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四屏书于太平天国战乱时期,时赵之谦34岁于福州。不仅是世间公认的赵之谦号“悲庵”前书貌的标准件,也是赵之谦一生中最经典、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赵之谦逆境出佳篇的典范,更是赵之谦避居福州之时的重要实物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作为研究赵之谦与容吾、魏稼孙交往提供了有力的实物数据,对赵之谦早期金石交往及书风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艺术以及情感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之谦(1829~1884)号悲盦前最后一件存世书法 书人生经历重要七言诗四屏

纸本  四屏

1862年作

99×36cm×4

RMB: 4,000,000-6,000,000

出 版

1.《书谱 · 赵之谦专辑》第五期P40-43,书谱出版社,1986年。

2.《赵之谦书画集 · 中国收藏篇》P88-89,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东方书店,1986年。

3.《赵之谦》P65,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4.《赵之谦书画集》下册P551-552,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5.《悲盦剩墨第三集》补遗P76,中华书画出版社,1992年。

6.《史物丛刊32 · 赵之谦传(上)》P122,中国台北历史博物馆,2002年。(其中两屏)

7.《中国书法全集》七一卷赵之谦P47-48,荣宝斋出版社,2004年。

8.《赵之谦书画编年图目》上卷封面、P30-31,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9.《赵之谦传》P61,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其中两屏)

10.《中国行草名帖100讲》P311,百花文艺出版社,2014年。

11.《赵之谦书法全集》P32-33,故宫出版社,2015年。

12.《书画世界》5月号P21,安徽美术出版社,2019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拍品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及零零年代
赵之谦最为权威的出版书影以内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拍品其他出版书影
本作出版累累,且均为赵之谦权威出版物
因此本作乃赵之谦公认的标准件且是名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拍品著录书影

著 录

13.《中国巨匠美术丛书 · 赵之谦》P2,文物出版社,1998年。

14.《印章历史与文化:萧高洪印论文选》P312,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15.《赵之谦年谱》P52、83,荣宝斋出版社,2003年。

16.《开创金石派的赵之谦》P6,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

17.《中国书法全集》七一卷赵之谦P216,荣宝斋出版社,2004年。

18.《艺术文献》P73,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19.《赵之谦传》P17、103、354,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

20.《赵之谦研究》上P43-44、113、345-346,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

21.《赵之谦研究》下P456、480、500,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

诗文著录

22.《悲盦居士诗剩》P19,[清]赵之谦撰,清光绪十一年(1885)刊本。

23.《浙江文集 · 赵之谦集》第1册P20,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

唐云鉴藏。

此四屏书于太平天国战乱时期,时赵之谦34岁于福州。不仅是世间公认的赵之谦号“悲庵”前书貌的标准件,也是赵之谦一生中最经典、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赵之谦逆境出佳篇的典范,更是赵之谦避居福州之时的重要实物见证。本作为研究赵之谦与容吾交往提供了有力的实物数据,对赵之谦早期金石交往及书风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艺术以及情感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签条:赵撝叔书古诗坑屏(一、二、三、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之谦(1829~1884)

字益甫,后字撝叔,号冷君、无闷、悲盦等,室名二金蝶堂,浙江绍兴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精于书画篆刻、金石考据学。书宗北碑,画学徐渭、陈淳等写意画风,印章取法“印外求印”,各方面造诣突出,为一代宗师。为近代六十名家之一。

1862年四月,赵之谦收到妻女病殁的家书,从此更号“悲庵”,书风也发生了剧烈改变。

本幅作于1862年三月,是其一生书法风格的关键转折点,也是其书法篆刻艺术进入顶峰阶段前的一个关键转折点,更是其潇洒书风的最后一件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之谦遍学诸家,是幅书风以颜真卿面貌为主,逐渐与北碑相结合,行笔从容老健,浑厚洒脱,是难得的佳作。

且本幅与同年同月所作小幅《赠魏稼孙诗稿》(河井荃庐氏藏)字形扁平、起笔转折皆北魏样貌不同,有此可知,赵之谦北魏书风渊源于小字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之谦同年同月所作小幅《赠魏稼孙诗稿》,河井荃庐氏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悲盦居士诗剩》P19,[清]赵之谦撰,光绪十一年(1885)刊本。

本作提及魏稼孙,并所作之诗即为唱和魏稼孙。魏稼孙年长赵之谦一岁,与赵之谦订交于1862 年三月,后作本幅。

本拍品出版著录累累,著述详尽,十分难得。赵之谦早年留诗数册,皆因战乱而失。文中内容书答稼孙问即和其韵诗三首,载于《悲盦居士诗胜》中,涉及赵之谦人生重要经历和思想,其回忆自己追随恩师缪梓在浙江杭州、衢州等地同太平天国起义作战时的戎马恍惚之岁月。

款中“颇能许我狂谭”几字影射出赵之谦内心的痛苦与孤绝,除了军败的无奈、客居他乡的不安,还有因战乱无法联系妻女的悲痛,此间种种,只能藉助与友人谈古论今而获得些许乐趣,苦中作乐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款人“容吾”是赵之谦已相交十余载的好友。1852年秋,24岁的赵之谦为容吾作白文印“理得心安”,该印是赵之谦存世最早且有明确纪年的唯二印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之谦为容吾作白文印“理得心安”

1862年,二人或相伴居于福州,并与魏稼孙等人交好。三月,赵之谦为容吾作牡丹团扇,又为其作此四屏,可见二人性情相投之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之谦为容吾作牡丹团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此四屏诗注中提及赵之谦几位重要好友。本幅的出现,为学界重新梳理赵之谦事佛时间节点及交游有着深远意义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一,提及曹籀(葛民)和魏源(邵阳魏先生)

此二位是赵之谦事佛之友,魏源卒于1857年,则注中“念佛之约”应在赵之谦29岁之前。从中可知,赵之谦事佛的事件颇早,而并非之前所定义的赵之谦理佛是肇于其妻之殁,而是自其妻殁后,赵之谦事佛愈加频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提及魏稼孙。魏稼孙年长赵之谦一岁,与赵之谦订交于1862年三月,后作本幅。二人密切的艺术交往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赵之谦诗、书、画、印艺术的发展。《二金蝶堂印谱》便是魏稼孙为赵之谦编辑而成。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编辑丨陈丽玲

主编 | 廖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