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于捐的概念,这两天的文章提过两嘴。
一是几天前的一篇文章下面,有人留言这么说,写文章有什么用,捐点啊,一到真事上就完了。
我的答复也很简单,说实话,自打某年那场地震,我把自己在学校吃饭的钱捐了只剩几块,挨饿好几天之后,再后来出现了那么多离谱的新闻后,我就没在公开场合捐过。但现实中,我虽然身处底层,每年七七八八,随本心,被触动,帮助过的人,其实也不少。就在上个月,为了一点算是悲悯,也专程跑了千多公里。
二是昨天写了莫言捐款的文章,可以看到,很多时候,即便你这么多年沉默着做一些善事,即便是实打实的,也依然会被骂。这也是我曾所说的那一句,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是随本心去做的,只是跟随你的心而动,而非是去要求外界看到你所做的,好与坏,事实上没有好与坏,你把一件事做的再完美,也依旧会被挑出毛病的。随本心就可以,自己不后悔即可。
二,
今天的文章,素材是来自“时速新闻”的这则报道,就是湖南祁东县全县公职人员被要求参与募捐活动。
在网传的文件上可以看到,这个募捐涵盖了集体单位以及个人;
集体有明确的捐款金额,
个体分级别,什么处级多少,其他职工干部又是多少。
但问题是,
到了这样明确要求到单位,个人,名称,以及捐款的数字金额了,面对底层公职人员的吐槽,记者的问询,答复记者的工作人员还说,自愿的,不捐没人把你怎么样之类的话语。
还说,去年大家自愿捐了几百万。
三,
那么问题来了,
一是自愿的,为何还要明确到处级500,科级400,其他干部职工不得低于200元;
二是,自愿的,不捐也不会怎么样?真的不会怎么样吗?我们都知道在体制内拿捏一个人是最简单的,不像私企,你拿捏老子,老子卷铺盖走人,哪里都有一个吃饭的地方(这是之前,现在也不好弄了),但在体制内,说实话,除了那些裙带关系的,除了周公子们,哪一个不是历尽千帆才上岸的人,轻易离不开,也舍不得离开。如此,就容易被拿捏。这就好比县长的家的狗过生日,县长的秘书在办公大楼吆喝几句,到时候县长会在大酒店摆生日宴,大家随意啊。但问题是,真的是随意吗?秘书和司机,县长的小舅子等等都在大酒店门口拿着小本本记着谁来谁没来呢!
四,
除了这个问题之外,我们在来说这个捐款的本质。
在这则信息下很多的网友都在吐槽,问题是这个捐款真的能被用到困难群众的手里吗?
这是一个问题。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因为捐款这种事,我上面说了,是随本心,就像某个车管所卫生间里写的这句话那般:“我们缺乏三种教育,性,爱,死亡教育。它们分别对应,身体完整,灵魂充沛,生命价值。”
而捐款就是当中爱的教育。而捐,善,悲悯,是一个人灵魂的体现,是本心的折射,是在某个落叶吹落在脚下,某个孤苦老人幼童的眼眸与自我对视之后产生的同理,从而促使着自我的善意抵达灵魂。于此,身处自我温暖的手。
也就是说,捐款对应着善和爱,而善与爱是不能被绑架的。
被绑架的善和爱会给人带来不舒服的感觉,会让人渐渐对这个玩意产生排斥,从而造就的是内里善的磨灭。也就是说,逼捐,是一种社会文明的倒退。
五,
也许有人会觉得,公职人员都不差钱,捐点就捐点。
事实上恰恰相反,尤其是县域,我是有着一些朋友在这些县城做公职的,譬如上个礼拜从北边县城带着小孩到上海医院治耳朵的某个所的老刘。从他要来,我就开始盘算,先是住的地方,到吃饭等等,我几乎安排的事无巨细,不是我请客,而是因为我知道他就那点工资,又不会坑蒙拐骗,找洗头房按摩院拉保护费等等,也所以,我是替他考虑到怎么节俭怎么来,两天走了之后,他三百块都没花完。临别还说,都说消费高消费高,大城市消费也不高啊,和县城差不多嘞。
我只能敷衍着说,咱这没去市区,郊区就这样,不贵的。
也就是说,即便是公职人员,也是有区别的。有钱,不差钱的永远是那些周公子,有能力的佩霞们,真正干活的那些,说实话,口袋大多比脸还干净,看着体面,家里一地鸡毛。
也所以,这种逼捐,实则逼迫着的往往又都是很难的那些人,真正不差钱的人家感觉不到的。而这种逼捐造就的又是一种心理不平衡,甚至会把好人逼坏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