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抗日女英雄赵洪文国被捕,这一消息很快传遍了西北地区的大街小巷,人们的叫好声一片。许多百姓自发聚集,联合向看守表态,想要中央处决赵洪文国。
这一消息传到北京后,不少人认为应当顺应民意,处决罪犯,中央里绝大部分人也是持以这个态度。
但就在这时,周总理却找到了毛主席表示,“赵洪文国在抗日时期立下了大功,也是一个爱国人士,我看我们应该再给她一次机会。”
听完周总理的话,毛主席陷入了沉思。
那么,赵洪文国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会引来如此大的民愤?毛主席又将做出了怎样的决断呢?
村妇组织游击队
1931年,沈阳突然遭到日军袭击。不久后,东北惨遭日本侵占。
眼看着幼小的孩子成天跟着日本人学日语、拜天皇,辽宁红旗沟的一个农村妇女气得坐不住了。她怒骂这些洋鬼子不仅骚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现在还要把中国的孩子教育成屈辱的“奴隶”!
这个人叫洪文国,因为丈夫姓赵,她总说自己叫赵洪文国。她大字不识几个,也就会写写自己的名字,思想上却很进步。
她鼓励男娃子去读书,也极力劝说村里的女孩不要缠脚。因为平日对左邻右舍都很关心,洪文国在村里的风评很好。
所以,当她号召村民团结起来抗击日本人的时候,很快就得到了回应。
这个平时杀鸡都不忍看的农村妇女,竟然开始张罗起村民修碉堡、练习打仗。甚至到别人家里动员村民去参加抗日,鼓励村民有人出人,有钱出钱。
凭着锄头、菜刀搞偷袭,少量的枪支几乎都是捡人家掉的。
洪文国让儿子赵侗带着这群装备简陋的“游击队”到处给日本人找不痛快,见到独行的日本鬼子就上,看到他们运输军械和粮草就劫,也享受过几次成功的喜悦。
但也因此激起了日本人的不满。有一天,正在家里和义勇军们讨论下一次行动计划的洪文国突然被日本人抓走了。
在日本的碉堡里被严刑拷打,逼她说出“土匪”的下落。
没想到年近六十的洪文国啐了一口唾沫,顶着牺牲的风险反骂了回去,她说你们日本人在中国烧杀抢掠,还把中国的义勇军叫做“土匪”,你们实在是太不讲理了!
见从她嘴里也问不出来什么,又怕枪杀会引起舆论,日军便把她关在牢里,任她自生自灭。
没想到这个小老太太十分聪明。一日,她看日军守备不严,竟然偷偷从牢里溜了出来,随后跑到北京和儿子赵侗会合。
“我们还得抗日,洋鬼子一天不除,大家就过不了安生日子。”
她在牢里吃了苦,但出来后不但没有退缩,反抗日军的情绪更加激烈了。她将儿子赵侗送去牡丹江,让他和苗可秀等热血青年一起组织“中国少年铁血军”。
东北舰队司令听闻洪文国的经历后,对这个满腔热血的老太太很是佩服,念她年事已高,又受过牢狱之灾,就给了她两千块钱让她在北平郊区寻个住处安度晚年。
1937年,日本再度侵华,在北平发起卢沟桥事变。听闻此迅的洪文国立刻坐立难安,想要为国家做些事情。
这时,儿子赵侗找上她,希望老母亲能在北平为这些抗日青年寻一处藏匿之所,以便运输军械物资。
于是洪文国二话不说便揽下“大任”,不仅帮忙藏运枪支弹药,还拿出了司令给她的两千大洋添购军火。
从此,洪文国再度踏上了救国之旅。
“双枪老太婆”之名的由来
儿子在前方主战场上作战,洪文国就在后方帮忙动员老乡,筹措军费。虽然洪文国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她在后方动员上却很有能耐。
她沿着附近的村子,一处一处地跟他们讲东北地区的遭遇,以及他们的游击经历,并呼吁大家一起把日本鬼子赶跑。
她说,“很多人都觉得把孩子藏起来才是爱。但只要日本鬼子还在,我们就得竖起耳朵提防着警报。”
“有些时候跑得了,但还有些跑不了的孩子,要么被炸死,要么在逃命时被踩死,这样死得太屈辱了。如果让他们到战场上,说不定还能灭掉几个日本鬼子。”
这个农村妇女用最质朴的语言说出了最饱满的情绪。很多人听过她的演讲后就决定跟着赵侗去打仗。
但洪文国也踢到过“钢板”。
一天,在北碚的打谷场,附近的村民都赶来围观传闻中的“游击队之母”。没见到真人前,大家都以为她会是个身板结实的中年妇女。
没想到,走进人群中央的却是一个又矮又瘦的小老太太,头上裹着方巾,穿着青布衫和腰裙,笑起来非常慈祥。这哪里像个抗日英雄,分明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东北老太太嘛。
所以当她再一次发表了激情澎湃的演讲后,却遭到了一阵嘘声。
“就是个在家看孙子的老太婆而已,咱们别被她给忽悠了。”
人们对她冷嘲热讽,说她不懂打仗。还质疑她说的那些经历就都是在吹牛皮。
眼看天色渐晚,洪文国知道自己与他们多说无益,必须得让这群村民亲眼看看才肯相信。
于是她便指着远处的两处树杈说,“你们看,假设这就是两个日本鬼子。”
说完,她突然从腰裙下拿出了两支盒子炮,一手一个,瞄准树杈同时开枪。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就看见两棵树枝掉在地上,村民一阵叫好。
原来,洪文国闲暇时就让儿子教她打枪,也练就了一手好枪法。不仅如此,她还教8岁的孙子打枪,教导他要变成一个神枪手,以后好和他父亲一起并肩作战。
“你也来展示一下。”
洪文国又递了把枪递给了同行的小孙子。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看,这么小的孩子会打枪?
只听“啪”地一声,奶奶指给他的“鬼子”就被“打倒在地”了。
“好!”,只听周围的掌声不断,纷纷夸她人不可貌相。
就这样,镇上的几百个村民就纷纷跟着她去到赵侗的部队里战斗。
洪文国也因为这事得了个“双枪老太婆”的称谓。
人生得意时
随着洪文国的知名度扩大,有不少记者赶来前线对她进行采访和报道。其中比较知名的报刊有《救亡日报》、《立报》等。
记者们在报纸上对她进行了大肆的宣扬,讲述了她游击作战、监狱救人以及如何扩大队伍的故事,这个“双枪老太婆”在全国范围内都出名了。
甚至有些人看了她的报道后主动跑去找赵侗要求加入他的队伍,成为义勇军的一员。
不仅如此,日本的一位女作家绿川英子也跑来见她。见来者是个日本人,洪文国原本不愿见,但看她态度诚恳,和战场上杀红眼的日本鬼子很不一样。
于是语重心长地跟她说,“孩子,中国和日本是邻居。你们这样侵略我们是不对的,你回去同他们(日本人)好好说说。”
最后,她又说,“孩子,我们虽然没有飞机大炮,但我们不怕死,只要有菜刀和锄头就敢上前杀敌。中国人是杀不完的,一批人倒下了还会有另一批人补上来的。”
洪文国的话让绿川英子印象很深,她在文章中对这个中国老太太大加赞扬,说中国正是有千千万万个像她这样的母亲,战场上才有千千万万个杀不完的士兵,她是中国妇女的表率。
这样一来,洪文国的“公务”越来越繁忙,不仅各地都有人邀请她前去做演讲,还有一些先进组织也想与她见面。
洪文国受邀一路从东北前往华南地区,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1938年9月初,在香港欢迎洪文国的妇女会议上,陶行知、邓颖超、何凝香、吴菊芳以及一些香港名流纷纷出席。在会上,洪文国再一次生动地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她们赵家的抗日故事。
陶行知听后深受感动,前后为洪文国写下过两篇打油诗,分别是《送给赵老太太》和《新年小诗》。
其中“东洋出妖怪,中国出老太。”的诗句在当时十分流行。
在最后拍摄大合照时,大家纷纷让座,让洪文国坐在了一排最中央。
此外,热情接见洪文国的不仅有民间组织,还有国民党。在香港待了几日后,洪文国转投去往广州。
听闻她要来,国民党的省书记和政治主任都赶来迎接。国民党的热情款待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也是从这开始,洪文国开始逐渐走上国民党的“贼船”。
甘做匪首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在选择“站哪边”时,洪文国选错了路。
最初,儿子赵侗还坚定地同共产主义站一边。但国民党一声声“游击队之母”、“句句英雄话,愧死男儿汉”的赞扬在洪文国听来无比受用。此外,据传蒋介石还曾有意与她结为“异姓姐弟”,并许给了她“国民党高官”的巨大诱惑。
说到底洪文国只是一个农村妇女,搞不懂政治。比起共产党的艰苦作风,这个无党派人士终于抵不住国民党的糖衣炮弹,接受了国民党的思想荼毒。
他的儿子赵侗也紧随其后加入到了国民党的阵营中。
曾经的战友如今变成对手令很多人扼腕叹息,不少人前去劝阻都无功而返。甚至赵侗直言说自己多次想要杀了他们,但看在昔日的情分上他才没有下得去手。
1949年,国内大部分地区被解放。败局已定,但蒋介石贼心不死,将洪文国的部队改称为“反共救国军”。
在他撤退时给洪文国留下了一封亲笔信,希望她能“奋起当年精神,发扬游击经验。”并祝她早日取得成功。
此时,洪文国还沉浸在“姐弟深情”当中,对蒋介石的话深信不疑,完全不知自己被人利用了。反而感激涕零地自称是“总统府留守”,要坚决地剿灭“共匪”。
为了扩充人手,她在西北地区招纳了一批土匪。所以打仗时,这支部队的作风也“匪气”十足,烧杀抢掠,不像是正规部队,反倒像是一批山贼。
而洪文国不仅不知道纠正这一恶劣作风,反倒受了他们的影响,变得麻木不仁。
当刘邓大军打过来时,她深知难以抵抗,便伙同部队对城内的银行进行大规模抢劫之后下令撤离,但最终还是被我军俘获。
听说洪文国被捕,很多被她残害过的百姓都纷纷请愿,希望中央能杀了她。
但周总理念及她曾经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还想再给她一次机会,更是交代相关人员要优待她。
于是解放军没有立刻将她击毙,而是心平气和地与她“谈条件”,希望她能缴械投降。
被俘期间,我党没有将她关在监狱,而是找了一处房门敞开的院落让她居住。还找了女同志来轮流陪她。
怕她无聊,给她送来报纸和毛主席的著作,没想到她的态度很是傲慢,送来的书报看都不看一眼。
期间,我军同志不断给她做思想工作,给她分析利弊,并直接指明蒋介石对她的利用。
但此时,她还做着“麒麟阁上图尊荣”的美梦。共产党的好心相劝被她误解为“挑拨离间,诱惑忠良”。于是说起话来夹枪带棒,没有一点悔改之意。
1950年,赵洪文国在四川被枪决,时年71岁。她的儿子也在“反共”作战中被歼灭。
对于枪决她的决定,毛主席又额外做了批示——要善待她的家属,将那些没有犯过重大错误子孙释放。
赵洪文国的经历实在令人唏嘘,她的一生经历过夹道欢迎,也经历过人人喊杀,最终成为了国民党的牺牲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