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石景山区以“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深化‘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在全区遴选出15名不同行业的百姓宣讲员,组建了2024年石景山区“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团。自7月22日正式启动全区巡讲,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选取的故事真实、贴近基层,使广大群众感同身受、产生共鸣,让正能量入耳、入脑、入心。

“百姓宣讲轻骑兵”专栏开展2024年区级优秀百姓宣讲员网上展示活动,壮大百姓宣讲网上传播声量。

 石景山区2024年“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团宣讲员风采(十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石景山区2024年“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团宣讲员风采(十二)

两年驻村路,一生百姓情

大家好,我叫杜京珊,是石景山区选派的北京市第六批驻村第一书记中的一员。我宣讲的题目是:两年驻村路,一生百姓情。

年初一个平常的午后,我收拾好行囊,最后一次站在村口,注视着那个我两年来心心念念的山村,脑海中浮现着每位村民的面容。

回想起我第一次带着企业到91岁的杜奶奶家里慰问的场景,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人身上时,我发现了炕边摆着一碗由土豆、白菜等隔夜菜烩在一起的烫饭。我才知道,村里由于交通不便、常住人口少的原因,村民们吃得最多的就是剩饭、剩菜制作的烫饭和粥配咸菜。作为拥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石景山区的干部,我深知养老驿站可以为老人们提供何种便利,他们不想做饭时,到楼下的“社区食堂”就能吃到热乎乎的饭菜。而在深山区的农村,不仅没有便民菜站,连卖东西的流动商贩也很少来村里,冬天老人们几乎吃不到新鲜果蔬。看着吃不上可口饭菜的老人们,我心想,再难我们村也要建自己的养老驿站。我联系了八角、苹果园等街道,去区里优秀的驿站调研学习,又与民政部门和村企多次洽谈,最终建立了我们村的养老驿站,老人们终于吃到了营养均衡的一日三餐。运营以来,我们的老年餐深受村民喜爱,他们还将驿站作为“红白事”的宴请点,这是对驿站服务的肯定。同时助餐点还面向游客开放,游客可以点菜,也可以选择20元吃一顿农家饭。随着业态丰富,村民们能因此增收致富,乡村旅游经济得到了发展,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而在我们村,连个公共文化场所都没有,文化生活极度匮乏,村民们就坐外面聊聊天、打打牌。

一个炙热的午后,我们村里4位最年长的奶奶在大槐树下乘凉,因为身体原因,她们并不常出来,所以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她们4个人坐在一起,我赶紧用手机给她们拍了张照片。没想到的是,一周后,桂芝奶奶去世了,这张照片成了她最后的影像。当我把这张照片拿给她孙子的时候,50多岁的大哥盯着照片许久,哽咽地说:“奶奶身体挺硬朗,我们都没想着给她拍照做纪念,谢谢你啊,杜书记。”从那时起,我就萌发了要给村里老人拍照片的念头。

为了促进青年学子了解农村、关注农村,我邀请了高校150多名学生到村里开展教学实践。结束后,有5位大学生又返回村里开展暑期调研。学生们说,“看您每天忙前忙后的,我们也想像您一样,为村里干点什么。”我一拍脑门想起来了,“你们可以为村里的百姓拍摄照片啊。”短短一周时间,学生们为村常住的老人完成拍摄,留下了千余张村民们幸福的笑脸。

然而就在拍摄结束的几天后,德民大爷因为肺癌晚期去世了,他儿子找到我说:“书记,我们那张照片,也算是最后一张全家福了,你哪天下山帮我洗出来吧,我们想挂墙上。”我一愣,没想到这张照片对他会如此重要,我马上就答应了,心里还萌生了一个想法:把这些拍摄的照片冲洗出来、展示出来,办成乡村摄影展,这样或许还可以提振全村的精气神儿。

重阳节当天,首场乡村摄影展在我们村的小凉亭开幕了,大家看,形式很简单,我们将冲洗好的照片用夹子夹在麻绳儿上,很多大爷大妈都主动来帮忙,老人们看着一张张熟悉的笑脸,露出了比照片中更灿烂的笑容。1个多月后,我们村的乡村摄影展搬进了城里,开始了高校巡展。那一张张照片,展现出了乡村振兴中百姓纯朴的笑容与农村质朴的民风。

短短两年的驻村,到底能为村民做成什么,最初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但我知道,只要抓住每一次机会,始终心存“为民服务”,全心投入,日拱一足,终会功不唐捐!

来源:区委宣传部

编辑:张艳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