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作家出版社,发现更多文学好书
耿军
写在时间的涌动里
如铁锈般陈旧的部分
也写那些新鲜欲滴的部分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作家出版社承办,以原创长篇小说形式聚焦新时代中国山乡天翻地覆的史诗性变革,多角度展现乡村时代变迁,生动讲述感天动地的山乡故事,塑造有血有肉的人民典型,为人民捧出带着晶莹露珠、散发泥土芳香的新时代文学精品,以文学力量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昂扬斗志与坚定信念。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既是向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土地、伟大的实践致敬,也是向周立波和《山乡巨变》等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致敬,是用文学的方式对时代的回应。
近日,央视《读书》栏目推出连续三期的专题节目,对“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进行集中展现。
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中)
湖南作家余艳与主持人李潘
“山乡巨变第一村”湖南省益阳市清溪村,湖南作家余艳与央视《读书》栏目主持人李潘漫步在立波梨园之中。“周立波1962年回来的,回来以后一看到陈树坡都变成了荒山坡了,就把自己的稿费拿了3000元,带领我们的村民在这里建田园、种树。这么多年,梨树一年又一年,每年都丰收,老百姓真就用着这个钱来接济自己,他们都记得周立波先生的深情厚谊。”
如今,新时代的作家们怀着和周立波一样对家乡的热爱与关切,深入乡村,写下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作家关仁山
提到“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作品创作中印象深刻的人或者事,作家关仁山感触颇多。关仁山认为,写一方土地,就必须了解土地的历史,要从读县志开始。《白洋淀上》在故事的发生地王家寨,村民基本上以打鱼为生。雄安新区成立之后,为了保护白洋淀的水质,故事女主人公“乔麦”关停了鸭厂,来到了微山湖。她在微山湖看到了通过种树发展的绿色产业,见证了当地的产业转型,联想到雄安新区生态之城的发展方向,她回到雄安新区,通过土地流转、培育树苗,把来自莫干山和长白山的红豆杉借新技术嫁接在一起,最终赢得中标,而这些故事也都有相对应的原型。
潺潺清溪绕过白墙黛瓦的村落,21座作家书屋宛如明珠般错落分布于清溪之畔,与自然山水相映成趣,晕染出一幅清新淡雅的山水田园画卷。屋外青山连绵,屋内书卷飘香。这座农房的主人卜雪斌是立波书屋的管理员,他曾为生计在矿场务工,日子颇为艰难不易。如今,随着村庄的巨变,越来越多像他一样的人回到了故乡。
卜雪斌
卜雪斌提到,三五年前,左邻右舍乡亲们聚在一起聊到最多的都是自己即将出去打工的去向。“那现在聊天就不一样了,现在聊的是我的儿子在开电瓶车,我的儿媳妇在做讲解员,聊到我家的女儿通过在书屋当管理员,由专科升到本科、考上了研究生,这种话题在我们村子里面到处都有。”
津子围在旅顺采风
津子围认为,现在乡村振兴还需要内生的动力,还需要乡村自身的动力。这个动力恰恰在年轻人回乡这一点上得到了体现。当年轻人回到乡村的时候,他们带乡村带来了活力,他们会用掌握的科技和新的理念来改变大众传统对乡村的认知。“我们现在一谈到乡村写作就想到农村,一定要是农村生活。其实现在的乡村已经不是这样,就像清溪村一样,城市里有乡村,乡村里有城市。”
周瑄璞
周瑄璞也回忆了在农村调研过程中的故事:“我们那里有一个80后红薯种植大户,那红薯一种就是几百亩,红薯窖的面积惊人。我开玩笑说,你这(红薯窖)就像兵马俑俑坑一样。他每年春天只卖红薯苗批往全国各地,由此来带动他的产业。”
作家们感慨,科技跟老百姓的距离其实不远,在清溪村里,也见证了科技兴农给乡村带来的巨大的变化。
潘远征
在清溪村的直播间里,一场农产品直播正火热进行着。这场直播的组织者是潘远征,他是一名邮二代,父亲是一名邮递员,从小就跟着父亲驮着邮包在自行车后面跑遍了安化的大山沟壑。潘远征说:“我看到这个山里人,不管怎么拼命,苦煎苦熬的,就是赚不到钱。那时候的我就想长大以后,尽自己的能力改变家乡的面貌,让老百姓过上好的日子。”
在地上修路,让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在空中通网,越来越多的农民借助科技的力量开启了创业之旅,更多的农产品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走向全国。小小的乡村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家出版社推荐
排版:邓 宁
编辑:刘 林
一审:刘岂凡
二审:刘 强
三审:颜 慧
作家出版社官方媒体矩阵
往期回顾,点击关注
“中国的佐罗”童自荣:好玩,八十了,八十而已
新书推荐 | 《人活起伏:欧阳修》:《百家讲坛》主讲人、千万粉丝知识博主何楚涵,带你走近北宋“文坛一哥”欧阳修
新书推荐 | 《在伊犁》:王蒙“新疆叙事”经典代表作,深入了解新疆伊犁多民族聚居地的地域风情、民俗文化、人文特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