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20日),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主办的“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论坛”在闵行举行。继2023年之后,闵行再次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区(直辖市城区)”。
民乃城之本,城因人而兴。
幸福感,
是市民和城市之间
一场爱的双向奔赴。
那么“闵行式幸福”究竟是什么?
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闵行时,深刻指出“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
从华灯初上到万家灯火
从第一缕曙光初现到夕阳落下
四季更迭交替
“而立之年”的闵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精心守护这座城
为这座城里的人创造更多的幸福
回望昨天
千年文脉的源远流长,
涵养幸福城市的文化底蕴。
如果说,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原来是汪洋一片,
沧海茫茫,
你信不信?
事实就是这样。
考古发现,
闵行的马桥
拥有竹冈、沙冈、紫冈
三条古冈身遗迹,
故为“三冈”。
而“冈身”
是上海等沿海地区
特有的一种地理现象。
1959年12月7日,
马桥公社联工大队
俞家生产队社员在挖粪坑时,
在1.5米左右深处
发现了鹿角和红色
印纹软陶碎片……
这便是马桥遗址
最早出土的印记。
这一铁锹下去,
相当于将上海的历史
往前推了2000多年。
文化是城市的根,
是更基本、更深沉、
更持久的力量。
在闵行,
深藏着“上海之本”
深沉悠远的文明根脉,
既有4000年马桥文化的
传统积淀,
又有700年上海县的
繁荣厚积。
闵行的底蕴“深”,
底气也“实”。
新中国成立初期,
闵行建设新中国第一个
工业卫星城,
以“四大金刚”
奠定了雄厚的制造业基础。
今天的新闵行,
在“东方风来满眼春”的
1992年应运而生,
由上海县和原闵行区
“撤二建一”而成。
位于上海陆地版图的中央,
堪称“上海之心”。
幸福感,
既有着相对持久的稳定性,
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增加新意。
沪谚、马桥手狮舞等
非遗项目传承不息;
上海合唱节、太极文化节等
特色群文活动长期落户;
648万平方米的文体设施
为市民提供丰富的精神盛宴。
网球大师赛的现场观众人数
屡创新高,
今年达到22万人次。
后续将持续深挖区域特色资源,
打造推出“网球小镇”等
一系列“商旅文体展”融合联动,
让城市文化体验随处可达、触手可及。
凝望今天,
以民生福祉的孜孜以求,
擦亮幸福城市的民生底色。
一座城市幸福与否,
年轻人的涌入是
最好的风向标,
人口吸引力,
决定着城市的未来。
作为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区,
闵行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和优势,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前来定居、工作和发展,
为这座城市的未来
注入了无限的希望与活力。
1998年出生的吴涛
来自安徽宿州,
2017年在母亲的鞭策下,
揣了两三百元钱
独自来到上海打拼。
2023年他来到马桥
成为一名物业工作者,
入住了闵行首个
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
吴涛住上了35平方米
四人间里的“一张床”,
租金仅500元/月,
共享的厨房、书房、健身房,
环境相当不错,
管理井井有条。
吴涛说,
这是他来上海住过最好的房子。
今年他干脆来到
自己所住的社区工作,
工资待遇也比以前提高了。
吴涛的生活因为
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
有了改变。
闵行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
截至目前
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
建设筹措超5000张床位,
致力于让更多一线
务工人员、快递员等
“新市民”实现“安居梦”,
真正让他们进得来、
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一座幸福的城市,
必然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
更好回应市民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城市幸福感基于城市自身发展,
体现在老百姓的具体生活中——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
教育强则国家强,
教育兴则民族兴。
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打造一批家门口的好学校,
目前闵行拥有
基础教育学校300余所,
总量居上海第二,
已从教育大区迈进了
教育强区的行列。
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
关系城市的发展与未来。
致力于向大众提供多元化、
高品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区内有33家公立医疗机构,
其中有8家三级甲等医院,
在全市率先完成
社区医院街镇全覆盖建设。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养老,
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加码”。
15分钟养老服务圈
覆盖率达到居住社区的80%,
“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
闵行也走在全国前列。
努力让闵行老年人
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一座城市的面貌之变,
也伴随着交通格局之变。
四通八达的闵行
以全市首个
区级综合交通规划为引领,
持续推动城市空间
布局和功能品质提升。
铁路莘庄站、沪苏湖高铁、
机场联络线即将陆续开通运营。
正全力推动嘉闵线南延伸线工程开工,
努力实现轨道交通街镇全覆盖。
公园是一座城市的“颜值担当”,
也是城市品质和能级的“窗口”。
打造“出门见绿、推门入园”的
公园城市,
闵行已建成各类公园200余座,
城区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
在上海居于领先地位。
更多的城市公园绿地打开围墙,
更多的公共服务设施嵌入社区。
精细化的管理
让闵行这座“人文之城”
既有高度、更有温度,
让广大市民感受到
切实的幸福感提升。
展望明天,
以国家战略的牵引带动,
厚植幸福城市的发展根基。
“那时,我们在零号湾孵化器,
三个人、两张办公桌,
就算开始创业了。”
飒智智能科技创始人张建政
在赴海外留学及进修期间,
到国外对高精尖关键技术的掌控,
让他萌生了
要自己做机器人的念头。
2017年他在母校
上海交通大学门口的“零号湾”
创建了飒智智能科技,
在闵行开启了创业之旅。
如今飒智智能创新性研发的
智能移动共融机器人实现了
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生产。
飒智智能快速发展为
近200人的高新技术企业。
“智能机器人民族品牌”的梦,
正在一步步实现。
像这样的圆梦故事,
在闵行还有很多。
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催生出人民城市建设
更持久、更强劲、更澎湃的动力,
闵行用一流的营商环境
为企业和人才打造了
尽情施展的舞台。
在南部,
闵行正聚焦“大零号湾”,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上海交大、华东师大
两所双一流985高校,
在校师生10万余人,
集聚40余家国家级科研平台、
近500家各级研发机构,
还拥有150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约占全市总量的1/4。
越来越多高能级科创载体、
高层次科创人才、
高水平科技成果正在这里汇聚,
“大零号湾”的目标,
直指世界级科创湾区。
在北部,
闵行聚焦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
打造高水平开放新高地。
背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
“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等
国家重大战略的“天时”,
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辐射长三角、
联通全球的“地利”,
已成为闵行连接全球的枢纽、
对外开放的门户,
这里正日益成为越来越多
企业创新的始发港
投资发展的首选地。
在未来
闵行将
对内打造辐射
长三角的2小时高铁圈,
对外打造联通
亚太2小时飞行圈,
发挥人流、物流、商流的价值,
全力构筑闵行高水平
开放发展的新优势。
城市发展的点滴
折射出市民的幸福生活
闵行将始终
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奋斗目标
选择闵行
选择幸福
为幸福闵行点赞
记者:毛海萍 陈奕宁(见习)
部分图片由区文明办提供
初审:方佳璐
复审:何婷婷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