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先于英法部署激光武器了,但功率只有20千瓦,拦截一架无人要照射10-20秒。

韩国部署激光武器
据比利时Army Recognition网站近日报道,韩国已开始向前线部队和包括首尔在内的选定城市部署Block-I型激光的防空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Lock-I激光武器测试画面)

连韩国也有激光武器了,且已经部署了,要知道英国的"龙火"和法国的SAPHIR激光武器都还处在测试状态呢?韩国能赶在它们前面实在是出乎意料。

不仅如此,韩国激光武器的进度还很快,要知道,这个Block-I才刚刚在2023年的航空航天和国防展览会上首次展出。Block-I这么急着服役,与2022年5架朝鲜无人机越境不无关系。

Block-I激光武器主要用于近距离直接摧毁小型固定翼或多旋翼无人机,由韩国国防科学研究所主管研发,韩国本土军火商韩华航空航天公司负责生产测试,总投资1000亿韩元,即7250万美元。

从2019年开始开始研发,2023年获准执行实战任务,2024年7月就开始生产了,这个速度已经非常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国Block-I激光武器系统体形庞大)

Block-I系统主要包括一个庞大的集装箱体以及上面的发射装置,整个系统长9米,宽3米,高3米,且发射装置还没有集成雷达,只在旁边一个高高的架子上弄了个光电探测设备,看上去非常笨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Block-I的功率只有20千瓦,杀伤距离3公里,且烧毁无人机发动机或电子设备需时长达10-20秒。

韩国激光武器的缺点
由此可见,虽然韩国Block-I先于英法服役,但在性能上却有很大局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功率太小。Block-I的功率只有20千瓦,而即使要对无人机这种"低慢小"目标造成硬杀伤,激光武器的功率至少也要达到30~60千瓦之间的输出量级才有实战价值。

正因为如此,Block-I才需要10-20秒的能量积累才能烧毁无人机发动机或电子设备,如此漫长的时间决定了Block-I基本上没有多目标拦截能力,也就没多大实战价值。

Block-I的功率之所以如此之小,显然与韩国在电力供应和冷却方面的短板有很大关系,实际上,各国车载激光武器系统的功率普遍不高,即使是美国8X8底盘的斯崔克激光战车的功率也才50千瓦,我国采用6X6底盘,功率60千瓦的LW60激光武器系统已经是现阶段的天花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斯崔克激光战在)

  1. 关键技术和元器件依赖进口。韩国虽然是发达国家,但毕竟是一个小国,而激光武器系统的研发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实力,因此,韩国在研制Block-I的过程中,大部分关键技术和元器件都是需要引进的,这就形成了严重的对外依赖。
  2. 无法做到小型化。这个就显而易见了,Block-I的整个系统不仅非常庞大笨重,集成度也不高,发射装置和传感器还是分体式的,这就使得Block-I的部署能力受到了严重限制,只能固部署,用来对要地或关键设施进行有限的无人机防御。

此外,由于没有安装雷达,Block-I激光武器也不具备全天侯作战能力。总的来说,韩国Block-I与日本的10千瓦激光武器基本处于同一个技术水平,后者虽然功率小,但却实现了车载。

更重要的是,由于功率过小,Block-I基本上不具备多目标拦截能力,这么快部署,与其说是用来拦截无人机的,倒不如说是用来鼓舞士气,安定人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10千瓦激光武器系统)

结语
韩国自然也知道Block-I不堪用,所以很早就制定了后续发展计划,Block-I的改进型Block-II的功率提高到了30千瓦,且集成到了K239多管火箭炮的底盘上,准备在2030年之前完成研发。

Block-III的功率则增加到了100千瓦,射程达20公里,要求具备拦截蜂群无人机、导弹、火箭尤其是朝鲜远程火箭弹的能力。

不过由于关键技术和元器件依赖进口,加上相关技术人才队伍匮乏,已经决定了韩国激光武器的上限,其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最终也只能是想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