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6月,由于滇西局势紧张,第54军奉命由广西调防云南。不久,该军军长陈烈不幸染病逝世。
第54军由第14师为基干扩编而成,是“土木系”仅次于第18军的主力部队。为了防止第54军被何应钦系统的人吞并,陈诚当即找到蒋,推荐了黄维接任该军军长。
以黄维的资历来讲,并不在杜聿明、宋希濂之下,他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步兵科,自陈诚担任第21师师长起便追随陈诚。1929年6月,陈诚担任第11师师长,并以此为基础扩编第18军,黄维相继担任第11师的第四任师长,第18军第的三任军长,因此成了接任54军军长的不二人选。
上任伊始,黄维即下到连队视察。当时,士兵们正在开饭,以班为单位围坐在宿舍门前的空地上。
黄维素有“爱兵如子”的美誉,对底层士兵的生活非常关心,于是便让司务长多拿一副碗筷,他要亲自尝一尝士兵们的饭菜。
司务长有点为难,但是不得不照做,就从军官小灶上盛了一碗米饭给黄维。
黄维接过米饭,来到一个班围坐的士兵旁边,跟其他人一样蹲在地上用餐,中间是一盆还在冒着热气的开水,上面飘着些许葱花和切碎的红辣椒。
黄维很纳闷,就问司务长这是什么,司务长说这是菜,黄维听够顿时勃然大怒,他又看了旁边士兵的米饭,发现自己碗里的米饭要比士兵碗里的米饭白一些,米粒也整齐一些,立马察觉到了端倪,就跟旁边的士兵换了一碗。
黄维试着吃了第一口米饭,顿时感觉像豆腐渣一样,不用嚼就散了,同时伴随着一股霉味,令人难以下咽,第二口饭送到嘴里几乎把他的牙硌掉,吐出来才发现是一颗与饭粒同等大小的白色石子。
接着,他用筷子翻了翻碗里的饭,发现不仅白色石子很多,而且还有黑色的鼠粪,随后又尝了尝那盆菜,既辣又咸。
看到这种情况,黄维不由得放下碗筷,向士兵们行了一个军礼,说道:“弟兄们,我这个当军长的对不起你们啊!”
随后,黄维立刻赶回军部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不禁大发雷霆:“大敌当前,让士兵们吃不饱,良心何在?是谁借口抗日战争战时期物力维艰的?克扣士兵,不惩办怎么行?今天我打个招呼,明天就开始查,查到哪个克扣粮饷,我要毙了他。”
散会后,第54军副军长傅正模跑来安慰黄维。傅正模是黄维黄埔一期的同学,抗战初期曾在75军预备第四师担任中将师长,75军属于陈诚的土木系。虽不及黄维早年便跟随陈诚,但傅正模也深受陈诚信任,不然也不会让他担任第54军的副军长。
傅正模劝黄维不要想太多,底层军官克扣粮饷的问题并不是只有第54军才存在,其他部队也很普遍。
不过,黄维却坚持要给士兵增加待遇,并提出在士兵每天26两(当时的一斤为16两)粮食定量的基础上再增加2两。
傅正模听后大吃一惊,赶紧劝黄维不要这么做,因为当时是军需独立,部队长无权支配军需。
黄维不以为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并把一袋掺了沙石的发霉军粮寄到了军政部,控告兵站的贪污现象。
第二天,黄维便命令军需处以每人每天26两粮食的定量标准执行到每个连队。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第54军调防云南后,还有一个人对第54军虎视眈眈,他就是第9集团军总司令关麟征。当时,第54军划归第9集团军建制。
关麟征其实也是从第11师出来的老人,陈诚当师长时,他先后在11师担任团长、旅长。不过,他为人傲慢,对老上司陈诚极为不屑。因为陈诚身材较矮小,所以关麟征常在背地里说:“一个小孩子嘛,当童子军团长还可以,怎么能当师长呢?”
陈诚得知后,自然容不下关麟征,于是将他排挤出第11师。关麟征愤然离开第11师,并投靠了陈诚的对头冤家何应钦,被任命为第三师副师长,至此与陈诚势不两立。
黄维与关麟征在第11师共事时,两人的私交还不错。不过,在各事其主后,两人的交情便告吹了,形成了敌对关系。
当第54军划归第9集团军指挥时,关麟征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报复陈诚的机会,就想着怎么吞并第54军。不过,他并没权力擅自撤换军师长。
黄维个性倔强,办事一板一眼,而且嫉恶如仇,既不容投机取巧,也不容别人的过失,这就难免得罪人,使人心怀怨恨。关麟征深知这一点,便利用第54军干部去集团军司令部办事之际进行挑拨离间。
不过,第54军的师团长都是黄维担任18军军长时的老部下,根本不吃关麟征那一套,并将关麟征的话一五一十地转述给了黄维。
黄维勃然大怒,气冲冲地跑到关麟征的办公室,指责关麟征在背后挑拨离间,关麟征矢口否认,两人不欢而散。
关麟征发誓要搞倒黄维,于是便千方百计地收集黄维的罪证,甚至收买第54军的中下级军官,仍然找不到半点破绽,一时也无可奈何。
不久,关麟征到重庆开会,偶然听到军政部的官员们在议论关于黄维的事情。原来,黄维把一袋掺了沙石的发霉军粮寄到了军政部,控告兵站的贪污现象。
关麟征听了,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马上去见何应钦。
关麟征对何应钦说:“敬公啊,那黄维是陈小鬼的心腹,他用小袋装米寄到军政部,是项庄舞剑,明的是告兵站,实际上是使敬公您难堪啊!”
何应钦已知道黄维擅自给士兵多发口粮的事情,认为是破坏他搞的军需独立的策略,很是不满,现在又听到关麟征这么一说,不禁勃然大怒,随即命军需署派员到第54军检查军需账目。
军需署派出的几名军需官来到第54军后,他们自诩钦差大臣,本以为黄维能尽地主之谊,没想到却受到了冷遇。黄维直接带他们下连队吃了一顿士兵饭。
如此这般,他们回到重庆后能说黄维的好话吗?
黄维气恨难消,又发了一封语多激愤的电报给何应钦。电报发出后不久,何应钦便来到了昆明。
第54军的师团长们就劝黄维,趁着这个机会多跟何应钦解释,以消除误会,但是黄维不以为然。
一见面,何应钦就开始兴师问罪,指责黄维破坏军需独立,擅自给增加部队给养,扰乱了军委会的既定方针。
黄维面对指责,毫不惧色,反倒邀请何应钦亲自下连队视察士兵们的待遇情况。
何应钦脸都气白了,但还是强装镇定,黄维继续说道:“部下认为眼下真正影响抗日的有二,一、士兵无饱饭可吃,严重影响战斗力;二、某些人不顾大局,企图吞并别人的部队。”
黄维在气愤之下,直接把关麟征的名字点了出来。何应钦气得直接把黄维赶了出去,黄维拂袖而去,两人之间的谈话不欢而散。
回到重庆后,何应钦马上给蒋打报告,列举了黄维破坏军需独立、公积金不报不缴等各项罪名。
蒋素知何应钦与陈诚的矛盾,也深知黄维的为人,但是又不能不给何面子,只能牺牲掉黄维,于是作出批示:可调本部军委会高参。
就这样,黄维从第54军军长的位置调到了军委会担任中将高参。黄维心里感觉委屈,没有前去赴任,转而带着妻儿回老家江西贵溪闲住。
黄维被调离后,关麟征派亲信张耀明去54军任军长。张耀明是关麟征的陕西老乡,且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同学,私交极好。
第54军的中上级军官都是出自土木系,哪里能容忍一个外来户来担任他们的军长。于是,副军长傅正模写了控诉关麟征的状子,54军的全体军官都在上面签了字,吓得张耀明不敢去上任了。
这件事情最后闹到了蒋那里。蒋为了平息事态,下令将第54军划出第9集团军序列,并让第18军军长方天接任军长,划归霍揆彰的第二十集团军指挥,算是对陈诚的安抚。
此后,陈诚与关麟征水火不容,一见面就要大吵一番。到了1944年,陈诚接任了何应钦的军政部长一职,关麟征的好日子算是到家了。
抗战胜利后,陈诚担任了参谋总长,掌握军队大权,关麟征再未实际指挥过部队,被打发到中央军校担任校长。
1948年8月,关麟征调任陆军副总司令,同时兼任中央军校校长。这年年底,关麟征原本要被蒋任命为陆军总司令,国防部却以“溪口电话手令遗失”为由,让关麟征未能成功上任。
李宗仁出任代总统后,关麟征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此时局势已经不可逆转。同年秋,关麟征,辞去陆军总司令一职,携家人乘飞机前往香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