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秀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苍天有泪竟无雨,草木无情亦可嗟,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总理在1976年永远离开了我们,中央马上成立治丧委员会,为周总理举行追悼会,并下令边防军进入一级军备状态。
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齐聚一堂,来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除了毛主席,因为他这时已经病重难以下床,妻子代替他来到追悼会现场,当时追悼会现场一片肃穆,在场众人都肃立了,不发一声,只有隐约的啜泣声在会场回荡。
江青一出现,就高喊着:“小超,小超……”,引来一众中央领导人的关注,江青和周总理邓颖超夫妇有什么过往呢,让我们走进周总理不平凡的晚年。
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
自1972年周总理被确诊为膀胱癌后,毛主席就多次给周总理打电话,让周总理多休息不要太操劳,但当时我们国家正处于政治动荡时期,中美关系还没有走上正轨,周总理对国家大事一直放心不下。
周总理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为了能给国家和人民多做些事情,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在之后的四年里,周总理大小手术先后总共做了十三次,平均每四十天左右就要做一次手术。
由于没日没夜的操劳工作,最终导致病情恶化,1974年的六月一日,周恩来离开了自己工作了几十年的西花厅,住进了北京305医院接受治疗。然而即使是在住院期间,周总理仍然放不下国家和人民,病榻之上,仍是他批改公文的身影。
他在住院期间每天都要批阅大量的文件,还要跟中央的重要领导人通过电话通话,或者是让中央领导人到医院来面谈,周总理住院期间通过各种方式共和中央领导谈话一百六十一次,外出开会七次,接见外宾六十三次,在医院开会二十次。
不注重休息的周总理,身体越来越差,到最后他浑身插满了管子,与病魔做着最后的斗争,第二年的一月份,专家组为周总理做了最后一次手术,周总理进入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时光。
1976年一月八日周总理在医院病逝,党中央立刻成立治丧委员会,在北京的八宝山为周总理举行追悼会。
这并不是不尊重周总理的遗愿,而是人民太过爱戴周总理,都想来向周总理做最后的道别,表达他们的哀恸。
1976年一月八日九时五十七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同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中共中央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发出讣告。
周总理一直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追悼会当天,联合国大厦也降下半旗为周总理致哀,在全球各地更有一百三十多个不同国家和政党领导人向北京党中央发来唁电。
邓小平同志向周恩来总理致悼词,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社会知名人士和北京的人民群众都来为周总理送别,人们心里藏着无限的悲伤,抑制不住悲痛的心情放声大哭。
周总理的老战友、夫人邓颖超守候在周总理的遗体前,党和国家领导人怀着最深切的敬爱和极其沉痛的心情向周恩来同志的遗体道别。
朱德老总、叶剑英、邓小平、宋庆龄、李先念、华国锋、王振等党中央的领导人先后来到追悼会现场向周恩来同志的遗体行三鞠躬礼,向周总理的家人表示慰问。
随后郭沫若、聂荣臻、陈云等人纷纷来到,在京的中共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以及党政军各方面的负责人向周总理的遗体沉痛道别。
还有专程来京向周恩来同志告别的地方领导人,有中共浙江省委代表谭启龙、中共江苏省委代表彭冲。总理生前的医务人员也前来向总理告别。
江青随后也来到追悼会的现场,并称呼邓颖超为“小超”,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和江青很早就认识了,早在1937年江青就来到了延安,后来与毛主席结婚,虽然那时她参与政事不多,但还是难免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人有很多接触。
据说周恩来还在和江青一同前往中央党校时为了避开江青的马从马上摔下来摔折了胳膊,随后赶到中央党校后,周总理在接受校医院的简单包扎时只说是自己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的,只字不提江青的事。
江青
为了不耽误报告,周总理甚至只进行简单的包扎就走上了讲台,袖子下的右臂绷带处还渗着血,后来周总理还带伤参加了党中央的几个会议,右臂的伤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
虽然周总理不说,但与周恩来、江青随行的警卫员却原原本本地把这件事情的原委报告给了毛主席,主席急忙派秘书去探望周总理,一边怒斥江青乱出风头,耽误大事。
江青也感觉很愧疚,一直频频到周总理家探望,旁人也不清楚原因,只道是给主席传话。
一直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周总理才在邓颖超的陪伴下前往苏联治伤,但还是留下的毛病,导致周总理的右臂一直不太灵便。
群山肃立,山河落泪
敬爱的周总理,他赤胆忠心为革命,他终身奋斗为人民,他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世界人民的幸福和光明无私无畏,战斗了一生。
全国人民都在哀悼周总理,全国人民都在呼唤他,想念他。八亿双眼睛都想看一看他,八亿颗心都在为他哭泣,相信他的在天之灵也能听到这一声声切切的哀思。
不能来北京送别周总理的各地群众和百姓们,手捧讣告、热泪盈眶,千言万语涌心头,哀思无限难以诉说。
长街十里送总理
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周恩来同志和我们永别了,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在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团结一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1976年一月,长安街上人山人海似繁华,却多了许多凝重,原来就在几天前的八号,周恩来总理逝世于北京。到十五日民间制作黑纱白花的原料都早已卖到脱销,而周总理的追悼会就在这天正式举行。
会上五千名与会者聆听了对于周总理的悼词,追忆周总理不平凡的一生。悼词的朗诵者,不是别人正是邓小平,邓小平和周总理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不然如此重要的任务不会交到邓小平手中。
周总理的遗体火化后,邓颖超大姐亲自完成总理生前的遗愿,将总理的骨灰撒在了北京天津,山东上海等地。周总理一生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五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二十六年的总理任期,周总理一直廉洁奉公,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周总理在世的最后几年仍然在为国为民操劳,仍然为新中国作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其中接见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进行的友好沟通,至今仍然对中美关系的处理上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在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彼时的毛主席已经病重难支,周恩来负责主持接待工作。尼克松乘专机到达中国,周恩来总理到机场迎接,中美就此开启破冰之旅,随后周恩来总理宴请尼克松总统夫妇以及美国来访的客人。
周总理接机尼克松总统
在隆重的欢迎晚宴上,周恩来总理率先致祝酒词,用短短的几句话表明中美两国应该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打开两国关系的新局面。
周总理从国家发展的实际出发,认为中美两国社会制度存在的分歧不应该妨碍中美两国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这段简短有力的发言,为中美破冰,建立珍贵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调。
对于这次访华,尼克松本人更是费了一番心思,他在晚宴上的致谢词中引用了毛主席的诗词:“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他希望两国人民能够携手缔造一个新的、更美好的世界。
在致辞结束后,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共同举杯祝酒,当两个人碰杯时,周恩来总理特地将自己的酒杯杯沿低于尼克松总统的酒杯,这样做是为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礼相待,谦以待人。
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在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一共进行了五次正式会谈,二月二十三日的会谈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周恩来总理的车到达的时候,尼克松总统亲自为周总理脱掉呢子大衣,这个镜头,也被美国记者拍下了传回国内,在美国电视上播放,产生了极为轰动的效应。
随后毛主席抱病会见了尼克松总统,这场会见本来因为毛主席的身体情况只安排了二十分钟,但那天毛主席神采奕奕,精神充沛,与尼克松总统一直会谈了一个小时十分钟还没有要结束的意思。两人握手的情景被称为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随后两方人员签订了中美外交史上著名的《中美联合公报》,两国秉行求同存异,在国家利益方面找到了许多共同点。
尼克松表示他非常有幸能和毛主席和周总理会谈,中美联合公报只是一个开始,今后要做的更重要的事情是建立一座跨越一万六千英里大洋和过去二十多年敌对情绪的桥梁。
尼克松一行人在北京逗留了一周时间,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
周总理生前曾考察过北京故宫周边的建筑布置情况,对于这次考察,一位当时在场的建筑师张镈在他的回忆录中是这么写的:谈话谈到一点三十分,总理先带我们登上了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顶层平台,由东南向西北,目测了北京饭店和西华门之间的实景,然后决定亲自攀登西华门的城楼和城墙现场。
时值初冬,张镈穿着棉大衣还觉得有点冷,周总理的制服夹大衣显得十分单薄,让人担心他是否会受凉。
最终经过研究决定在故宫的西墙上加盖一排房子,有两层楼高,在这次考察当中周恩来总理的一句话让张镈这一辈子都没有忘记,那是在他从北京饭店东楼施工现场下来休息谈心时说的。
周总理说:“我多么希望能活到八十岁,能为党和人民多做几件事”。
在说这番话时,周恩来总理七十六岁,那时他已经被确诊患上了癌症,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工作,并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永远地印记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5医院的病房里。
到了1973年的三月,周总理刚做完直肠癌手术,很巧的时这个时候突尼斯的总理努依拉,他来中国访问,表示一定要见总理。
外交部跟他解释道:“我们总理病重住院了,不能见人”。
努依拉执拗地表示:“我就是要见一下总理,见不到总理我不回国”,外交人员表示你不回国也不行,我们总理在医院呢,没法见你。
努依拉说:“那这样吧,如果你们怕我有细菌感染总理,那我隔着窗户看一下我就走”,然后他不清楚周总理住的解放军305医院的病房外头是没有窗户的,也不可能在外面看到病房里面的总理。
最后工作人员只好上报总理,总理同意了,就躺在病床上躺着见了他十几分钟。
这件事充分说明了当时周总理在国际上的威望和国际友人对他的热爱。
如今祖国锦绣繁荣,国家强盛,人民幸福,这盛世也有您的一份功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