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中国从日本进口了大量化肥,生产队在使用完这些化肥后,发现装化肥的袋子是用质量上乘的白色尼龙布料制成,虽然上面印有“日本”、“尿素”等字样,但队长决定以每条袋子一定的价格出售给社员。社员们可以将这些袋子买回家,然后染成黑色或蓝色,用来制作裤子。
吃饱还是穿暖,一直是困扰国家和老百姓的一件大难题,因为人生在世,最离不开的就是温饱。
上世纪中期中国解放后,一贫如洗,社会上的一切事务都百废待兴,本来是要大力发展,可却遇到了抗美援朝战争。
在打赢开国第一战后,我国在国际上站稳了脚,国家这才带着人民全力向着解决国计民生的生产大事而努力前行。
当然,要是想解决国计民生,第一件事就是让老百姓吃饱,国家开始土地改革,这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样一来农民群体也成为整个国家工业生产的坚固后盾。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虽然只要愿意干活肯定能吃个饱饭,但当时还是无法全面满足农村地区的其他物质需求的。
衣食住行,咱们可以聚焦一个“衣“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广大农村地区,对衣服的利用率是极为令现代人瞠目结舌的。
农民对衣服的处理可是五花八门,用布票换来的布,往往是等到过年才会由家庭中的女主人亲自动手,为全家缝制未来一年为数不多的衣服。
穿上新缝制的衣服后,他们往往会格外珍惜这件好衣服,轻易不拿出来穿,平时都是穿旧衣服甚至是破衣服。
当新衣服也无法避免的成为旧衣服时,他们才会一年又一年的穿着它,不会轻易丢弃,如果家里有孩子的,大人会把这些旧衣服稍微改一改就让孩子穿,遇到调皮捣蛋的孩子,因为家里的衣服就那几件,衣服破了母亲为给衣服缝上补丁,而家里父亲干活时衣服也难免遇到破损,母亲也会找来补丁为之缝补,然后继续穿。
时间一长,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衣服上都是补丁,但全家人依然不舍得换,俗话说缝缝补补又一年嘛,衣服实在是不能穿了就会裁剪下来当衣服补丁,衣服补丁都当不了就当家里的抹布。反正六七十年代农村地区农民身上的衣服是现代人想也想不到的破,而那一代人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但也别小看农民的智慧,1972年,中日建交,当时中国还不具备生产化肥的能力,于是便和日本生产化肥的企业签订订单,把化肥运往中国,最后由一个又一个的生产队买下花化肥然后组织生产。
而当时日本人已经全面掌握了化纤生产技术,这样的技术不但可以制作布料设计衣服还能成为化肥的包装袋,日本人因为这种技术很经济,于是便真的用化纤技术生产化肥袋,包装化肥销往中国。
这些化肥用完后剩下的化肥袋,对于中国农民来说,质量竟然比自己穿的布料衣服还要好,于是稍微大家就会把这些化肥袋带到家清洗干净,重新染色,接着裁剪成裤子,穿上倒是很是舒服。
这些化肥袋子几乎全是白色尼龙布,当然穿起来和衣服的质感差不多,后来用化肥袋子制作裤子的方法被广大农村地区的人们所接受,不少生产队还出现了由队长带头收集这些化肥袋子,然后低价卖给社员改制裤子,这一现象在农村地区流行了好几年。
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改善,中国人也有便宜合适的衣物,布票也全面得到取消,当时对旧衣服的极致利用,也成为了一代人的回忆。#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震惊日本、红遍中国的化肥裤,一去不复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