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远在北京的王震上将接到了来自江西省莲花县的一通电话,电话的另一头是一个姓甘的老教师,这位甘老师告诉王震上将有个农民被陷害,现在已经被下放到省里的农场进行劳动改造了。
王震上将(剧照)
王震上将听完电话之后来不及思考,就交代自己的秘书赶紧安排他去江西省的这个农场去看看这个农民!
究竟是什么农民?!居然能有这么大的面子,让王震这样一个战功赫赫的上将如此着急,并且亲自前去解救呢?
王震急匆匆地来到了江西省的这个劳动改造农场,刚进值班室便看到呼呼大睡的值班人员,顿时火冒三丈,一把将他掀翻了过去。
值班人员被惊了觉,气得大骂一声,然后转过头怒视王震,只一眼他便知道来人不简单,三五个随从,这一定是个大首长。于是,他便收敛怒容,恭敬地问道:“首长,您找谁?”
王震将军没好气地说道:“我找一个农民,一个被人陷害冤枉了的农民,一个被放到你们这里改造的农民!马上带我去你们的农场,我要亲自见他!”
王震将军被带着来到了农场,看到了一个身形瘦弱却又很结实,皮肤有些黑,明显的庄稼人打扮,正在稻田里挥镰割草的老农民,他只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年长自己三岁的老农民。
甘祖昌将军(剧照)
只见王震将军冲着那人喊道:“甘将军?”
老农民憨厚地回答道:“这里没有甘将军,只有农民甘祖昌!”
王震将军一声大喊,“甘祖昌!”刚一听到这声音,老农民便激动地回过了头,兴高采烈地喊道:“老首长!”原来这老农民是王震将军的老部下,在年龄上还是王震将军的老哥哥。
将军农民——甘祖昌
这个被下放劳改的老农民,叫甘祖昌,是一个老革命,是开国少将,还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动要求下乡务农的将军!
为什么堂堂开国将军,偏偏要放弃大好前程、高官厚禄,去当一个农民呢?
首先,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的新中国刚刚建立之初是经济凋零、百废待兴的,而且像甘祖昌将军这样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绝对没有像刘青山之流那样的所谓高官厚禄。
甘祖昌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当时需要搞建设,需要有人投身基层!没错,就是他那一颗一心为公、一心为党的初心!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甘祖昌将军本身就是穷苦人家出身,跟随党闹革命就是为了吃得上饭,让天下所有穷苦人都吃上饭。
从农民到将军,29年戎马生涯终成将军
1905年,甘祖昌出生在江西省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的贫苦的农民家庭,六岁的时候才在舅舅的接济之下进入了旧时学堂——私塾读书。可惜好景不长,家里的钱粮都难以为继,甘祖昌被迫辍学了。学生甘祖昌在七岁就成了农民甘祖昌。
就这样,甘祖昌每天跟着自己的父亲早出晚归,过上了时时饿肚子,总是被压榨剥削的苦日子,穷苦人家的孩子总是早当家,甘祖昌时常去有钱人家打工,可是这工钱和劳动却总是不对等的,那时的他只觉得不公平!
后来,年轻的甘祖昌碰上一个影响他一生的人——方志敏。
方志敏
1927年7月,江西省农民协会负责人方志敏来到莲花县,在坊楼镇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道理,同时讲解农民运动和土地革命的意义所在。
会后,甘祖昌主动找到方志敏,请教问题。方志敏向他进一步阐明了农民贫穷的真正原因,并告诉他:“记住我的话,穷人要翻身,就要闹革命。”从而使甘祖昌对中国革命有了初步认识。同年,甘祖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8年,甘祖昌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参加过井冈山斗争,五次反“围剿”和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和“南征北返”的湘粤边八面山、百熊锁等突围战斗,以及保卫陕甘宁边区历次重大战役和解放大西北数十次战役战斗。
甘祖昌将军
1955年,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了开国将军之一。
整整二十九年的戎马生涯,战争与炮火的洗礼,艰苦与现实的磨砺,信仰与理想的希望,甘祖昌将军可谓是“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
从将军到农民,29年躬耕田间不忘初心
1957年,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肖华上将到新疆视察工作,已是新疆军区的甘祖昌将军当面向萧华上将提出要回乡务农的请求,萧华报告中央后,经过中央的再三研究终于批准了甘祖昌将军的回乡申请。
甘祖昌将军(剧照)
其实,这已经不是甘祖昌将军第一次申请回乡务农了,他曾写过三次回乡报告,下面是甘将军回乡报告的一份底稿:
我自五一年跌伤后患脑震荡后遗症,时常晕眩,不适合做领导工作,但我的手脚还健全,可以劳动。请组织上批准我回江西省莲花县当农民,和乡亲们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957年8月,甘祖昌将军一家人收拾行李,准备回乡。甘祖昌特意嘱咐妻子龚全珍不要带棉絮,于是龚全珍将棉絮都抽了出来,只带了衣服的里子和底子,其实甘祖昌只是为了给组织省运费。
甘将军与龚全珍同志
最后,甘祖昌带着一家三代十二口人和少数行李,以及六头猪、十五只鸡、十五对小兔子,就这样回到了家乡。
其实,组织上还给他安排了两个随行人员,只是刚刚一个月之后,甘祖昌便将他们两个打发走了。甘祖昌这样说道:“我回来是来当农民的,不是当将军的,我个农民要秘书干什么?”
回乡休息了三四天后,甘祖昌就开始出现在田间地头,为大队捡粪积肥,还教给自己的孩子割草拔草,并且规定了每个人的拔草量。当年冬天,甘祖昌还到屋后开荒,挖断了八九把锄头,双手都磨出了茧子,荒地也终于变成了菜园。
甘祖昌的故乡沿背村是个山穷水瘦的地方,全大队三分之一的土地都是低产的冷浆田。解决产量问题就必须要兴修水利,但是当时资金不足,建设工作一直无法展开。于是,甘祖昌拿出自己的工资补上了资金缺口。
经过五个多月的奋战,一座蓄水550万立方米的浆山水库建成了,43华里长的水渠也同时完工。数千亩农田都成了水浇田,产量也是翻了一番。
除了给家乡兴修水利,甘祖昌还时常去全国各地参观研究出来的新品种,甚至自己还种了试验田,甘祖昌已经成了一个放在田里就让人认不出来的将军了。
农民将军的遗产:慢慢一铁盒子的“财宝”
将军的遗产里最最贵重的一笔是一颗初心!一颗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初心!甘将军常说:“活着就是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
其实,甘将军是有工资的,而且是一笔不小的巨款,他当时每个月都能够领到330元的工资,和积极参加劳动赚取工分的农民们比起来,这笔收入可以说是不菲的。正因如此,甘祖昌主动要求生产大队,自己的劳动不能记工分,可以说他一直都是无偿的义务劳动。
而且,甘祖昌没把这钱花在自己的家人身上,而是自己“挥霍了”。但凡是村里生产大队要建个桥、修个路,他总是要大方地拿出兜里的钱捐给公家,前后累计85000多元,约占他工资总收入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这钱也是一笔巨大的遗产,换来的是人民的一片敬爱之心!
还有,他为家乡留下了3座水库,25公里长的渠道,4座水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
这些都不是甘祖昌将军留给子女的物质遗产,他唯一的物质遗产是一个铁盒子,里面的财富对甘祖昌来说是最宝贵的,是他在1955年获得的三枚勋章!
1986年,甘祖昌将军逝世,享年81岁。后人是这样评价他的:
甘祖昌从农民到将军,再从将军到农民。人生经历,像过山车一样,穿上将军服,难,脱下来,更难。另外,甘祖昌是农民将军,不是普通农民,也不是普通将军,而是“特殊”农民和“特殊”将军。
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甘将军的故事到这里结束了,但是甘将军的精神永远都将传续!正是因为共产党人代代相传的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砥砺前行担当大任的决心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繁华如斯!或许,甘将军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共产党员才为人民服务,而恰恰是因为他为人民服务才被称得上是一位好的共产党员!
感谢阅读!
这里是说历史,讲述历史文化,凝聚中国力量,弘扬时代精神!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