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国《简氏防务》注意到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完成了一次意义重大的改装。从2023年2月到2024年2月的这次大修中,甲板上的变化引起了他们高度关注。这些改变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升级,更体现了中国海军在航母作战理念上的重大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式防务的对比照片

说起这次辽宁舰改装,简式最先关注的是弹药升降机的重新布局。原本在前部的四个小型升降机被整合成了两个更大的,每个尺寸约为8×2米。更有意思的是,在舰尾处新增了一个同样规格的升降机。这些改变乍看起来似乎只是些"小打小闹",但实际上却暗含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要理解这次改装的深意,我们得先回顾一下辽宁舰的"前世今生"。作为前苏联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姊妹舰",辽宁舰继承了苏联时期的设计理念。而这种设计理念,说白了就是把航母当成了一艘"超大号的巡洋舰"。在苏联海军的概念中,航母并不需要像美国那样组建庞大的航母打击群,而是可以独立作战的单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库兹涅夫和瓦良格好设计之初作为载机巡洋舰拥有强大的反舰火力

这种想法反映在设计上,就是把弹药升降机都集中在前部起飞区域附近。为什么?因为在苏联的思维里,舰载机更多是负责舰队防空,起降频率不会太高,战机起飞前在原地装弹就够用了。这就好比开了一家快餐店,但是厨房只设在前门,觉得客人不会太多,供应得过来。

但现实很快就给了这种设计当头一棒。就在最近的"联合利剑-2024B"军演中,辽宁舰的舰载机日均起降达到70架次,两天内总计完成140架次起降,创下新纪录。其中战斗机90架次,直升机50架次。这种高强度的作战节奏,用原来的设计显然是"捉襟见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重要的是,现代舰载机的作战任务早已不限于防空。从对海打击到对地攻击,从电子战到预警指挥,任务种类和携带武器的类型都比过去丰富得多。就拿歼-15来说,最大起飞重量能达到32吨,可以携带约9吨燃油和5吨各类导弹、制导炸弹。这就需要更灵活的弹药补给系统来支持。

新增的舰尾弹药升降机,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它的位置正好服务于舰岛后方的飞机准备区,可以大大缩短舰载机的整备时间。这就像快餐店在前后门同时都有厨房,客流高峰时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有意思的是,这种改装思路在山东舰上也能看到。山东舰虽然是国产航母,但在前期设计时还是借鉴了不少辽宁舰的经验。它同样对弹药升降机进行了优化,把升降机舱门加长到了近8米,这意味着可以同时处理更多或更大型的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改装的效果在最近的演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就在10月中旬,辽宁舰在西太平洋的演习中,首次实现了歼-15战机在夜间、满载弹药条件下从最远起飞点起飞的突破。这种"极限状态"的训练,正是得益于更高效的武器装载系统。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次改装反映出中国海军在航母作战理念上的重大转变。它标志着中国完全摒弃了苏联时期将航母视为"重型载机巡洋舰"的老旧观念,转而追求真正的航母打击群作战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航母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作战单元,而是整个海空打击体系的核心。

这种转变的意义,不仅体现在硬件升级上,更体现在作战效能的全面提升。通过优化弹药补给系统,辽宁舰能够支持舰载机更频繁的起降、更多样的任务类型和更持续的作战能力。就像最近的演训表现那样,一个月内两次穿梭西太平洋,创造了多个训练纪录。

可以预见,随着这些改进不断完善,中国海军的航母作战能力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如军事专家所说,现代海战中,速度就是生命,效率就是胜利。辽宁舰这次改装,无疑让中国离这个目标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