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绿色长城”横扫韩国舆论!

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最近终于是堵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处扩张势头,一下成为韩媒关注焦点,一改往日挑剔姿态,韩国主流媒体纷纷对这一生态奇迹给予罕见赞誉。

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工林工程,三北防护林究竟有何魔力,能让素来对中国吹毛求疵的韩国舆论为之倾倒?这个被联合国誉为全球典范的中国传奇,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生态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漠封个边

塔克拉玛干,这片广袤无垠的沙海,曾是中国最大的沙漠,面积堪比伊朗国土,昔日的它,寸草不生,荒凉至极。

然而,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在这片不毛之地上谱写了一曲荒漠变绿洲的壮丽诗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拉开序幕,这项宏伟的生态工程采用“阻沙先行、固沙为主、固阻结合”的策略,如同棋手般步步为营。

高大的芦苇成为挡风沙的先锋,草方格则如同一张巨大的网,将流动的沙丘牢牢固定,在这基础上,耐风抗旱的树木被种植其中,逐渐形成了天然的绿色屏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成果斐然,16个沙漠地区重获新生,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从12.41%攀升至13.84%。

更令人惊叹的是,治理的沙化土地面积达5.38亿亩,相当于再造了一个“绿色韩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成就不仅改变了地貌,更改善了北方人民的生活环境,水土流失面积锐减61%,黄河流域的植被覆盖线向西推进了300公里,沙尘暴的肆虐也因此大为减少。

在这场人与自然的博弈中,中国人民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和创新精神,“于田模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巧妙地利用当地盛产的玫瑰进行生物治沙,不仅固定了沙丘,还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红柳和梭梭的庇护下,高价值的药用植物肉苁蓉悄然生长,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三丰收”。

随着治沙事业的深入,一个全新的产业链应运而生,58家特色沙产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种植到加工、运输、销售,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逐渐成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也为沙漠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挑战依旧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总长3046公里,虽然已建立了2761公里的防护带,但剩下的285公里"缺口"却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马拉松比赛,我们已经跑完了大部分路程,但最后的冲刺往往是最艰难的。

中国的治沙成就不仅赢得了国内的赞誉,更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联合国授予中国“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将其树立为全球荒漠化治理的典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连一向对中国持批评态度的韩国媒体,也罕见地对三北防护林工程给予了正面评价,引发韩国网友的普遍赞赏。

小三北失败

说到韩国,不得不提及他们曾与蒙古国合作的“小三北工程”(人家官方应该不叫这个名),这个旨在疫情后绿化恢复的项目,计划在蒙古绿化3000平方公里沙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受限于种植数量和树木存活率低下等问题,项目更多地呈现出“表演性质”,与中国的实际成效相比,韩国的项目显得相形见绌,属于是费力不讨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治沙经验不仅造福本国,还为全球应对荒漠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非洲的“绿色长城”计划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这个由11个国家参与的宏大工程,目标是建造一条宽15公里、长7000公里的森林带,以抵御撒哈拉沙漠的扩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在其中扮演了技术支持者的角色,为毛里塔尼亚等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支持。

小国要学的还很多

韩国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呢,尤其是在生态治理方面,库布齐沙漠的治理成就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值得韩国乃至全世界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片位于内蒙古黄河几字湾南岸,毗邻北京、天津的沙漠,曾经是华北地区的一大生态隐患。

然而,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沙漠已经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植被覆盖率超过53%,治理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固碳154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325万吨。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工人和当地居民的辛勤付出,更是中国在生态修复领域的创新和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库布齐的成功关键之一在于创新的治沙模式,特别是光伏治沙技术的应用,这种将太阳能板与沙漠治理相结合的方法,既发电又固沙,实现了生态修复与能源开发的双赢。

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还开辟了经济发展的新途径,为沙区居民带来了新的生计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能库布齐新能源基地的建设更是将这一理念推向了新的高度,作为国家“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的重点项目,它不仅是中国华能近年来投资规模最大、规划产能最高、建设标准最高的新能源基地项目,更是一个综合性的生态经济工程。

规划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涵盖风电、光伏和配套支撑性煤电,同时配套储能和生态治理项目,这一宏大蓝图展现了中国在能源转型和生态修复方面的决心与魄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库布齐的成就不仅赢得了国内的赞誉,更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联合国将其确立为 “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并写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宣言。

这一殊荣不仅是对中国治沙成就的肯定,更彰显了中国模式对全球生态治理的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出国门的治沙经验

中国的治沙经验已经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生态援助,为中东和非洲提供治沙技术支持。

这不仅是中国履行大国责任的体现,更是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正在将自己的治沙经验推广到世界各地,将“小环境”提升为“大格局”,为全球气候治理与生态改善贡献中国智慧。

回首过去,中国的治沙事业走过了一条艰辛而光荣的道路,从最初的摸索前行,到如今的科学系统治理,每一步都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这不仅是一场改造自然的伟大实践,更是一次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探索。

展望未来,虽然挑战依然存在,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技进步和生态理念不断深化的推动下,中国的治沙事业将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变迁,正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只要坚持不懈,再荒芜的土地也能变成绿洲,再艰巨的任务也终将完成。

参考:

新华网《三大国际机构点赞我国沙漠治理成果》

央视新闻《荒漠→绿洲 一组数据看“三北”建设绿色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