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强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了主攻方向。昌江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近年来,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城市深化变革,推动城市由“传统”向“新兴”、由“黑灰”向“蓝绿”加速转型。在昌江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为昌江把脉定向,要求昌江“要在形成发展新动能上加强谋划,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大力发展以核电为主导的清洁能源产业,塑造绿色低碳比较优势”等。今后,昌江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体现担当作为,必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利用自身优势和特色,以系统思维、改革办法进一步打破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一是突出放大比较优势的改革,大胆探索,在协同培育新质生产力上更加聚力,锻造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昌江生态、矿产资源丰富,循环工业、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基础良好。要用好比较优势,围绕向绿图强、向海图强,聚焦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培育新质生产力,努力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南核电“玲龙一号”全球首堆外穹顶吊装成功。昌江黎族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和工业基础优势,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攀升。传统工业是昌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健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体制机制,以装备智能化、产品高端化、效能绿色化为主攻方向,聚焦矿石采掘、砂石加工业、水泥制造业等重点,推进老旧设备更新,全面加快“智改数转”和技改升级;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废旧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推动大宗固废源头减量和规模化、高值化利用。鼓励企业创建绿色工厂,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能海南昌江核电4号机组内穹顶吊装成功。昌江黎族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充分利用全省最大的清洁能源供应基地和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优势,推动新兴产业聚链成势。昌江在服务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全局中,最大优势在于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和坚实的清洁能源产业基础,目前,核电二期、核电小堆等重大项目正加快建设。要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保障体系,以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为主战场,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主导产业,超前谋划绿色算力、海水提铀、核能制氢等未来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鲜明标识度的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利用全球首堆“玲珑一号”,全力打造核电小堆应用基地、创新基地、国际交流基地。

充分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后发优势,坚持陆海统筹、向海图强。昌江海洋发展区面积超1000平方千米,水产、能源、渔村渔镇渔港及配套产业用地等资源富集,深耕海洋、向海发展潜力明显。要聚焦打造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推进海洋经济政策集成改革,做强深海养殖、水产种业等重点产业,培育海洋清洁能源、海洋生物、海洋信息、海洋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改造升级昌化港、海尾港、新港,建设马荣港公共游艇码头,布局现代海洋牧场、水产育种现代产业园、智慧渔业产业园、滨海旅游度假区等发展平台,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释放海洋产业新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昌江风景如画。昌江黎族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充分利用稀缺的生态要素和文旅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文旅产业质量和成色。昌江木棉、田园、玉石、滨海、湿地、工矿遗存等资源独特,原生态的热带雨林、民俗风情极为稀缺,开发生态旅游,打造小众精品旅游目的地具有天然优势。要锚定“中国西岸·小众天堂”定位,高水平建设王下乡“黎花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石碌国家地质公园、海尾国家湿地公园、棋子湾省级旅游度假区等重点景区,打造精品旅游IP。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用好黎族文化、东坡文化、峻灵王文化等特色文化,创新发展研学、旅居、度假、养老等业态,激活文化消费和旅游产业发展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昌江风景如画。昌江黎族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二是突出彰显昌江特色的改革,先行先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上更加聚力,塑造绿色低碳发展新优势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昌江通过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生态修复治理、“两山”转化路径试点、“无废城市”创建等有效举措,推动生态环境稳定向好,生态产业成势见效。昌江因生态而美、凭生态而立,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生态文明领域深化首创性、差异化、集成式改革,打造昌江改革新亮点。

着力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宜居美丽新昌江。坚持保护为先、治污为重、增绿为基、发展为本,健全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机制,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深化“六水共治”攻坚战,“一矿一策”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与利用一体化。完善山水林田湖草海湿一体化保护与修复机制,以昌化江、珠碧江、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重点,完善跨区域生态协同治理机制。推进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建设,厚植山海黎乡花园城市生态底色。

着力打通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打造全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省试点样本。完善生态产品价值GEP全域核算和成果应用,健全生态产品调查监测与价值评价机制,推动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评估。探索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推进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探索林权收储和交易机制,促进适度规模化经营、林业碳汇价值变现,实现增绿与增收。

着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打造绿色创新发展新模式。深入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工作。健全循环经济产业规划布局,完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加快建设国家级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做大绿能绿电规模,加强绿色低碳产品推广和应用,围绕清洁能源、环保建材、绿色农产品等优势产品测算碳足迹。推进碳普惠机制,构建绿色消费、绿色服务等应用场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三是突出惠民富民的改革,持续用心用劲,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上更加聚力,激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动能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昌江作为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在农业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具有良好基础,推动城乡互融互促和乡村全面振兴,既是责任,也有潜力。

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高质量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健全城乡融合发展协调机制,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完善产城融合发展机制,以县城为中心,通过“微改造”提升旧城区功能、业态、品质,有序推动城市功能配套向新城区拓展,增强县城产业承载、人口聚集能力。健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千万工程”,因地制宜建设黎族文化、滨海渔业、热带雨林、生态旅游、生态种养等特色产业强镇强村,打造乡村振兴“昌江样板”。

以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为重点,深化农业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引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家庭农场发展和农民合作经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三资”管理制度,探索租赁、联营、入股、使用权流转等多元途径盘活资产资源。培育农业全产业链,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打造乌烈羊、昌江凤梨、昌江芒果等“昌字号”品牌,培育乡村旅游、研学、康养等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以缩小发展差距为目标,全力融入区域协调发展大局。服务和融入“三极一带一区”,探索与儋洋经济圈及周边市县协同发展机制,加强政策协调和规划衔接。推进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西部门户建设,促进区域生态保护、生态旅游一体化。坚持向海拓展城市功能,以港为纽带、以产业为核心,推动陆海联动发展,提升昌化、海尾滨海城镇功能品质和承载能力。推进环岛旅游公路和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沿线和美乡村建设,打造山海联动的旅游线路,带动群众吃好旅游饭。

四是突出破解堵点卡点的改革,攻坚克难,在构建支持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上更加聚力,营造凝心聚力创新创业新生态

当前,亟需破除一切束缚改革创新的桎梏,把改革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最大限度地释放各方创造潜能,形成鼓励改革创新的良好生态和制度环境。

在科技成果转化这个关键环节上发力。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健全企业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强化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产出,力争在清洁能源、节能降碳、新型储能材料等领域率先突破。健全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支持科技骨干企业牵头组织产学研合作。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落地。

在引育专业技术人才上发力。优化人才支持政策,完善人才引进、评价激励、服务保障机制。发挥科创平台引才聚才作用,健全柔性人才引用机制,支持设立国省级科创平台,建好用好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促进顶尖人才及团队向企业聚集。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大力培养本土专业技术人才、工匠大师。完善返乡就业支持体系,加速延揽各领域青年人才聚集、就业创业。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发力。坚持“企业有感、政府有为”,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和堵点难点推进改革攻坚,建设法治昌江、诚信昌江和效能政府,打造能办事、快办事、好办事、办成事的良好生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资国企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完善促进民间投资资金和要素保障工作机制,激发社会创业活力。

在营造干事创业氛围上发力。锚定改革目标,加强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拧紧压实责任链条,推动各方面相互协调配合、高效履职尽责。讲求策略方法,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和推进改革,注重协调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确保同向发力。鼓励开拓创新,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深化作风能力建设,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鼓励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干事,推进改革往深里走、往实处落。

(本文作者为中共昌江黎族自治县委书记 陈儒茂)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