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海南岛和解放一江山岛,是我军两个标志性战役。
这两次海岛攻坚战,都是我军在异常困难的条件下发起的绝地反击,最后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在这两次战役的落地实施中,也都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决策过程。
解放海南岛战役,副将韩先楚(40军军长)和主将邓华(15兵团司令员)之间,就立即发起进攻还是推迟进攻多次出现分歧。最后,韩先楚三次越级上报中南军区林总、北京的主席,请求给予最终裁决。
在解放一江山岛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和解放海南岛类似的情况。
前线指挥部的张爱萍(浙江军区兼7兵团司令员)和顶头上司许世友(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之间,就打还是不打的问题也有意见分歧,最后总参陈赓、粟裕、国防部彭总都参与进来,才最终定下决心。
两次海岛争夺战,面对一线主将之争,我军统帅部是如何平衡的呢?
【解放海南岛】
解放海南岛之前,我军面临的环境喜忧参半。
国内有利的一面,是我军解放了除西藏以外的整个大陆地区。不利的一面,是我军500万大军以陆军为主,海军数量很少,没有形成战斗力,空军更是处于萌芽之中。
到解放一江山岛时,距离海南岛战役整整隔了5年。
在这5年时间里,不但国内、国际环境有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大陆地区全部解放,经过抗美援朝和“三反五反”,新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尊重。海军、空军已经今非昔比,有了较大的发展,初步具备了陆海空协同作战的条件。
但是,在这两次关键海战的决策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主将之争。
关于如何解放海南岛,韩先楚和邓华出现了分歧。分歧的焦点,是马上发起大规模渡海进攻(韩先楚的意见),还是保持稳健为主推迟总攻的时间(邓华的意见)。
当时,韩先楚和邓华并不是一个兵团。
韩先楚是四野12兵团副司令员兼40军军长,邓华是四野15兵团司令员,也是解放海南岛的前线最高指挥员。渡江南下时,邓华15兵团和陈赓4兵团协同战斗,风卷残云解放两广,随后陈赓4兵团直插云南,邓华15兵团兵临琼州海峡。
四野15兵团组建时有4个军,分别是李作鹏43军,方强44军,以及贺晋年48军。在湘赣战役以后,贺晋年和48军留在赣西南(江西)军区,解放广东的只有43、44军。
当时的海南岛隶属于广东,因此解放任务自然属于15兵团。
由于44军既要卫戍广州,还要担负粤中、粤东的剿匪工作。单靠一个“铁军”43军5万大军,解放海南没有把握。
热门跟贴