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局刑警队来了名牌大学法医毕业生

1991年7月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法医学系的王存友毅然决然选择回到家乡的刑警队工作,而彼时的胶南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也亟需专业刑事科学技术人才的支撑。

“因为怀揣警察梦,当时在上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我就选了法医学,毕业后也如愿成为了一名刑警。”王存友告诉记者,来到胶南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后,当时的领导对其寄予厚望。“领导们希望我们法医在案件的侦破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快更准确地找出犯罪嫌疑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存友正在检测相关检材。

工作后的王存友出现在各类案发现场,无论是交通肇事逃逸案、盗窃案还是命案,领导都点名让他去。“忙完现场勘查,还要做痕迹鉴定、伤情鉴定,有时还要做毒物鉴定,经常几天几夜回不了家。”王存友说,当案子破获、犯罪嫌疑人被绳之以法后,心中无比畅快。

“法医的工作会影响破案的方向,那时我就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中仔细再仔细,不放过任何一处进入视野的痕迹,因为我们一丝一毫的疏忽可能会让犯罪分子逃之夭夭。”王存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上山下海、严寒酷暑不足惧

案发现场随机性很强,有时是在室内,有时是在荒无人烟的山岭,也有时是在海里和河边。案发时间也是存在不确定性,有时是在深夜,有时又是在凌晨,有在寒冬腊月,也有在三伏天。但,无论何时何地,一旦接警,法医都必须第一时间到场。

“我印象深刻的一次还是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在我们辖区一条河的河边发生一起恶性案件。”王存友告诉记者,当时勘查现场发现有明显的打斗痕迹,现场痕迹踩踏破坏严重,受害人倒在河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存友和战友正在案发现场采集信息。(资料照片)

“岸边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由于当时天气非常冷,我们现场侦查员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到冰冷的河中,认为犯罪嫌疑人穿河逃跑的可能性不大,当时我为了保险起见,决定到河里去勘查,结果在一截探入河中的干枯树枝上提取到了关键的物证,最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王存友告诉记者,当时心情瞬间激动起来,站在冰冷的河水中都不觉得冷了。

许多年前暗室里冲洗黑白照片满头大汗、夏天腐败的尸臭味三层口罩都遮挡不住、大雪中勘查现场提取证物双手冻得直打哆嗦……这些在王存友看来都是家常便饭。“我们肩负的是责任使命,我们为的是沉冤得雪。”

王存友的故事感染着身边的新同事。“我工作后,不断听到王主任等老前辈的故事,深受鼓舞,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向老前辈学习,学习他们勇于奉献的精神,肩负起青年干警的担当。”黄岛刑侦大队刑事科学技术室的王新宇告诉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存友和战友们在案发现场取证。(资料照片)

小案不小看,打击犯罪不手软

重大疑难案件中,有法医的身影,普通小案中,法医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小案仅靠派出所传统的破案方式是无法解决的,需要依靠我们这里的技术支撑。”王存友向记者介绍,近年来,高空抛物案件频发,严重威胁居民人身安全,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当时接到辖区派出所求助后,我对受理的检材认真分析,全面提取,快速检验,并对检出数据进行快速比对,综合研判。”王存友没有单纯将鉴定结论告诉办案派出所了事,而是联系派出所采血造势,整个楼的采血,让居民知道公安机关对此情况是不容忍的。

“再就是联系物业对居民开展宣传和告戒工作,通过和宣传告戒,有效遏制了高空抛物案件的多发态势,保障了居民的人身安全,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最终,六起高空抛物案被侦破,六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我们在发生高空抛物小区高调的行为让这六个小区的居民都意识到了高空抛物的危害,同时,让一些有高空抛物习惯的人意识到高空抛物并非人不知鬼不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水平升级迭代,犯罪嫌疑人无所遁形

从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33年,王存友现在已经穿上了“白衬衣”,这33年间,他见证了我国刑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己也不断学习,掌握了更多的刑事科学技术。

“传统的技术本身有局限性,对侦查破案的支持力度逐渐降低。”从2021年起,工作三十年后的王存友开始从事检验鉴定工作。“为提高黄岛分局刑事技术水平和打击犯罪效率,分局购置了新设备,可没有专业鉴定人员,为尽快让设备运转起来,发挥作用,我从零开始学习设备使用,像小学生一样去学习,跟着市局专家一点点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黄岛公安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取得了重要的成绩。“王存友是我们大队刑事技术的杰出代表,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辈刑侦人的坚守和传承。”黄岛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刑事科学技术室主任扈建友告诉记者,“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分局刑事科学技术走在全市前列,在省市组织的刑事技术比武中多次夺得个人和团体第一名,近年来辖区命案破案率百分之百,尘封多年的积案也在重启,一个个在逃多年的犯罪嫌疑人被追回。”

(半岛全媒体记者 尹彦鑫 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