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从多个方面作出部署,释放出创新驱动发展的鲜明信号。
作为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山东要实现“走在前、挑大梁”,科技创新必须率先“走在前、挑大梁”。从近些年的发展看,山东科技创新展现出鲜明“气质”: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4位,R&D经费投入总量迈上2000亿元新台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1.35%,聚焦重点产业精准布局110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超算互联、画质芯片等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在此背景下,山东经济发展呈现出由“量”到“质”、由“形”到“势”的根本性转变。
山东水泊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邵鲁文 摄
这一过程中,青岛作为“强龙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青岛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15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00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分别占全省的43%和36%;产研结合持续深入,全球首款8K全色激光电视产品,全球首列商用碳纤维地铁列车等重要产业创新成果相继诞生……在青岛,科技创新如同一颗裂变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不断拔节生长,解码青岛发展的“关键之钥”可见:
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紧握科技创新“金钥匙”。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唯有向源头深处探,才能不断激活创新的一池春水。目前,青岛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家,省重点实验室70家,市重点实验室279家,一个接续联动、梯次衔接的三级实验室体系,已在青岛初步成形。这些高能级科创平台是创新资源耦合互动的集聚地,是颠覆性成果诞生的“高产区”:在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成功下线,实现高速磁浮领域重大突破;在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稻品种与配套技术在国际上遥遥领先;在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轨道交通高性能锂离子电容器卡脖子技术”成果实现量产,制备出的锂离子电容器单体循环寿命居世界领先水平。
在山东青岛拍摄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开辟产业新赛道,远谋高质量发展“未来式”。在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上,前瞻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为未来城市抢占战略制高点比拼的关键。如今,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一批新兴产业加快蓄能成势,在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青岛凭借扎实的“功底”占据两席。此外,集成电路产业已经成为青岛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极,目前已形成了西海岸、崂山、城阳、胶州、即墨的“一核四极”协同发展格局,建立起涵盖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等全产业链条,青岛集成电路产业园已吸引超200亿的基金落地,仅今年新设基金规模就超过140亿元。2024年,青岛大力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细化了8个产业的突破方向、区域布局和能够催生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同时围绕8个产业系统梳理了支撑发展的25家青岛本地链主企业、160个重点科研平台和64个重点项目。
加快创新型人才培育,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如果说科技创新是“硬骨头”,那么人才就是“铁嘴钢牙”。截至今年8月,青岛吸引集聚各类人才11.95万人,同比增长4.48%,其中青年人才5.05万人,同比增长7.2%;青岛拥有国家级领军人才678人,山东省泰山系列人才1401人,均居全省首位。青岛还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最佳引才城市”以及“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前十,连续两年位列《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全国第11位。“高地”需要“高人”,青岛正全力争创济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聚焦海洋、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建好用好重大创新载体,推进人才集聚行动计划,打造成为各类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
近年来,青岛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锚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强市目标,青岛明确提出,争取到2028年,城市创新资源集聚力、产业创新策源力、创新人才吸引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大幅跃升,五个重点指标力争实现“翻一番”。
可以说,创新浪潮翻涌之时,是发展动能加速转动之际。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牵引,为青岛乃至山东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掀起了齐鲁大地日益勃兴的创新浪潮。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评论员 石冰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