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牌建设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
——2024年度辽宁法院品牌建设验收评估会现场扫描
如何更好地发挥司法品牌引领带动审判工作整体提升?
怎样推进审判工作走向全国前列?
12月19日,2024年度辽宁法院品牌建设验收评估会在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汇报建设情况,点评经验亮点,听取外部建议……会场群贤毕至,来自省人大及省直政法各单位的领导,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部分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聚一堂,为辽宁法院品牌建设把脉,共话品牌建设新实践,共谋品牌提升新思路。
从“补短板”到“树品牌”
全省法院88%的案件在基层,73%的人员在基层,审判工作要走在前列,基层基础建设必须先行。
2022年4月,辽宁高院党组站在夯实长远发展根基的高度,确立“以提升初始案件质效为中心,系统推进强基建设”工作思路,坚持“长谋划、短安排”,制定系列文件,启动实施为期三年的强基工程。形成人往基层走、财物向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的良好氛围,一系列制约基层发展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会上,5名汇报人逐一登台“亮绩”,首先出场的是辽宁高院法官管理处处长于阔海,他不仅介绍了全省法院项目化、清单化、工程化推进强基工程的整体情况,还向与会评委展示了基层法院(人民法庭)的审判质效、基础保障、精神风貌发生的可喜变化——
基层审判质效持续提升向好。2022年以来,全省法院通过小额诉讼、简易程序等集约高效办理案件292.06万件,诉前调解成功118.4万件,基层法院新收案件同比下降4.39%……主要质效指标连续十一个季度同比趋优。截至目前,28个薄弱法院的审判质效与去年底相比大幅改善趋优。
人民法庭建设全面提档升级。全省297个人民法庭在基础设施、法庭管理、诉讼服务、信息化和文化建设等5个方面取得积极成效,112个法庭在参与基层治理等方面成效突出被省法院通报表扬,占比37.7%;293个法庭设立诉讼服务站,239个法庭实现现场立案缴费,234个法庭实现线上签章,人民法庭各项功能不断完善,服务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的职能得到有效发挥;在边远地区建立巡回审判点65个,网络化、全覆盖方便群众诉讼,满足人民群众对“家门口法院”的期待。
▲新民市法院到东旧门村开展巡回审判
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涌现出以滕启刚为代表的省级以上优秀基层干警374名,33个基层法院内设机构集体,3个基层法院获得省级以上表彰;60篇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抚顺市新抚区法院1篇涉未成年人保护案例入选最高法院指导性案例,锦州大凌河法庭家事调解等6篇经验入选最高法院典型案例。
为期三年的“强基工程”还有不到5个月收官,实践证明,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是实现辽宁法院向更高层次、更好水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强基工程启动之时,辽宁高院党组明确要求‘树立品牌意识’‘主动打造强基建设辽宁特色品牌’……全省法院拧成‘一股劲’,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举措‘点面结合’推动强基固本,并得到了党委的有力领导,人大、政协、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汇报结束后,辽宁高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吴威进行总结、推荐。
“汇报内容准确、符合实际,强基工程品牌已经成为辽宁法院‘叫得响、立得住’的特色工作品牌。今年7月,全国大法官研讨班对强基工程建设经验进行推广,说明这项工作得到了上级法院的认可,具有示范效应。”特邀评委、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卢秉宇点评称,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建设 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的决议》,首创以地方立法性文件形式对法院强基工作予以支持,三年来持续聚焦全省法院强基工程,今年11月,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和审议询问问题落实情况,对该品牌建设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亲切鼓励暖人心,殷殷嘱托催奋进。在对审判质效、营商环境、基层保障、薄弱法院脱薄、队伍建设等方面一一点评后,卢秉宇提出新期待:“该项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品牌怎样变名牌,还要在科学规划、提高公信力、创新机制和加强文化建设方面再下功夫。”
从“育标杆”到“强引领”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为培养更多审判执行领军人才,提升司法理论和实务研究水平,改进教育培训方式,2021年初以来,辽宁高院创新建立了“审学研”一体化机制,形成“以调研促培训,以培训促审判,选育管用一体推进”的高层次审判人才闭环培养和良性循环新模式。
▲与会人员在省法院“审学研”基地参观
“以‘审学研’一体化机制建设为牵引,培养了一批办案能手、理论研究能手、教育培训能手,辽宁法院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的人才培养态势已经形成……”辽宁高院教育培训处处长李易敏将“审学研”一体化机制品牌建设情况娓娓道来,将全省法院人才队伍的蓬勃发展态势徐徐展开在与会评委的面前——
理论研究氛围不断浓厚。2021年以来,全省法院培养审判理论研究人才40人,产生典型案例100篇,创新成果24个。省法院“审学研”调研人员累计形成司法理论研究文章、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等93篇,转化为制度性文件11个,带动全省法院干警发表论文、撰写案例等1340余篇。法官已习惯于由“热运行”的办案状态切换到“冷思考”的研究状态,更多法官在把握司法规律、审判规律、精于办案的同时,更加注重思考、勤于总结。
教培工作进一步系统规范。“审学研”课题全部来源于审判执行一线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通过调研人员及相关业务庭的合力攻关,最终转化为高质量的培训课程,面向全省法院进行授课。1-6期“审学研”已结题的30名调研人员中,1人获评省习近平法治思想十大精品课、3人获评首届“辽宁法院十大精品课”,为全省法院干警授课29堂。
人才培养态势已经形成。结合常态化开展“评典型案例、推创新成果、树优秀人才”活动,“比学赶帮超”争当高层次人才氛围日渐浓厚,全省法院47人入选“全省政法系统专业人才库”,2人被评为“辽宁省杰出中青年法律专家”,培养辽宁省审判业务专家36人、办案能手200人、岗位标兵200人。
抓人才就是抓发展,谋人才就是谋未来。“‘审学研’一体化机制是关系辽宁法院长远发展、根本建设的一项人才培养创新举措。”吴威以“兴起了一股具有辽宁法院特色的理论研究之风”“创建了一种具有辽宁法院特色的教育培训之法”“走出了一条具有辽宁法院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三个方面定义“审学研”一体化机制取得的显著成效。
“省法院聚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创新‘审学研’机制,可以说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做得实。”来自沈阳工业大学法学院特邀评委田鹏辉教授直言意义重大、深受启发,他认为,该机制从人才选拔到课题确定,从成果推出到成果转化,形成了“司法实践提出问题、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业务培训推广调研成果”良性循环、融合推进的工作格局,切实提升全省法院法官队伍整体素能,形成提高审判质效的现实生产力。“这条辽宁法院特色的高层次审判人才培养之路,值得全国法院借鉴。”
从“见实效”到“新跃升”
人民法院审判工作根本是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老百姓到法院打官司,能不能“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怎样用最少程序、最快速度解决老百姓诉求?如何实现矛盾纠纷“一次性实质解决”,让公平正义加速抵达百姓心间?
▲与会人员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参观
验收评估会上,辽宁法院聚焦主责主业打造的“如我在诉 辽法之窗”诉讼服务品牌、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辽法枫景 和合安宁”品牌、“庭审优质化”品牌,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在办案效果上让人民群众可知可感公平正义。
一组组扎实的数据,佐证着人民群众对辽宁法院“为人民司法”的切身感受——
2021-2024年,全省法院网上立案11.96万件,网上立案率49.69%;累计提供跨域立案服务17589件、跨境立案203件,涉及的当事人分布海内外23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办理诉前保全案件6.74万件,总标的额620.47亿元;累计在线委托鉴定16.17万件,覆盖532个案由和154项鉴定类别,平均周期比线下鉴定缩短41.87%;电子送达上线至今全省累计完成送达任务2083万件,电子送达成功率95.43%……
全省法院通过人民调解平台点对点对接基层治理单位6102家,对接各类调解组织1110家;与全省1354家司法所、3788家人民调解委员会完成对接;建设诉前调解室1312间,选聘调解员1703人进驻法院开展多元解纷……2021年至2024年11月底,全省法院诉前调解成功147.2万件,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通过推行诉答文书规范化、书状先行、争点整理等系列新型审判技术,鞍山两级法院推进审判质量、效率、效果和司法获得感“四个最优”。2022年9月以来,鞍山两级法院诉答文书应用案件已达4万余件,今年民事案件平均应用占比80%以上,全市律所适用率90%,一审平均审理时长同比缩短30%;鞍山基层法院适用书状先行案件占己结民事案件的37%,调解、撤诉比率达60%;今年鞍山两级法院民事案件庭审时长同比缩短50%以上,平均庭审时间保持在40分钟至60分钟,一次庭审完毕率达95%以上……
“作为人民法院最重要的‘民心工程’,诉讼服务‘一站式’这几个字虽然简单,却有着丰富内涵:在效果上努力做到‘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一窗通办’,实现当事人‘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可以不用跑’。”
“‘辽法枫景 和合安宁’的多元解纷工作品牌,服务大局作用突出、司法为民底色鲜明、工作创新务实管用、止争息诉成效明显,真正把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的强大效能。”
“最大限度将案件化解在初始阶段,提高一审的调解率、服判息诉率、自动履行率是鞍山法院两年多以来推行庭审优质化的初衷,我们正在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符合司法规律的新型庭审道路……”
在辽宁高院立案一庭庭长邓继林、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负责人刘晓强汇报完成后,辽宁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光,辽宁高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徐娴,鞍山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林分别作推荐。
“‘辽法之窗’品牌建设成果的取得,离不开顶层设计的坚定意志,也离不开一线法院人切身的参与和努力,其背后的智慧和勇气令人敬佩。”
“这个品牌系统全面总结了矛盾纠纷化解历程,有力促进保障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推动我省矛盾纠纷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做出新的重大贡献。”
“这不仅是新型庭审技术的变革,更是司法理念的转变,让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以更高效、更全面的方式得以彰显,具有积极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李郊,省司法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宋成刚,省政协委员张鑫辉对上述3个司法品牌逐一点评交流。
会场内,实招频出、亮点纷呈,两个屏幕同步展示PPT图表,20位评委仔细倾听、认真记录、频频点头,一阵阵笔在纸上疾走的“沙沙”声,正是他们从案件质效、人才梯队建设、理论成果、工作机制、制度规范5个维度对每个司法品牌建设情况进行整体评估。最终,5个司法品牌一致通过验收评估。
从“有”到“优”、由“优”向“强”,这5个司法品牌,以新举措新作为奋力推进辽宁法院审判工作现代化。“稳”的基础更加坚实、“进”的动能不断增强、“好”的态势持续巩固,全省三级法院迈出新步伐、实现新跃升。
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系统化工程。辽宁高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任延忠表示,辽宁法院将以此为契机,向全国先进法院学习,进一步持续擦亮品牌,以点带面牵引促进整体审判工作提质增效,形成先进带后进的强大动能。
会场外,实践仍未停步,打造出更多叫得响、立得住的优质司法品牌,形成百花齐放的工作局面,推动审判工作更好更快发展,辽宁法院正蓄势待发。
审核丨黄艳辉
责编丨严怡娜
编辑丨秀 姿
文字丨关 月
素材丨李萍萍
视频丨辽宁法治报社
融媒体发展部
制作丨肖雨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