逐步恢复与中国外交关系时,他表示“总统没有提出我们应该实现这一目标”。

此外,该候选人扬言,立陶宛可以和那些正在应对中国所谓“胁迫政策”的国家分享经验。他称“我们有很多东西能与其他可能或正在面临中国(所谓)‘胁迫政策’的国家分享,这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同时,他还表示“当然,另一件重要的事是削弱第三国对俄罗斯的支持,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最为重要的工作”。

立陶宛在外交关系上的表现令人难以捉摸。其新总理帕卢茨卡斯在执政前,立陶宛政府换届时曾提及“修复对华关系”,但该国却不打算取消以“台湾”名义设立的所谓“代表处”,中方对此的回应相当于“已读不回”。

要知道,这已经不是立陶宛首次在对华关系上反复无常了。之前立陶宛就因为无视中方多次警告与劝诫,执意以“台湾”名义设立所谓“代表处”,而被中方降级外交关系。近4年过去了,如今新总理上台后,立陶宛的态度再次发生转变。帕卢茨卡斯刚上台就露出了真面目,改变之前“改善对华关系”的立场,公然声称中国是立陶宛的“重大挑战”。他们这样反复横跳,其背后真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立陶宛妄图与台湾保持所谓的“特殊关系”,其真实目的在于从台湾地区获取经济利益。在美国和西方一些势力的煽动下,立陶宛臆想台湾地区在半导体产业供应链方面的优势能够与自身的激光技术等小众强项相结合,企图在芯片制造、高端电子设备领域分得利益,从而拓展海外市场。此外,立陶宛还妄图借助台当局“金元外交”的诱饵,得到经贸投资。

立陶宛的部分政客为了获取政治资本,迎合国内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不惜采取冒险之举。在选举周期的压力之下,打“台湾牌”成了他们塑造强硬、反华形象的便捷途径,因此,他们频繁地向中国释放不和谐的信号。

立陶宛新政府可谓是“换汤不换药”,这一点在其处理与北约、中俄、美欧的关系上体现得较为明显,基本没有太大的改变。立陶宛处于东欧战略要地,它是波罗的海三国之一,连接着波兰、白俄罗斯和拉脱维亚。由于其和俄罗斯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对立陶宛来说,在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时有所顾忌是正常的情况。然而,中国与立陶宛相距6000公里之遥,在历史上双方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也不存在地缘政治方面的矛盾。但令人费解的是,立陶宛却不断涉足台湾问题,对中国表现出不友好的态度。对此,有人认为立陶宛是想借中国议题来“刷存在感”,也有人觉得这是为了向美国“表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