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亿人是个什么概念?
这一数字相当于两个四川省或五十个蒙古国的人口总和,或者说是地球上某些地区居民数量的累积。尽管这些区域看似广阔,但它们的人口却能集中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地方——孟加拉国。
图:地球知识局
该国面积与中国的一个省份相当,但其人口在全球排名第八,紧随俄罗斯之后,后者是前者的116倍之大。孟加拉国属于亚洲较为贫困的国家之一,人均GDP仅为中国的四分之一左右;它在全球自然灾害风险指数中位列第五,若不考虑人口稀少的国家,则为第二大受灾国。然而,正是这片土地孕育了极高的人口密度,这一切得益于恒河三角洲肥沃的土地。
图:凤凰网
这片区域土壤肥沃,历史上曾支撑过大英帝国的繁荣,至今仍是恒河流域重要的农业产区。遗憾的是,尽管土地富饶,这里的人民却面临着极度的贫困。如何解释这种富饶与贫穷并存的现象呢?频繁发生的自然与人为灾难或许可以给出答案。
首先需要理解一个概念:人口密度,即每平方公里居住着多少人。以上海为例,这里每平方公里大约有4000名居民,几乎每250平方米就有一人。相比之下,中国整体上每平方公里仅有约150人,远低于日本,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59位,并非像许多人想象得那样拥挤。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通常是城市国家或小岛国。如果我们忽略这些特例,会发现孟加拉国以每平方公里1342人的密度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几乎是黎巴嫩、韩国和荷兰的两倍多,但这 三国拥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孟加拉国超过六成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这意味着不仅人口众多,而且经济条件较差。在联合国列出的45个最不发达国家中,只有8个位于亚洲,其中包括孟加拉国。这些国家处于全球经济分工的底层,其中一些产业(如洋垃圾处理)在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但在孟加拉国却是重要的外汇收入来源,例如吉大港拆船基地可提供20万个就业岗位,但这对于1.7亿总人口来说微不足道,大多数人依赖农业生存。
幸运的是,孟加拉国并不缺乏粮食供应,每年只需少量进口小麦,而稻米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这一点优于菲律宾、韩国及日本等国。这样的成就主要归功于两大因素:河流带来的丰富水资源以及对个人需求的有效控制。这两点反映了季风区水稻种植文明的特点,不过在孟加拉国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极其宽阔,从上海到连云港的距离也不过如此。
除了极少数部分位于印度西孟加拉邦外,大部分都属于孟加拉国,使得该国除了一些特定区域(如吉大港山区和孙德尔本斯保护区)外,几乎整个国土都可以用于耕作。由于地处三角洲,孟加拉国既不会缺水,反而水量过剩。三条主要河流——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和梅格纳河在此交汇入海,类似珠江流域的三大支流,只不过规模更大,年径流量达1.3万亿立方米,分别是珠江和黄河的四倍和二十六倍。此外,这里适合一年三季作物生长,特别是高产的水稻种植,几乎将所有资源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从而维持了庞大的人口基数。因此,必须承认,高效的粮食生产能力是一切的基础。
但是,“福兮祸所伏”。接下来要讨论的概念是“内卷”,这个词最初由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提出,用来描述印尼爪哇岛上水稻农业中的现象,即在没有实质性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增长。后来,学者黄宗智将其应用于分析中国农村状况,并著有《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和《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两本书籍。简单来说,就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劳动投入,但随着劳动力增加,边际收益逐渐减少直至接近零。换句话说,精耕细作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遇到瓶颈,即使再努力也无法显著提高产量,最终导致农业产出停滞不前。
在整个季风影响区域内,孟加拉国的农业内卷问题最为严重,人均耕地面积仅0.05公顷,不及中国的60%。这种紧张的人地关系不仅阻碍了社会进步,还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一旦平衡被打破,就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即所谓的“马尔萨斯陷阱”。孟加拉国经常遭受自然灾害侵袭,特别是在洪水方面,它是亚洲三大易受灾国家之一。
该国位于南亚和东亚季风带之间,正好处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和孟加拉湾北岸之间的过渡地带,承受着大量河流汇入的压力。因此,这里的水系呈现出异常复杂的状态,三条大河贯穿全境,形成多个大的地理分区。按照中国的命名习惯,这些区域可以被称为河间、河西、河东等地。这些河流宽度可达5-8公里,远超长江,犹如流动的大湖,在不同季节间水面变化剧烈。
靠近喜马拉雅山一侧的东北部地区尤其容易发生山洪灾害。1998年的特大洪灾淹没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土地,造成300万人无家可归,1000多人丧生,粮食损失达到当年总产量的14%。当洪水继续向南推进时,还会分散成多个出海口。雨季期间,沿海低洼岛屿上的农田也会面临巨大威胁,许多地方海拔不足一米,极易被淹没。1991年的一场飓风引发了高达六米的风暴潮,席卷沿海地带,即便事先疏散了近300万人,仍然造成了13.9万人遇难。在这种环境下,建设基础设施变得极其困难,因为河流的变化莫测可能导致工程基础遭到破坏。河北省去年遭遇洪水时,受影响区域仅占全省面积的0.75%,而孟加拉国有80%的土地处于洪水易发区,可以说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巨大泄洪区。相比之下,印度东北部的安全性要高得多。因此,印度在印孟边界修建了法拉卡大坝,引起了孟加拉国方面的强烈反对,担心一旦两国关系恶化,这座大坝可能会成为一种潜在的武器。
除了自然灾害之外,孟加拉国也面临着人为造成的危机。为了确保粮食安全,该国需要尽可能多地保留土地用于粮食生产而非经济作物种植,即所谓的“糊口农业”。然而,这种模式难以创造足够的经济效益。在殖民时期,英国统治者试图通过改种罂粟等经济作物来获取利润,结果导致了严重的饥荒。从1767年起,大片稻田被改为种植罂粟,制成鸦片销往中国。此举打断了当地的粮食供应链,加上1768年至1770年间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导致至少1000万人死亡,占当时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时任印度总督沃伦·黑斯廷斯承认了这一悲剧。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在其著作《贫困与饥荒》中提到的四个饥荒案例中有两个发生在孟加拉国,书中指出大多数饥荒实际上是在资源丰富的背景下发生的贫困问题。
如今,孟加拉国的人口已接近1.7亿,预计未来将达到2亿。为了避免历史悲剧重演,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提高了稻米单产,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和技术,使大米年产量从1971年的1000万吨增至现在的3500万吨,支持了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人口增长。值得一提的是,沙加拉化肥厂是中国企业援建的最大化肥生产基地之一。
面对人口压力,孟加拉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计划生育政策,自1971年独立以来,平均每个妇女生育的孩子数量大幅下降,目前已低于世代更替水平。尽管如此,年轻人口比例仍然较高,年龄中位数仅为29岁,未来人口可能继续增长至2亿,这将给粮食安全带来更大的挑战,可能需要像菲律宾那样依赖大规模粮食进口。总之,恒河三角洲虽然提供了充足的农业潜力,但也加剧了马尔萨斯陷阱和农业内卷的问题。为了突破这一困境,孟加拉国不仅要保持强大的农业部门,还要推动工业化进程,利用现有的劳动力优势,在其价值逐渐丧失之前提升产业链的位置,进而解决因过度依赖农业而导致的贫困问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