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式沪剧《日出》首演倒计时

观众跷个脚,都可能碰到演员

12月19日下午5点,环境式沪剧《日出》在汾阳路150号上海沪剧院百年老建筑结束第一次带妆联排。首批观众发出赞叹,“太棒了。”舞美人员调整灯光,准备晚上7点半第二次联排。饰演陈白露的郜逸萍来不及吃饭,先换发型,“为了更符合时代特征。”12月23日,环境式沪剧《日出》将在汾阳路150号尚沪·演艺新空间首演,至2025年1月5日首轮演出16场。

汾阳路150号位于徐汇区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尚沪·演艺新空间所在的1号楼属于早期仿古典式花园住宅,具有典型的法式文艺复兴风格,它的二楼大厅为重点复原部位,也是《日出》演出地。

此次环境式沪剧《日出》,保留了舞台版《日出》经典唱段,时长120分钟,80位观众在汾阳路1号楼二楼进行环绕式观演。部分场景中,演员与观众近距离互动,如提灯寻找“小东西”。押解“小东西”等三楼演出场景,通过即时投影回传二楼多媒体大屏。

郜逸萍说:“比起常规舞台,环境式沪剧离观众更近,需要我们用饱满的表演、充沛的活力吸引他们的目光,还要反复练习麻将戏,以免被对面的观众看出牌不对。”钱思剑也感受到小剧场的不一样,“观众跷个脚,都可能碰到演员。他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回头也可能影响我们。”作为经验丰富的老演员,钱思剑迅速调整,“这版《日出》喜怒哀乐很强烈,咫尺之间的观演距离,让观众获得满满的情绪价值。”

用制作人沈传辰的话来说,“这一版《日出》前半场让人看得开心,后半场往‘悲’里走,但是不‘丧’,陈白露用死做出最后的抗争。”

非上海本地观众能看懂这版沪剧《日出》吗?《日出》排练阶段,上海沪剧院院长吴巍邀请8名新疆观众来看戏,“他们不懂沪语,但是完全进入曹禺故事的情景中。观众不需要会唱沪剧或者说沪语,也能加入互动行列。”(记者 诸葛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