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会摇秋招火的一塌糊涂,大学生争当摇子,开玩笑说:中专提前批,大专择优录取,本科以上都不要。

玩抽象是对现实情绪的消解,搞土味是对老艺术家的致敬。

对库里南碎片的向往,对羊毛月的愤怒,对学历贬值的无奈,似乎都是就业压力的折射。

有人说张雪峰变了。

比如,前几年,在他成名的视频中,会掏心窝子的跟大家讲:“几乎所有的500强企业,他们都告诉你学历不重要,但是,他们不会去齐齐哈尔大学招聘,他们说的都是假话。”

跟同学们说为什么要考研时说:“没有什么事再比学习容易了,社会的难有千万种,你会违心的夸老板孩子,会忍受讨厌的同事,会为了签单被迫灌下白酒”。

到了今年,他说:不要说考研就代表怎么样了,一个电灯掉了砸到10个人,8个是大学生,还有两个是拿着通知书的新生,学历不代表什么”。

还说:“不要听别人说某个专业好,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这两段话,其实都没错。

一个是励志鸡汤,另一个是心理按摩。

10年前,考研人数一路走高,2020年首次突破300万人,仅仅两年后再次突破400万人,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达474万,创下历史新高。

在考研人数暴增、创业氛围浓厚、地产与互联网高歌猛进的时代,该励志就要励志,这碗鸡汤越浓越好。

10年后的现在,教育部数据,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是388万,连降两年,比2023年减少了86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预期与现实错配越来越严重的时代,该按摩就得按摩,手法还得温柔一点,要不然容易刺激到家长学生敏感的神经。

2024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中显示,硕/博士毕业生的offer获得率为44.4%,反而低于本科生的45.4%。

张老师在卷学历的年代做考研,就业难时做志愿填报,还都能做到一等一的行业地位,就这份审时度势的眼光,远非常人可比。

从比学历到选专业,社会风潮变得越来越务实:找饭碗,远比那张纸更重要。

所以我们看到,考研考公的“冰火两重天”。

2020年国考报名人数143.7万,报录比为1:59.5。2025年341.6万人,报录比1:86。

5年暴增200万,24年、25年加速上涨,年轻人抢着为人民服务的热情高涨啊。

之前的评论区里,有个小兄弟就挺背的,2022年的报名高峰考研,在2025年的报名高峰考公,哪里人多去哪里。

这么想就能理解考研冷,考公热了:大家好像都想明白了,反正考了研最终还是要去考公,还不如早做打算,少走三年弯路。

家长孩子这边发愁选专业,高校那边正忙着换专业。

央视12月9号报道,高校本科专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大洗牌”。

9月份教育部的发布会上有句话:“本科不牢,地动山摇。”

过去12年,新增本科专业布点数2.1万个,撤销或停招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数1.2万个。

如果按五部门2023年发的优化方案,到明年底,会调整高校20%左右的学科专业布点。

现在,全国本科1308所,本科专业布点数6.2万个,去年增设、撤销、调整涉及3389个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算,今明两年,会清洗近万个专业。

你一定想不到,撤销最多的不是人人喊打,网上已经丧失呼吸权的文科专业,反而是工科。

近5年数据,工学门类以30.95%的占比高居榜首,成为撤销数量最多的学科类型,管理学、理学紧随其后。

在2015到2021年的7年时间,共有90所大学撤销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84所大学撤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76所大学撤销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撤的多,新增的也多。

华中科技大学的论文说,被撤的大都是典型性传统工科专业,同时,在新增审批专业中以“智能/智慧+”的形式呈现。

AI治百病啊,土木变成了“智慧建筑”,机械变成“智能制造”,环境工程改名“智能环境工程”,采矿改成“智能采矿工程”,就连英文也能变成“AI英语”。

社会变化太快,家长和孩子选专业懵了,高校换专业也懵了。

这不是“一窝蜂哪热往哪凑”,而是在:房建岗位缩水,经管专业被AI替代,铁人三项与吉祥三宝大增,投融资风险偏好下降的环境下,“学以致用”的实用主义回归。

你看,过去20年,是大学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的20年。

而过去5年,是消费捂紧口袋,岗位被压缩,短视频放大焦虑,AI、自动化、机器人、智驾飞速发展的5年。

如此生活20年,直到发现书生无用。

“如果我没读过书,我可以找别的活干,但偏偏我又读过书。”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前天和站里朋友聊天,都在说低欲望时代,我们的游戏、茶饮、盲盒、宠物行业,会复刻当年的日本,会迎来穿越周期的风口。

问题是,我们真能复刻日本么?

能,但周期不一定。

中国车市一天,国外车市一年。我们的行业景气度从萌发到成熟到衰落,1年顶得上国外5年。

这就对默守陈规的高校和大学生,提出了严苛的要求: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过去了,除非你像“变色龙”一样,具备极强的适应环境能力。

我们见过太多高位跌落的人生:大厂裁员后投遍简历高不成低不就,年入百万的项目总从夜夜笙歌的KTV到深夜发名片的代驾,当年置业顾问月入两万就敢买大A6子,现在刷爆信用卡也平不了账。

大家还记得么?前几年鹅厂和老干妈闹的大乌龙,千万级别的项目,涉及商务、市场、运营、产品、法务、财务,愣是没人发现不对劲。

内部人士反思说:庞大机构的小小螺丝钉,只需要接任务执行,你以为已经层层把关,建立了牢固的架构体系,但外力轻轻一推,可能就倒了。

几百年过去了,亚当斯密的理论,依然是金玉良言:极致的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分工的深入,又会使人的技能变得单一和呆板。

不谈宏大叙事,我说点个人的粗浅见解吧,稀缺性+执行力+承受力,能避免自己成为单一工具属性的螺丝钉。

比如都在做自媒体,有卖运营课的,有卖剪辑课的,教你怎么布置直播间的。。。

但是,剪辑可以外包出去,AI能识别口播,以后甚至能生成素材,还能模仿人的声线。

至于怎么运营,复盘数据,如何引流投流,买什么设备,去网上一搜,有的是免费分享,求着让你看。

只有内容、风格、文案,是很难教会的。

这是稀缺性。

换个角度,知道自己说话磕磕绊绊,担心自己出镜形象太丑,害怕同事朋友亲戚看扁自己,晚上告诉自己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第二天又刷了一天短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人会犹豫不决?因为机会成本的不确定性。

当专业没有多少选择,考研考公没有选择,拥有的越少,押注做尝试的机会成本越小。

试错的最烂结果,无非是这事没做成,被人背后说几句而已。

这是执行力。

还有,人被逼到一定份上,面子一文钱不值。体面是给别人看的,收入是给自己花的。

都知道CBD办公室喝咖啡点外卖对齐颗粒度舒服,没人喜欢贴瓷砖、改水电、做汽修,但人家赚的真不一定比你少。

当长衫已经衣不蔽体,脱下来没什么丢人的。

这是承受力。

学历没用吗?有用,清北复交有用,二本大专没用,因为稀缺。

读书没用吗?有用,读了去做才有用,死记硬背没用,因为执行力。

正好看到句话,与诸位共勉: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生真正的悲剧,是成人害怕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