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将数学家视若珍宝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数学家稀少,还因为数学家有一些极为特殊的用处。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就在探索数学奥秘之余,为国家抗战做了贡献!
抗战,数学家也能做贡献:一晚破解日本情报
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尾声,各方都想尽快结束战争。俞大维作为国民党情报部门的高层,此时却因日本情报陷入了苦恼。
原因很简单:国民党能够拦截日本的情报,却无法破译其中的内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日军传递信息。
身为哈佛博士的俞大维非常清楚,要想破解日军的情报,一般的情报人员已经远远不够了,需要正经的数学家出手解决!
身处庐山的华罗庚,是当时中国最知名的数学家,俞大维便亲自登门,请华罗庚破译日军情报。华罗庚深知事情紧急,当夜便通宵赶工,只为早点破译日军情报。
日军的情报之所以难以理解,是因为日军通过一系列数学方法,把原来的情报转化为难以理解的“密文”。用不清楚日军的加密手段,华罗庚就破译不了情报。
不过,华罗庚终日沉浸在数学计算中,对数字之间的关系极为敏锐。华罗庚很快发现,日军采取的加密手段,竟然是缪比乌斯函数!
弄清这一点的华罗庚兴奋异常,当即用反函数破译情报。经过一晚上的奋战,华罗庚将情报尽数还原,并把草稿交给了俞大维。
国民政府由此才得知,日军轰炸昆明的计划,并提前做了防范。此事之后,情报部门上上下下,都对华罗庚佩服异常。
华罗庚的数学能力,人们有目共睹,知识分子们无论懂不懂数学,都会给华罗庚竖一个大拇指。
但华罗庚更令人敬佩的,是他的爱国情怀,这位数学家的爱国壮举,甚至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
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有祖国
按照一般人的认知:国家战乱的时候,科学家们应该出国避难,这才符合战时策略。
华罗庚偏偏反其道而为之。中国越是遭逢战乱,他越是要回国,与国家共渡难关。
1936年,华罗庚受到教育基金委员会保送,到英国剑桥深造。对华罗庚这样的“野路子”数学家来说,这是一个万分珍贵的机会!
华罗庚也相当争气,短短两年发表了18篇论文,在剑桥闯出了名声。
但1937年,日军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华罗庚过果断放弃了原定的苏联留学计划,并于1938年回国,加入了“西南联大”。
单就“战时回国”一事,华罗庚就当得起大师二字——不是每个学者,都有如此强烈的民族气节。
抗战胜利后,华罗庚非常高兴:他终于能够潜心钻研数学了!于是,华罗庚带着全家老小赶赴美国,与同侨交流数学。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非常“上道”,直接给了华罗庚终身教授待遇,汽车、洋房、高薪一应俱全。这一时期的华罗庚活得很轻松,但时不时就要向东方眺望。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通过电台媒体,向所有海外学子发出邀请:是时候回来建设祖国了。
此时的华罗庚,体会到了什么叫“漫卷诗书喜欲狂”,当即找了个由头,带着全家老小回到祖国,顺便还带回来不少留美学生。
而他也在香港,向众多留美学生发出公开号召,核心就是一句话:我们受国家培养成才,如今国家需要我们了,是时候报效祖国了!
周总理等一众新中国领导,对华罗庚这样的数学大拿非常重视,先后安排华罗庚在清华大学、中科大、中科院工作,并让华罗庚兼任多个社会职务。
这一时期的华罗庚,简直是中国数学界的牌面。“世界数学家代表大会”“科学、技术、工程协调会议”“世界和平理事会”等一众国际会议,华罗庚都代表中国参加。
更重要的是,华罗庚百忙之中还不负党中央所托,为国家科技发展拟定了计划。
数学家的幸福,就是为祖国做贡献
1952年,华罗庚借着院系调整的契机,向闵乃大、王传英、夏培肃三人邀约,建立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中国的计算机发展,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此外,华罗庚还百忙之中写就了《数论导引》,为我国数论提供了中文教科书。
而在1956年,华罗庚有极富热情地参加了“科学发展规划”,建议国家发展与应用科学的时候,千万不能放松理论科学的发展。
华罗庚还深入一线生产,推广“统筹法”“优选法”,帮助一线劳动人民提高生产效率。
甚至在教育领域,华罗庚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除了日常的教学任务外,华罗庚最著名的一点就是,带出了陈景润。
华罗庚诸多贡献太多,很多人拿他和钱学森比较。但华罗庚非常谦虚,他始终视自己为刚刚为中国做贡献的“新兵”。
身兼数职的他为了赶工作进度,常常在会议前后查看论文、资料,不放过任何一点空闲时间。
甚至在推退休的年纪,华罗庚依然奋斗在第一线。华罗庚75岁之时,仍然代表中国前往日本大学交流,不幸突发心肌梗塞,逝世在工作。
而华罗庚的一系列贡献,得到了上上下下的一致认可,毛主席曾亲自给华罗庚写信,称赞华罗庚“壮志凌云,可喜可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