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兴作为毛主席的亲卫,从1947年开始,一直到毛主席逝世的那晚,几十年来几乎可以说是寸步不离地守护在毛主席的身边。
在毛泽东几十年的主席生涯中,也曾有人提议过问他要不要换一个新的警卫员,毛主席了当地说:“他在我身边,我习惯了。”
另外,在汪东兴家里还摆放着一副主席亲笔赠送的《送别》之词,以及《沁园春雪》,由此足可见汪东兴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之重。
由于汪东兴的能力出众,且跟在毛主席身边学习到了很多经验和知识,他从班长被一路提拔到中央副主席的职位。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在他做副主席的期间,他的很多想法和行为让不少同志感到不妥,其中就包括开国元勋陈云。
究竟因为什么,让陈云等人对汪东兴有意见,而最后汪东兴对于副主席的职务是如何处置的呢?
红色革命的一生
汪东兴的一生可以说和党紧紧的捆绑在了一起,他的一生是红色的,他将自己的所有全部奉献给了革命理想。
汪东兴参加革命非常早,在他还是稚嫩的青少年时就已经投入战火的洗礼了,在他加入共青团的第二年,就被编入了红军队列。
随着时间的洗涤,他历任班长、排长,到抗战时期,由于在之前的战争中受过伤,他选择了来到医疗卫生部进行工作。
在医疗部门的磨砺下,他慢慢把自己变得更加的细心,于是,一个经验丰富、体贴会照顾人的同志被组织选中,希望将他调到毛主席身边做警卫干事。
得知这个消息的汪东兴显得兴奋异常,对于毛主席,他由衷地感到钦佩,对于他来说,能够在毛主席身边做警卫干事,无疑是投身革命的最好方式。
那时候,胡宗南率部袭击陕北,正是由于汪东兴带着毛主席四处转移躲避敌人的围追堵截,毛才能得以安全脱身。
在我党渡黄河的时候,也是他以身断后,顶着压力去分散敌人的火力,掩护着主席等人才能够顺利东进。
可以说,在革命时期,汪东兴永远都是冲在毛主席前面的那个人,他将主席的生命安全看得比自己还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毛主席这么欣赏他的原因。
而他对毛主席忠诚,毛主席也对他委以信任,众所周知,毛主席一生只去过一次国外,那就是去莫斯科拜访,和苏联人交流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对于这样异国他乡的征途,毛主席的安危成了党中央所有人都关心的重点,在挑选警卫人员时,汪东兴坚定着,依然没有离开过主席半步。
在毛主席与斯大林会谈的时候,他就待在隔壁的休息室,为了防止上厕所耽误时机,他愣是水都没敢喝一口,以至于事后毛主席笑着说他:“也不用这么紧张,老大哥还是要信赖的。”
按理来说,汪东兴的履历可以说不掺杂一丝污垢,可为什么陈云等重量级人物对他言辞犀利地说:“他当领导,没人能答应”呢?
是非功过已矣,共展未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未来的道路如何变化,在我国建设初期,党的领导者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其中功过对错又有谁能说得清呢?
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每一个领导者都是一心想要为中国的发展而去做努力的,在我们前面没有足够的例子让我们去借鉴,我们只能凭借自己试探出一条复兴路。
时间来到1976年,这一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意义极其重大的一年,唐山大地震、毛主席的逝世等等都让人感到无比的复杂。
这么多年,汪东兴跟随着毛主席一路学习、成长、进步。因为自身建设有功,中央委任他以中央副主席的职责,更高的职务意味着更大的责任,站在这个位置上,他更加深刻地按照毛主席的想法去贯彻他的行动。
可以见到的是,他的初心是好的,但由于自身经验不足,在一些重要决策上汪东兴总是带着个人的思想,使得整个建设的方向开始朝以前的道路发展,并没有谋求新的发展方向。
逐渐的,他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同志开始对他产生意见,一直到1979年,一场特殊会议展开。
这场会议上,针对他的各种措施有不少同志提出反馈,其中既有批评,也有劝诫,而在最后,陈云的发言直截了当的指出了汪思想的局限性,以及对未来角色的严峻判断。
陈云的总结赢得很多人的赞同,在众人的建议下,汪东兴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他诚恳的接受组织对他的处置。
而经过一系列的讨论后,党中央决议,根据汪东兴同志为革命所作出的贡献,将尽量减小处理他的问题。
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上汪东兴主动选择辞职,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设置经济特区、一国两制,等等崭新的计划在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目的的原则上产生,而这,也成了我国迈入新发展的序章。
汪东兴作为一名有过重大贡献的无产阶级同志,在中央副主席这样的职位上担任三年,也在为保护毛主席方面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
但我党要带领全中国人民富起来,无论何时,学习新思想,跟上时代大发展,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是我们一直都要保持的。
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改变国家的现状,让国力更上一层楼,发展的重点是要抓住矛盾的关键所在。
而这也是他与邓小平的不同,这也是我国现在发展的先进性,目光长远的前瞻性,需要具备这样的眼光才能带动新的发展。
而功过是非已矣,无论怎么样,这些先辈都是为建设新中国共同而做出的努力,愿如今这盛世不辜负先辈们的期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