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民一家亲,遇难见真情。”“人民警察为人民,失而复得暖人心。”一面面锦旗,一句句感谢语的背后,是守万家灯火、筑平安防线的坚守,是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的付出。
2023年7月以来,海东市公安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推出多所连片大防区“两队一室”警务改革,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等充分吸收到做精综合指挥室、做专社区警务队、做强案件办理队的改革举措中来。一年来,海东公安立足改革、凝聚合力,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增强人民群众改革获得感,“大防区”共治逐渐走出社会治安防控新路径。
一县(区)一品牌 “矛调室”共筑平安
冤家宜解“不宜结”、情理融合“化心结”、依法公平“做了结”、邻里共织“平安结”……12月12日,西海全媒体记者走进海东市平安区公安局平安派出所,在“平安结”矛盾纠纷调解室看到这样的提示语。
“这里是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小窗口’,很多家长里短的矛盾能在这里得到化解。依托‘平安结’矛盾纠纷调解室,我们已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6起。”平安派出所副所长、平安主城区大防区社区警务队队长李梦婧说。
提起化解矛盾,李梦婧讲了一件事。今年6月12日,平安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一名10岁左右的女孩在路边哭泣,说父亲打她了,还把她赶出了家门。
值班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将小女孩接到派出所的护蕾小屋。女孩告诉民警,她母亲生完妹妹后离家出走,至今没有消息。
为了解事情的原委,民警把小女孩的父亲叫到所里,并联系平安区妇联、平安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参与调查处置。经见面谈话,调查走访周围群众,民警发现女孩被父亲虐待的事实不存在。
在“平安结”矛盾纠纷调解室护蕾小屋,面对民警细致入微的安抚开导,女孩承认自己撒了谎。她说,想吸引警察的注意,寻找多年未见的母亲。民警设法联系到女孩的母亲,对方表示愿意按时支付抚养费,却不愿再和孩子见面。
针对女孩因母爱缺失,导致心理出现的问题,民警多次走访看望,联系平安区妇女联合会为女孩开展心理辅导。“如今,小女孩开朗、乐观多了,笑容时常挂在脸上……”李梦婧说。
海东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王学瑞说,互谅互让、互相帮助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最初一公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是公安机关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海东公安矛盾调解室寓意内涵不丰富、没有地域特色、距离“枫桥式”派出所提炼个性化地域化群众工作法的要求存在差距的问题,海东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安胜年把各县区的行政名称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巧妙结合,坚持把“平安不出事”作为主责主业,把“服务不缺位”作为重要任务,为各地公安矛调室“量身定制”了“个性化名称”和标准化“寓意解读”,形成了“一县(区)一品牌”的海东公安矛调室品牌矩阵。今年以来,各具特色的矛盾调解室已经化解大小矛盾纠纷1500余起,有效预防了“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的发生。
聚合群众力量 义警队伍发挥大作用
12月12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城下起了小雪,互助义警穿梭在街头巷尾,或街面巡逻,或疏导交通,用自己的方式守护一方平安。加强义警队伍建设,是海东公安推进多所连片大防区“两队一室”警务改革的措施之一。
“组建女子义警队,是威远大防区‘两队一室’警务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互助县公安局威远派出所所长、威远大防区综合指挥室主任周成福说。
3月7日,热心群众向巡逻的义警求助:威远镇西街青稞酒文化广场上有位老人晕倒了。义警雷探春和张玉红迅速赶到现场,发现一位老人晕倒在地。雷探春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张玉红多次尝试与老人沟通。原来,老人姓杨,84岁,独自到威远镇逛街,步行到青稞酒文化广场附近时突然晕倒。
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初步检查诊断老人疑似脑溢血。两名义警立即协助医护人员,把老人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为老人打水,给老人吃药,用心照顾老人。
“我父亲八十多岁了,身体一直不太好,今天幸好遇到你们及时救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谢谢你们了!”随后赶来的老人的儿子握着义警的手说。
互助县公安局政委秦学荣介绍,威远镇辖区有12万余人,其中流动人口达4万余人,威远镇派出所优化整合警民资源,组建了38人的女子义警队,参与日常街面巡逻、调解民事纠纷、禁毒宣传、安防教育、文明劝导等辅助性警务活动,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女子义警队尽显女性细腻柔情,通过细心走访,排查小隐患、控制小苗头、调处小纠纷、提供小服务,倾听群众所思所想所求,面对面谈心、背靠背疏导,用“情理法”组合拳打造一把化解纠纷的“金钥匙”。组建以来,义警队协助社区民警调解矛盾纠纷59起。
记者了解到,海东公安大防区社区警务队积极组织乡镇、村居“两委”治安保卫委员会开展安全防范工作,联合村(社)长、楼院长、社区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打造了乐都义警队、互助女子义警队、化隆红袖标义警队、青年联防队、村民护卫队等一批符合当地治安现状、民风民俗特点的义警队伍。大家共同开展邻里牵手、商户联防、联户联防、联村联防,做好巡逻防范、信息收集、个人防护、纠纷调解、平安宣讲等工作,群众获得了更加坚实的安全感。
紧盯各方需求 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更加顺畅
除了紧抓破案、化解矛盾纠纷,海东公安在推进多所连片大防区“两队一室”警务改革过程中还紧盯群众、企业需求,主动延伸服务触角,服务好群众和企业。
海东市河湟新区,109国道、京藏高速、兰新高铁贯穿东西,紧邻曹家堡机场,便捷的交通,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了省内外不少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河湟新区公安分局副局长、河湟大防区防区长韩新生介绍,新区入驻企业多,流动人口多,治安形势复杂,分局聚力整合警务资源,主动延伸服务触角。同时,开展“平安进园区、服务到企业”活动,定期深入企业,指导落实内部安全防范主体责任,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常态化开展警企座谈会,服务企业发展。今年以来,走访企业204家,开展“送法入企”活动88次,发现消除各类风险隐患46处。
河湟大防区以企业的难点、痛点、堵点为切入点,组织各派出所、交警大队常态化开展警企座谈会,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截至目前,共办理“跨省通办”户籍业务57人,提供上门办证暖心服务23人,解答解决群众户政问题2000余件,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通过“引导办”“上门办”“网上办”“便捷办”四办模式,满足企业、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加强与园区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王学瑞说,推进多所连片大防区“两队一室”警务改革, 通过“小所警力向中心所集中”“窗口业务向中心所集中”“综合业务向中心所集中”等措施,防区内的警力得以集约使用,小所的专职户籍内勤、兼职党务内勤调配到中心所综合指挥室或社区警务队,构筑了“警力跟着警情走、警务跟着需求走”的底子;推出跨所整合防区资源力量的措施,把想办案、能办案的年轻民警集中到案件办理队,将年纪大、情况熟的老民警集中到社区警务队,将懂科技、善管理的人员集中到综合指挥室,尽可能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各得其所,组建起真正有规模、能运转、出战力的“两队一室”,构筑了“以专业打职业、以团队打团伙”的底子;推出机关警力全部下沉、警务全部前移的措施,使基层机关警力联动更加紧密,派出所警力进一步充盈。在多种措施之下,海东公安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更加顺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