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现状堪忧

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手机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让信息获取、社交沟通等变得更加高效快捷。然而,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们来说,手机却像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一些益处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

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连续两年保持增长,2020 年已经达到 1.83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 94.9%,甚至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而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手机沉迷低幼化的现象越发明显。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在地铁上、公交上,随处可见一些小孩拿着手机低头专注地玩手机、打游戏;在家里,孩子为了能多玩会儿手机和家长斗智斗勇,家长一催促学习或者试图拿走手机,孩子便满脸不情愿,甚至大发脾气;还有的孩子,原本成绩尚可,可自从沉迷手机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注意力很难再集中到书本知识上。

在学校里,这一现象同样不容乐观。比如在有的班级中,至少三分之二的同学长期随身携带手机,或者有过携带手机出入校园的情况。这些玩手机的学生,大多是在网聊、玩游戏或者追剧,真正用手机来辅助学习的少之又少,而那些认真学习的同学往往基本不带手机。到了晚上,有的学生甚至会在被窝里偷偷玩手机,导致第二天上课萎靡不振,长此以往,身体和精神上都容易出现问题。

另外,在假期的时候,情况更是严重。很多孩子整天抱着手机不放,吃饭、上洗手间、睡觉前都离不开它,对手机和网络以外的事情漠不关心,亲戚来家里串门也爱理不理。家长们提醒了一次又一次,可孩子总是把手机放下一会儿,然后趁家长不注意又偷偷拿起来,就像一场无休止的 “拉锯战”。

很显然,孩子过度沉迷手机,已经极大地影响到了他们用心学习。学习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关乎着他们的未来发展,而这种沉迷手机的现状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管控,将会对孩子的学业造成愈发严重的阻碍。所以,对孩子玩手机这件事从小就得管起来,刻不容缓。接下来,我们不妨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要管控以及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管控等诸多相关问题,以便帮助孩子们正确使用手机,让手机成为助力他们成长,而非阻碍他们学习进步的工具。

二、孩子玩手机的危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视力健康受损

如今,手机屏幕所发出的光线以及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特性,正严重威胁着孩子们的视力健康。孩子若长时间玩手机,眼睛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眼部肌肉就难以放松,容易引起眼疲劳,致使眼睛睫状肌长时间过度调节,进而出现眼睛酸胀、干涩等不适感,这就是视疲劳症状。而且,眼睛瞬目减少,泪膜稳定性也会随之降低,容易诱发干眼症,使得孩子出现眼睛干涩、瘙痒、刺痛等不适症状。

更为关键的是,孩子总是长时间近距离看手机,尤其是在光线不佳的环境下玩手机,眼睛睫状肌会长时间处于紧张的调节状态,久而久之,近视就很可能发生,并且还会导致近视程度进一步加深。一旦视力减退,孩子们在学习时会面临诸多不便,比如看黑板上的字变得模糊不清,阅读书本久了眼睛就容易酸胀、疼痛,这无疑会极大地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降低学习效率。像在一些班级里,原本视力正常的孩子,因为长时间沉迷手机,没过多久就不得不戴上眼镜,学习时注意力也时常被视力问题所干扰,成绩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

(二)影响身体发育

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骨骼还未完全定型,而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会给他们的身体发育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当孩子长时间保持低头看手机的姿势时,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会受到破坏,久而久之,就会影响颈椎的健康发育,出现诸如颈椎疼痛、僵硬等情况。

而且,不正确的玩手机姿势还可能引发头晕、头痛等症状,这些不适会让孩子在学习时难以集中精力,打不起精神。比如有的孩子在课堂上,因为头天晚上长时间低头玩手机,第二天就会频繁地揉脑袋,听课状态不佳,对老师讲解的知识吸收效果很差。同时,过度依赖手机还会让孩子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缺乏必要的锻炼,身体的抵抗力下降,整体身体素质变差,进而干扰正常的学习状态,不利于他们在学习中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健康的体魄去应对各种挑战。

(三)易沉迷难自拔

孩子天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充满探索欲望,但他们的自控力往往较差。手机里丰富多彩的游戏、各种新奇好玩的短视频以及充满趣味的社交软件等,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一旦接触,很容易就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许多孩子一开始可能只是抱着好奇的心态玩一玩手机游戏或者看看视频,可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会越发着迷,将大量本该用于学习的时间花费在手机上。比如,原本放学后可以先认真完成作业、复习功课的时间,都被用来玩手机了,作业开始敷衍了事,甚至经常完不成,预习等学习环节更是直接省略。课堂上,脑子里想的也都是游戏里的情节或者视频里看到的画面,注意力根本无法集中到老师讲授的知识上,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学习成绩自然也就一落千丈。有的孩子甚至为了能多玩会儿手机,想尽各种办法躲避家长和老师的监管,心思完全没放在学习这件重要的事情上了。

(四)阻碍沟通交流

长时间沉溺在手机营造的虚拟世界里,孩子与现实中人们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就会大幅减少。语言是在不断的交流互动中发展和完善的,缺乏这样的机会,孩子的语言发育可能会落后。

他们习惯了通过文字、表情符号等简单的方式在手机上与人交流,到了现实生活中,反而不知道该如何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变得沉默寡言,或者说话时词不达意。比如在一些集体活动中,别的孩子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想法,而沉迷手机的孩子却往往怯于开口,难以融入集体氛围。长此以往,他们也不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学校里可能没有什么好朋友,和同学相处容易产生矛盾,这样压抑、不和谐的氛围对于孩子的学习也是极为不利的,毕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社交环境能够为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

(五)带来心理压力

在玩手机的过程中,尤其是涉及社交软件、网络游戏等方面时,孩子往往会不自觉地关注自己的形象、社交状况等,会和他人进行比较、产生竞争心理。看到别的小伙伴有更多的点赞、更高的游戏等级等,自己就会觉得有压力,担心被别人比下去,进而产生焦虑感。

这种心理状态下,孩子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他们会在学习时也不断想着手机里的那些社交情况,担心自己错过了什么消息,或者担心下次在游戏里表现不好等。而且,一旦在手机社交等方面遭遇挫折,比如被别的网友批评、在游戏里总是失败等,还可能导致自信心受挫,情绪变得低落、消极,进一步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习变成一件充满压力和负担的事情,而不是能够收获知识、取得进步的愉快过程。

三、从小约束孩子玩手机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学习专注力养成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手机所提供的即时满足感,正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孩子们学习专注力的养成。我们都知道,手机里的各类应用,无论是短视频、游戏还是社交软件,都设计得极具吸引力,只需轻轻一点,就能立刻收获乐趣、刺激和新鲜感,让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种即时满足感的诱惑尤为巨大。他们的自控力本就相对薄弱,面对手机里丰富多彩的内容,往往毫无抵抗力。然而,学习这件事却与玩手机截然不同,它需要孩子们静下心来,主动去动脑思考,去理解那些抽象的知识概念,去攻克一道道难题,而且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

比如,当孩子想要完成一篇作文时,他需要先构思文章的框架,组织语言,斟酌用词,这是一个耗费精力且需要长时间专注的过程。可如果此时手机在旁,只需看一眼,那些有趣的视频、好玩的游戏就会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思绪瞬间就被打断,很难再回到作文的创作上。

又或者,孩子在做数学题时,本应全神贯注去分析题目条件,寻找解题思路,但手机弹出的一条消息或者一个游戏推送,就可能让他们分心,转而投入到手机所带来的轻松娱乐当中。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了手机带来的这种快速满足,就越发难以忍受学习过程中的 “枯燥” 和 “缓慢” 进步,专注力越来越难以集中到学习上。

而如果我们从小就对孩子玩手机这件事进行合理约束,比如规定每天只能在完成作业后玩半小时手机,那么孩子就会明白,学习是首要任务,并且在学习时能减少手机带来的干扰,逐渐将心思放回学习上,慢慢提升自己的专注力。当专注力得以养成和提升后,孩子在学习时就能更深入地思考问题,知识的吸收和掌握也会更加扎实,为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成绩保障

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而手机的过度使用往往会对成绩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况,那些经常玩手机的孩子,注意力被分散得七零八落。

在课堂上,本该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做笔记的他们,脑子里却想着手机游戏里还没通关的关卡、短视频里有趣的画面,心思完全没在老师传授的知识上。课后,别的同学都在抓紧时间复习当天所学内容、完成作业、预习新知识,可这些沉迷手机的孩子,一有机会就拿起手机,作业要么敷衍了事,要么拖到很晚才去做,甚至直接不做,预习更是抛之脑后。

时间一长,学习自然就被他们忽视了,原本掌握的知识也逐渐生疏,新知识又没学进去,成绩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下滑。像有的班级里,部分原本成绩处于中上游的学生,自从迷上手机后,成绩一落千丈,从班级前列掉到了中下游,让家长和老师都十分痛心。

相反,如果我们能够从小限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聚焦到学业上,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例如,规定孩子在周一到周五上学期间,除了用手机查阅学习资料外,不能玩其他娱乐性的应用,周末可以适当玩一会儿,但也要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这样一来,孩子会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时能够更加专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巩固、预习拓展,学习效率提高了,成绩自然也会有所保障。

而且,当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获得好成绩时,他们能从中收获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会进一步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三)亲子关系维护

在孩子玩手机这件事上,很多家庭常常陷入 “斗智斗勇” 的困境,由此引发的亲子矛盾也屡见不鲜。家长出于对孩子学习和身心健康的考虑,想要限制孩子玩手机,可孩子却觉得手机好玩,舍不得放下,于是就会出现各种 “对抗” 场景。

有的孩子会偷偷背着家长玩手机,家长一发现就大发雷霆,严厉斥责孩子;有的孩子则会和家长顶嘴,觉得家长剥夺了他们的快乐,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亲子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又充满火药味。长此以往,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度可能会降低,有什么心里话也不愿意和家长说,家庭氛围变得压抑而不和谐。

然而,如果我们从小就合理地约束孩子玩手机,通过温和而有效的方式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手机,情况就会截然不同。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手机使用规则,让孩子参与到规则的制定过程中,他们会更有遵守的意愿。像约定每天晚上完成作业后,可以玩半小时手机,到时间了孩子自觉放下手机,家长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既满足了孩子适当娱乐的需求,又让孩子明白规则的重要性。

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亲子之间的沟通会更加顺畅,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尊重和关爱,也会更加愿意听取家长关于学习等方面的建议,家长也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而这种和谐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无疑是一种有力的助力,能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四、引导孩子少玩手机、用心学习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设定合理规则

对于孩子玩手机这件事,设定合理的规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规则就像是行为的边界,能让孩子清楚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被允许的,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更好地平衡学习与娱乐。

比如,可以规定孩子必须在完成作业、做完家务之后才能玩手机。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明白学习任务以及应承担的家庭责任是首要的,要先把这些重要的事情完成,才有资格去享受玩手机带来的乐趣。例如,每天放学后,让孩子先回到房间,静下心来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做完之后自己认真检查一遍,然后再帮着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像收拾自己的书桌、擦擦餐桌等。当这一切都完成了,才可以拿到手机玩上一段时间。

同时,限定每日手机使用时长也是很有效的办法。根据孩子的年龄以及日常安排,合理确定他们每天玩手机的时间,比如小学生每天不超过 1 小时,中学生每天不超过 2 小时等。可以利用手机自带的时间管理功能,或者借助一些家长控制软件来进行严格监督。这样做能够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习惯,让他们意识到时间是有限的,不能无节制地花费在手机上,从而更加珍惜时间,主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分配到学习中去。

而且,规则一旦制定,就要严格执行,不能随意更改或者因为孩子的哭闹、撒娇就妥协。当然,如果孩子能够长期遵守规则,表现良好,也可以适当给予一些小奖励,激励他们继续保持,像奖励一本喜欢的课外书、带他们去看一场期待已久的电影等,让孩子知道遵守规则是会有收获的。

(二)转移注意力

孩子之所以容易沉迷手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手机里的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趣味性,能够快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其他有益的活动中找到乐趣,从而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鼓励孩子参与户外运动是个很不错的选择。户外有着广阔的空间和新鲜的空气,像周末的时候,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公园放风筝、踢足球、打羽毛球等。在运动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拓宽社交圈子。比如,孩子在公园里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踢足球,他们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在奔跑、传球、射门的过程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手机游戏无法给予的。而且,经过一场酣畅淋漓的运动后,孩子的身心得到了放松,晚上也能睡得更加香甜,第二天学习时精神状态也会更好。

培养孩子的阅读、绘画、音乐等兴趣爱好同样很关键。当孩子沉浸在一本好书的世界里时,他们能够跟随作者的文字去感受不同的故事、领略不一样的风景,开拓自己的视野和思维。可以在家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为孩子准备一个小小的书架,摆满各种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书籍,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分享读书心得。而绘画能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美好世界;学习音乐则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孩子的艺术素养。例如,有的孩子原本一有空就抱着手机玩游戏,后来家长给他报了绘画兴趣班,慢慢地,孩子对绘画越来越感兴趣,课余时间都用来练习画画了,对手机的关注度也就自然而然地降低了。

此外,还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去养老院看望老人,为他们表演节目、陪他们聊天;或者参加社区组织的环保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让孩子在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中找到自身的价值和乐趣,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再只盯着手机这一方小小的屏幕。

(三)家长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往往会通过模仿家长的行为来形成自己的习惯和认知。所以,在引导孩子少玩手机、用心学习这件事上,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管好自己,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自己就是 “手机控”,一有空闲时间就抱着手机刷视频、看新闻、玩游戏等,却要求孩子少玩手机、多学习,这样孩子心里往往会觉得不公平,也很难真正听从家长的教导。因此,家长要减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的频率,尤其是当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更要做到坚决不玩手机。比如,孩子在房间里写作业,家长可以坐在客厅看看书、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务,或者陪着孩子一起学习,给他们答疑解惑,营造一个安静、专注的学习氛围。

下班后回到家,家长可以主动把手机放在一边,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互动活动,像一起玩亲子游戏、进行亲子阅读、聊聊学校里发生的趣事等。例如,每天晚上吃完饭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成语接龙、猜谜语之类的小游戏,既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又让孩子感受到了不依赖手机也能有很多快乐的时光。

而且,在家庭中可以设定一些 “无手机时间” 或者 “无手机区域”,比如在吃饭的时候,全家人都把手机收起来,专心吃饭、聊天,分享一天的见闻和感受;或者在书房这个学习的区域,禁止使用手机,让孩子能够静下心来学习、阅读。家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孩子传递一种理念,那就是手机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还有很多更有意义、更值得去做的事情。

(四)积极有效沟通

要想让孩子自觉地放下手机、用心学习,积极有效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每个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可能都不尽相同,只有真正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让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主动做出改变。

家长首先要以平和、包容的心态去和孩子交流,不要一开始就指责、批评孩子玩手机的行为,而是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被尊重的,愿意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比如,可以找一个轻松的氛围,像在饭后散步的时候,或者周末一起出去玩的途中,问问孩子为什么这么喜欢玩手机呀,是觉得手机里的游戏很有趣,还是在学习上遇到了什么困难,想通过玩手机来放松一下等。

当了解到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后,要耐心地和他们分析沉迷手机的危害以及用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结合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讲,比如告诉孩子长时间玩手机会让视力下降,就像班上有些同学原本视力很好,因为总是玩手机现在都戴上眼镜了,学习、生活都受到了影响;或者说总是玩手机,学习成绩就会下滑,以后想考上理想的学校、实现自己的梦想就会变得很困难等。同时,也要向孩子强调学习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像学到更多有趣的知识、增长本领、结交更多优秀的朋友等。

在沟通的过程中,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对于减少玩手机、增加学习时间的想法和顾虑,然后和他们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制定出双方都认可的计划。并且,要持续关注孩子的执行情况,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如果孩子出现了反复,也不要过于生气和失望,而是要再次和孩子沟通,帮助他们调整状态,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努力。

(五)营造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孩子来说就像是肥沃的土壤,能够滋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愿意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而不是被手机所吸引。

打造一个安静、整洁、干扰少的学习空间是营造学习环境的基础。可以为孩子专门准备一个房间或者房间的一角作为学习区,摆放上合适的桌椅,保证光线充足、温度适宜。学习桌上只放置学习用品,像书本、文具等,避免摆放与学习无关的杂物,尤其是手机等电子产品。这样当孩子坐在这个区域时,就能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例如,有的家庭在孩子的房间设置了一个小小的书房角落,布置得温馨舒适,孩子每次进去都会觉得很有学习的氛围,能够静下心来认真看书、写作业。

除了物理环境的营造,在生活中多与孩子交流学习相关的内容也很重要。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聊聊学校里学到的新知识,问问孩子对哪些知识特别感兴趣,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等。还可以一起探讨一些有趣的学习话题,像历史故事、科学小常识等,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比如,每天晚上睡觉前,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让孩子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二天就会主动去查阅更多相关的资料,深入学习了解。

另外,家长也可以鼓励孩子和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一起讨论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当孩子看到身边的小伙伴都在积极努力学习时,自己也会受到感染,更加有动力去学习,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玩手机上。同时,对于孩子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和成绩,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进一步强化他们对学习的热爱。

五、结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强调重要性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用心学习关乎着一生的发展轨迹。而在如今这个手机普及的时代,管控孩子玩手机这件事,绝不是小题大做,而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小管好孩子玩手机,就如同为他们的成长之路扫除诸多障碍,为用心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当我们合理约束孩子玩手机时,能够有效保护他们的视力健康。要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旦因过度玩手机而近视或者出现其他视力问题,孩子在学习时看黑板、看书都会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学习的积极性也可能被磨灭。而从小把控,让孩子养成正确使用手机、不过度用眼的习惯,就能使他们拥有清晰的视野去探索知识的海洋,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同时,这也有助于孩子身体的正常发育。避免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导致的颈椎问题、缺乏运动造成的身体素质下降等情况,让他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在学习时精力充沛,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听讲、课后作业以及各种知识拓展中去,不会因为身体的不适而分心或者无法坚持。

更关键的是,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专注力。减少手机带来的各种干扰,让他们在学习时能够静下心来,慢慢去思考难题、理解知识,从学习中收获成就感,进而形成良性循环,越来越热爱学习,而不是被手机里那些碎片化、娱乐化的内容分散精力,对学习失去兴趣。

此外,还能维护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不再让手机成为亲子之间矛盾的导火索,而是通过合理引导,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与尊重,愿意听从家长的建议,家庭中充满理解和支持,这样的环境无疑会让孩子心情愉悦地去面对学习,积极主动地去追求进步。

所以,亲爱的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从小管好孩子玩手机这件事,为他们的用心学习、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切莫等到问题严重了才追悔莫及,现在行动起来,一切都还来得及。

(二)寄予期望

每一个孩子都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有着无限的潜力和美好的未来,而家长们就是那辛勤的园丁,肩负着引导孩子茁壮成长的重任。在管控孩子玩手机、帮助他们用心学习这件事上,我们满怀期望。

期望家长们能够通过合理设定规则,让孩子明白什么时候可以使用手机,什么时候应该专注于学习,从而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当孩子自觉遵守规则,把玩与学的时间安排得恰到好处时,他们既能享受到手机带来的适当乐趣,又能在学习上稳步前进,不断收获知识带来的喜悦。

也希望家长们可以以身作则,放下自己手中不必要的手机,用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比如一起阅读一本有趣的书籍,探讨书中的奇妙故事;或者一起进行户外运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孩子看到生活中有远比手机更有意思、更值得去做的事情,从心底里愿意放下手机,主动去拥抱学习和丰富多彩的生活。

期待家长们能够积极地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耐心地引导他们认识到过度玩手机的危害以及用心学习的重要性。当孩子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或者对手机产生依赖情绪时,给予他们及时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